张俊芳
- 作品数:24 被引量:34H指数:3
- 供职机构:大连海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政治法律社会学更多>>
- 历史运动中的跳跃性规律与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被引量:3
- 1999年
- 历史运动中的跳跃性规律作为具有一般性的特殊规律具有极大的客观普遍性。其普遍性在某些地区、民族、国家的具体进程中得到确证。所有制形式的相对独立性和历史选择性是历史跳跃性规律形成的决定性条件; 人类社会总体即“类”社会发展总趋势的制约性是历史跳跃性规律实现的前提条件; “世界历史”所造成的国际间的交往是历史运动中出现跳跃性发展的重要原因; 科学技术的发展是现代社会运动中实现历史阶段超越的内在根据。历史跳跃性规律受制于历史一般规律, 反映并实现着人类社会演进的总趋势, 历史跳跃性规律和历史一般规律是一致的。
- 张俊芳
- 我国环境问题的文化沉思被引量:3
- 2011年
- 文化是人适应自然的产物,生于自然中的文化具有可持续性,不能反自然。而人在改造自然的实践中形成的反自然的文化观,即机械化的二元论自然文化观、扭曲的发展文化观以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私德"轻"公德"的道德文化观,共同构筑了一股强大的反自然的文化力量,在实践中造成了严重的环境问题。对此,应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中国传统文化中挖掘有利于建立和谐环境文化的理论资源,构建和谐的环境文化。
- 刘建涛张俊芳
- 关键词:环境问题环境文化
- 文化哲学的沉思:转型期社会文化心态变迁规律阐释被引量:2
- 2004年
- 转型期社会文化心态变迁的规律,不同于社会形态更替时期大破大立的规律,也不同于社会常态时期积累渐进的规律,而是特定历史时期、特定经济、政治、文化条件下的社会文化心态嬗变的规律。主要包括:有序重组规律,即社会文化心态系统内各要素在与外部环境不断进行信息、能量和物质交换中,能够进行自组织,使某些要素的变化得以强化或抑制,使之达到有序化;涨落突变规律,即社会文化心态系统内部经常随机发生不同形式的微观涨落,当某种微观涨落被正反馈作用放大超过临界点,形成巨涨落,随之引发突变;连锁感应规律,即社会文化心态系统内各要素或子系统之间存在传感过程,其中某一个要素变化引发另一个或多个要素的变化,从而产生轰动效应。我们理解和把握这三条规律,对于发挥社会文化心态变迁的正值效应,克服其负值效应,都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 冯文华张俊芳
- 关键词:社会文化心态
- 道德哲学在康德哲学体系中的地位和现实价值被引量:1
- 2006年
- 康德哲学以实践本质为特征,以三大批判,即《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和《判断力批判》为主要内容构筑了完整的哲学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先验的自我作为理性的存在,在一切伦理行为中构成绝对命令的依据,使道德成为可能。因此,道德哲学在整个哲学体系中占居主导地位,是全部哲学体系的实质和核心。康德道德哲学的最终目的就是找寻做人之道,揭示规范“人的行为”的道德“法令”,构筑“至善”的道德人格,这些思想至今仍不失其启迪价值和功效。
- 张俊芳
- 关键词:道德哲学哲学体系道德人格
- 生态视镜中《道德经》的思想镜诠
- 2012年
- 《道德经》蕴含着丰富深刻的"天人合一"整体思想、"损有余而补不足"的生态平衡思想、"知止知足"的生态保护思想及"贵身、爱身"的热爱生命思想。这些建筑在自然规律上的尊重自然和保护自然的思想与现代生态学观点有着深刻的相通相容性,是建设现代生态文明与低碳社会的可资借鉴的重要思想资源和进一步前进的动力。
- 张俊芳赵晓娜
- 关键词:道德经生态思想
- 历史运动中的跳跃性规律及其成因
- 1999年
- 历史运动中的跳跃性规律,是在社会发展总进程的制约下,具体国家或民族由于其内在矛盾的特殊性所引起的跨越历史发展的一个或几个阶段,直接进入某一高级阶段所表现出来的生产关系体系间的内在的、本质的联系。历史跳跃性规律具有客观普遍性,但是,它内在于历史发展的总体进程中,并表征着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历史运动中的跳跃性规律是多种历史机国综合作用的产物,其中所有制形式本身所具有的相对独立性和历史选择性是其形成的决定性条件。
- 张俊芳王雯
- 关键词:历史运动历史发展世界历史
- '天人合一'观的当代科技意义与价值
- '天人调谐'、'天人合一'观朴素地表达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辩证统一关系;强调在对事物的观察、研究中,注重事物的整体性、综合性、协调和统一性;要求科学活动注重人伦,强调'人和',严密纪律,崇尚集体协作.这种科学观构成中国...
- 张俊芳于霞
- 关键词:中国古代科学技术
- 文献传递
- 中国构建低碳社会的政府整合机制探略
- 2012年
- 维持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必须走低碳社会发展的道路,这已是国际社会的共识。在中国实现经济社会发展方式的转变也必须构建低碳社会,而低碳社会的构建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多元行为主体共同参与才能实现。其中,国家政府是推进低碳社会构建的主要行为主体。以政府为主导建构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级有机的政府整合机制,即政府在宏观层面上,整合其管理范式,形成制度、政策、法律三位一体、内在统一的低碳促进管理系统;政府在中观层面上,对利益相关者的不同利益进行整合;政府在微观层面上,对政府公共服务职能进行整合。由此,可以将国家公权力转换为中国构建低碳社会的强大助推力,尽快实现中国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技术、生活方式的低碳化转型。
- 张俊芳赵晓娜
- 关键词:低碳社会低碳化转型
- 构建低碳社会的唯物史观确证
- 2012年
- 维持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必须走低碳社会的道路,这已是国际社会的共识,也是唯物史观题中应有之义。中国正处于快速工业化的进程中,能源、资源以及环境方面的结构性矛盾日渐加剧,经济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实现发展方式的转变,构建低碳社会,成为中国当前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是互嵌整体的唯物辩证自然观、给与自然界以人文关怀的生态伦理观、人与自然价值和谐的价值文化观,都为低碳社会的构建提供了理论确证。
- 赵晓娜张俊芳
- 关键词:低碳社会生态伦理观
- 试析社会文化心态理论的分类被引量:3
- 2006年
- 关于社会文化心态的分类,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多重划分。本文根据社会文化生活的不同领域,将社会文化心态的构成区分为五大基本类型,即价值文化心态、利益文化心态、道德文化心态、审美文化心态和人生文化心态,这五种基本类型结合构成了社会文化心态的整体,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对社会文化实践活动发挥着特有的意识功能。
- 冯文华张俊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