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娴

作品数:10 被引量:24H指数:2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2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农业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7篇视网膜
  • 7篇网膜
  • 3篇视网膜脱离
  • 3篇细胞
  • 2篇凋亡
  • 2篇正常眼
  • 2篇神经纤维
  • 2篇神经纤维层
  • 2篇神经纤维层厚...
  • 2篇视网膜神经
  • 2篇视网膜神经纤...
  • 2篇视网膜神经纤...
  • 2篇儿童青少年
  • 2篇分子
  • 1篇蛋白
  • 1篇蛋白反应
  • 1篇动物
  • 1篇动物实验
  • 1篇多糖
  • 1篇多糖提取

机构

  • 6篇上海市第一人...
  • 4篇浙江大学

作者

  • 10篇张娴
  • 6篇孙晓东
  • 4篇张皙
  • 4篇许迅
  • 3篇刘海洋
  • 3篇汪枫桦
  • 2篇钱锦
  • 2篇胡卫珍
  • 2篇齐振宇
  • 1篇许薇琦
  • 1篇吴颖
  • 1篇孔德栋
  • 1篇冯晓晓
  • 1篇金蓉

传媒

  • 2篇中华眼底病杂...
  • 1篇中华眼科杂志
  • 1篇浙江农业科学
  • 1篇眼科新进展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0
  • 1篇2010
  • 1篇2008
  • 3篇2007
  • 2篇2006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bevacizumab兔眼玻璃体腔重复注射的安全性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观察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bevacizumab(商品名Avastin)兔眼玻璃体腔重复注射的眼内安全性。方法14只青紫兰兔分为3组,其中12只兔的右眼设为实验组,左眼设为实验对照组,2只兔为正常对照组。实验组右眼予以25mg/ml的bevacizumab玻璃体腔注射,实验组根据不同注射剂量分为2.5、5.0mg 2个剂量组,左眼分别注射等剂量0.9%生理盐水作为实验对照。玻璃体腔共注射3次,每次间隔2周。每次注射前、注射后2d,第3次注射后1、4周采用裂隙灯显微镜、+90D前置镜、B型超声、超生生物显微镜(UBM)、光相干断层扫描(0CT)进行临床指标观察,视网膜电图(ERG)和闪光视觉诱发电位(F—VEP)进行视网膜功能检测。第3次注射完毕后1、4周分别摘取眼球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和凋亡细胞检测。结果所有实验眼和实验对照眼均未见明显炎症反应,各组眼底未见明显异常,玻璃体无混浊、出血。B型超声、UBM和OCT检查均未见明显改变。注射前后不同剂量实验组与实验对照组、正常对照组眼压、前房闪辉计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剂量实验组与注射前、实验对照组、正常对照组最大反应ERGa、b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注射前后,F-VEPN,波潜伏期和P。波振幅各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光学显微镜观察发现,不同剂量实验组第3次注射后1周玻璃体腔可见少量炎症细胞,注射后第4周未见炎症细胞;实验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注射前后视网膜组织形态未见明显改变。5.0mg实验组第3次注射后1周电子显微镜下可见炎症细胞,个别视细胞细胞核呈空泡样改变,其余未见明显异常。凋亡细胞计数显示,第3次注射后1周,5.0mg实验组与2.5、5.0mg实验对照组(Z=0.227)和正常对照组(Z=1.341)组间凋亡细胞数量比�
许薇琦钱锦孙晓东张娴吴颖许迅张皙
内质网应激参与视网膜脱离后视功能损伤机制的研究
目的:检测内质网应激凋亡途径标志物GRP78、GADD153 在大鼠视网膜脱离后不同时期的表达情况,探讨内质网应激凋亡途径在视网脱离后细胞破坏、视功能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向Wistar大鼠视网膜下注射0.1%透明质...
刘海洋孙晓东汪枫桦许迅张娴张皙
文献传递
金融科技对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影响的实证分析
商业银行是我国金融行业的顶梁柱,是国民经济活动的中枢。早期的商业银行主营业务为存贷款,以较低的利息吸收存款,以较高的利率发放贷款,以此存贷利率剪刀差作为利润增长点。但是,由于商业银行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其收益增长的空间越...
张娴
关键词:金融科技商业银行
凝胶渗透色谱联用多角度激光光散射测定铁皮石斛多糖分子量及其分布被引量:18
2020年
为研究铁皮石斛多糖的分子量及其分布,采用凝胶渗透色谱-多角度激光散射联用技术,对不同种源地铁皮石斛多糖分子量及其分布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它们的重均分子量、多分散系数和旋转半径分别为:2.975×10^5~3.741×10^5 u、1.289~1.502和60.3~61.1 nm。该方法快速、简便,可用于测定铁皮石斛多糖的分子量及其分布,为铁皮石斛的种源优选和质量控制提供了依据。
胡卫珍齐振宇陈晓芳张娴
关键词:凝胶渗透色谱分子量
视网膜细胞凋亡及其调控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06年
细胞凋亡与视网膜变性疾病、视网膜脱离和青光眼等多种眼病中视网膜光感受器细胞和神经节细胞等的死亡有密切关系,是视功能丧失的主要原因。神经营养因子通过调控凋亡通路,从而对视网膜细胞产生保护作用。我们综述了视网膜细胞凋亡及其调控以及神经营养因子对凋亡调控的影响在视功能丧失方面的研究进展。
张娴孙晓东
关键词:凋亡视网膜神经营养因子
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术检测中国人儿童青少年正常眼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
目的:建立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术(OCT)检测的5—14 岁中国人儿童青少年正常眼视盘周围视网膜神经纤维层 (RNFL)厚度参考值;研究5—14岁中国人儿童青少年正常眼 RNFL 各参数值与性别和年龄的关系,并分析 RN...
孙晓东张娴
文献传递
未折叠蛋白反应参与视网膜脱离后细胞损伤的研究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观察未折叠蛋白反应(UPR)标志物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在大鼠实验性视网膜脱离(RD)后不同时期的基因与蛋白水平的表达情况,探讨UPR与RD后细胞损伤的关系。方法88只Wistar大鼠分为2组:正常对照组11只鼠;RD组77只鼠,左眼视网膜下注射10mg/ml透明质酸钠建立RD模型,分别在RD后1/2、1、2、4、8、16、32d收集大鼠左眼球及视网膜组织