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卫信

作品数:11 被引量:257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农业科学
  • 3篇生物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7篇蚯蚓
  • 3篇土壤
  • 3篇采样效率
  • 3篇茶枯
  • 2篇三叉苦
  • 2篇生态功能
  • 2篇生态系统
  • 2篇人工林
  • 2篇无残留
  • 2篇沸水
  • 2篇保护区
  • 1篇大叶相思
  • 1篇氮沉降
  • 1篇动物多样性
  • 1篇有机质
  • 1篇有机质分解
  • 1篇入侵
  • 1篇入侵机制
  • 1篇森林土
  • 1篇森林土壤

机构

  • 9篇中国科学院华...
  • 4篇广东省昆虫研...
  • 2篇长江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广州大学

作者

  • 11篇张卫信
  • 4篇廖崇惠
  • 4篇傅声雷
  • 3篇龚鹏博
  • 2篇郭明昉
  • 2篇邵元虎
  • 2篇周存宇
  • 2篇刘素萍
  • 2篇李建雄
  • 2篇李健雄
  • 2篇高波
  • 1篇夏汉平
  • 1篇李志安
  • 1篇邹碧
  • 1篇丁永祯
  • 1篇熊燕梅
  • 1篇曹裕松
  • 1篇赵灿灿
  • 1篇陈迪马
  • 1篇吴志峰

传媒

  • 2篇生态学报
  • 1篇植物生态学报
  • 1篇生物多样性
  • 1篇江西农业大学...
  • 1篇热带亚热带植...
  • 1篇四川动物
  • 1篇生态环境学报

年份

  • 2篇2015
  • 1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利用茶枯溶液进行蚯蚓采集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茶枯溶液进行蚯蚓采集的方法,旨在提供一种无残留污染、对环境友好、采样效果好、采样效率稳定的蚯蚓采集方法。本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茶枯溶液的制备:将茶枯粉按照质量比1∶3加入到水中,用沸水熬煮0.5...
龚鹏博李建雄张卫信廖崇惠
文献传递
西土寒宪蚓和三叉苦植物对大叶相思人工林土壤CO_2通量的短期效应被引量:3
2010年
西土寒宪蚓(Ocnerodrilus occidentalis)为广东人工林和撂荒地内广泛分布的外来种蚯蚓,因其对水热、pH值及土壤有机质等的变化不敏感,其分布范围有逐渐扩大的趋势。研究西土寒宪蚓对人工林碳循环的影响过程,可以为如何减少外来蚯蚓影响下的人工林土壤碳排放提供思路。在广东鹤山大叶相思(Acacia auriculaeformis)人工林内设置外来蚯蚓和乡土植物野外控制实验,利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对土壤CO2通量进行15天的原位测定。结果发现,单独添加西土寒宪蚓及单独种植三叉苦(Evodia lepta),对土壤CO2通量的效应都不明显。植物物理过程(如遮阴作用等)、植物生物过程(如根际化学物质分泌过程等)及植物在未添加蚯蚓样方和添加蚯蚓样方中对土壤CO2通量的效应分别为–32.1%、40.9%、8.8%和–7.2%、30.7%、23.5%。植物的物理过程抑制了土壤CO2排放,但提高了蚯蚓对土壤CO2排放的促进作用(提高了39.3%)。植物的生物过程促进了土壤CO2排放,但减弱了蚯蚓对土壤CO2排放的促进作用(降低了23.5%)。试验期间蚯蚓对多数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并不明显,但是蚯蚓的存在有增强土壤细菌活性的趋势,而且使土壤CO2通量与土壤理化性质的相关性更加密切了;同时,蚯蚓的存在也使土壤CO2通量与土壤水热因子的关系发生了变化。可见,森林土壤CO2通量不仅与水热条件有关,还受地上和地下生物过程的调控。如果只关注森林土壤CO2通量的大小,而忽略影响土壤CO2产生及释放的生物学过程,将无法找到减少森林土壤CO2排放的有效途径。减缓人工林中土壤碳的排放,必须综合考虑植物物理过程、植物生物过程以及蚯蚓对土壤CO2排放过程的独立效应和交互效应。
高波张卫信刘素萍邵元虎熊燕梅周存宇傅声雷
关键词:CO2胁迫指数
蚯蚓和三叉苦对亚热带人工林土壤N_2O和CH_4通量的短期效应被引量:5
2010年
在广东鹤山大叶相思(Acacia auriculaeformis)人工林内设置外来蚯蚓西土寒宪蚓(Ocnerodrilus occidentalis)和乡土植物三叉苦(Evodia lepta)野外控制实验,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对土壤N2O和CH4通量进行15 d的原位测定,研究蚯蚓和三叉苦对土壤N2O和CH4通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三叉苦并未明显增加土壤N2O和CH4的通量,而假植物(模拟三叉苦的物理效应)则显著促进了土壤N2O的释放通量。整个实验阶段,蚯蚓效应分别使无植物对照和三叉苦处理土壤N2O通量增加了26.7%和66.3%,而在种假植物条件下,添加蚯蚓使土壤N2O通量降低了39.7%;同时,蚯蚓效应使对照处理土壤CH4吸收通量增加了10.3%,使假植物处理土壤CH4吸收通量降低了90.6%,而使三叉苦处理土壤CH4释放通量增加了301.8%。可见,蚯蚓能够促进人工林土壤N2O释放;同时促进人工林土壤从CH4"汇"向"源"转变。三叉苦的物理过程促进土壤N2O的释放,而三叉苦的生物过程抑制土壤N2O的排放。如何减缓人工林中土壤N2O和CH4的排放,必须综合考虑植物物理过程、生物过程以及蚯蚓对土壤N2O和CH4排放过程影响的独立效应和交互效应。
高波傅声雷张卫信刘素萍周存宇
关键词:蚯蚓N2OCH4三叉苦
茶枯溶液在蚯蚓采样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0年
蚯蚓是陆地生态系统中重要的大型土壤动物之一,其种类组成、种群大小及群落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当地的土壤状况。常用的蚯蚓采样方法如手挖、电击法、福尔马林法、芥末法、异硫氰酸丙烯酯法存在很多差异,各方法都存在一定缺点。本研究应用茶枯溶液进行蚯蚓采样,操作简便易行。试验结果表明,茶枯法在荷木林、马占林、马尾松林的单位面积所驱赶出的蚯蚓个体数依次为62.1、70.3、96.2numberm-2,各林区采样效率依次为80.1%、70.9%、75.8%;3林区平均个体数采样效率为75.3%。除内栖类蚯蚓西土寒宪蚓外,其他蚯蚓种均能完全被驱赶采样;未能采样蚯蚓大部分为西土寒宪蚓幼体;在进入干季11月份采样效率显著降低。
龚鹏博李健雄廖崇惠张卫信郭明昉
关键词:蚯蚓茶枯采样效率
广东鹤山人工林蚯蚓群落结构季节变化及其与环境的关系被引量:15
2005年
2000年5月至2001年5月,对鹤山3种人工林下蚯蚓群落连续调查约1a,比较不同林型蚯蚓群落结构以及季节和环境变化对蚯蚓群落的作用。结果表明1各林型内蚯蚓均以西土寒蚓(OcnerodrilusoccidentalisEisen)为最多,年龄构成以幼体为主。豆科林蚯蚓个体数最多,荷木林蚯蚓生物量最大。几乎所有蚯蚓种类的个体生物量都以荷木林为最大。23林型下,蚯蚓个体数与生物量的季节变化差异有相同的变化趋势,但不同步。蚯蚓个体数的季节变异针叶林>豆科林>荷木林,林型之间蚯蚓个体数以豆科林与针叶林差异最显著;蚯蚓生物量的季节变异豆科林>荷木林>针叶林,林型之间蚯蚓生物量荷木林与针叶林差异最显著。寒蚓个体数季节变化与总体的变化一致,但其生物量变化趋势与总体相反针叶林>荷木林>豆科林,说明蚯蚓群落生物量的季节变化很可能受寒蚓以外的其他蚯蚓种类生物量变化的控制。3在一定范围内,蚯蚓个体数和蚯蚓生物量与空气相对湿度和土壤平均含水量显著相关。土壤平均温度在20~22℃左右,蚯蚓个体数最高,土壤平均温在23~25℃左右时,蚯蚓生物量最高,各林型蚯蚓个体数量和生物量最高时的土壤平均温度不同。降雨对蚯蚓群落的影响很大,对水分条件较差的豆科林和针叶林尤为明显。通常蚯蚓都是在水分条件较好的时候生长和繁殖,土壤水分过多和过少,都不适宜。蚯蚓的繁殖,受降雨的影响,3种林型下蚯蚓繁殖期基本一致。
张卫信李健雄郭明昉廖崇惠
关键词:人工林
土壤动物多样性及其生态功能被引量:118
2015年
土壤无脊椎动物生物量通常小于土壤生物总生物量的10%,但它们种类丰富,取食行为及生活史策略多种多样,且土壤动物之间,土壤动物与微生物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关系。土壤动物的生态功能主要通过取食作用(trophic effect)和非取食作用(non-trophic effect)来实现。原生动物数量大、周转快,故原生动物本身的代谢活动(即取食作用)对碳氮矿化的贡献可以接近甚至超过细菌的贡献;然而大多数中小型土壤动物的本身代谢过程对碳氮矿化的贡献远低于土壤微生物,但它们可以通过取食作用来调节微生物进而影响碳氮的矿化。大型节肢动物中的蜘蛛和地表甲虫等捕食者经常活跃于地表,它们常常会通过级联效应对土壤生态系统产生重要的影响。蚯蚓、白蚁等大型土壤动物除可以通过取食作用以外,还可以通过非取食作用调控土壤微生物,进而显著影响土壤碳氮过程。土壤动物取食行为的多样性和复杂的非营养关系的存在造就了多维度的土壤食物网,给土壤动物的生态功能研究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介绍了土壤动物的多样性及主要的生态功能,并对研究的热点和前沿问题进行了探讨,以期引起关于土壤动物多样性及其生态功能的深入思考。
邵元虎张卫信刘胜杰王晓丽傅声雷
关键词:土壤动物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功能
环毛类蚯蚓抵御外来种入侵机制及自身入侵潜力
本文综述了蚯蚓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已知蚯蚓外来种在我国及世界的分布格局及其对入侵地生态系统之影响。中国南方已记录的土著环毛类(pheretimoids)蚯蚓(主要是Amynthas和Metaphire属)超过120种。这...
张卫信
关键词:竞争力
蚯蚓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被引量:103
2007年
蚯蚓能够对许多决定土壤肥力的过程产生重要影响,被称为“生态系统工程师”。它通过取食、消化、排泄和掘穴等活动在其体内外形成众多的反应圈,从而对生态系统的生物、化学和物理过程产生影响。蚯蚓在生态系统中既是消费者、分解者,又是调节者,它在生态系统中的功能具体表现在:(1)对土壤中有机质分解和养分循环等关键过程的影响;(2)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3)与植物、微生物及其他动物的相互作用。蚯蚓活动及其在生态系统中的功能受蚯蚓生态类群、种群大小、植被、母岩、气候、时间尺度以及土地利用历史的综合控制。蚯蚓外来种入侵与生态系统的关系以及蚯蚓对全球变化的响应和影响是两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土壤本身的复杂性,蚯蚓自然历史和生物地理学知识的缺乏,野外控制蚯蚓群落方法的滞后等都限制了蚯蚓生态学的发展。其他新技术如研究养分循环的碳氮同位素分析和揭示土壤微结构的图像分析等技术的应用是蚯蚓生态功能研究的迫切需要。
张卫信陈迪马赵灿灿
关键词:蚯蚓生态功能
模拟氮沉降对鹤山3种人工林表土碳释放的影响被引量:18
2006年
为研究大气N沉降对森林表层土壤碳释放的影响,通过室内模拟大气N沉降处理土壤样品,用碱吸收法测定土壤的碳释放量,并计算土壤碳释放速率,分析大气N沉降对鹤山丘陵综合试验站湿地松(Pinus eliotii)、荷木(Schima superba)和马占相思(Acacia mangium)3种人工林土壤碳释放的影响。结果表明,模拟氮沉降对湿地松林表土碳释放过程有非常强的抑制作用,且随着氮处理浓度的升高而加强。低水平的氮沉降对荷木和马占相思林土壤碳释放过程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随着沉降水平的升高表现为抑制作用。
曹裕松李志安傅声雷邹碧丁永祯张卫信
关键词:氮沉降森林土壤碳释放有机质分解
一种利用茶枯溶液进行蚯蚓采样用蚯蚓采集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茶枯溶液进行蚯蚓采集的方法,旨在提供一种无残留污染、对环境友好、采样效果好、采样效率稳定的蚯蚓采集方法。本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茶枯溶液的制备:将茶枯粉按照质量比1∶3加入到水中,用沸水熬煮0.5...
龚鹏博李建雄张卫信廖崇惠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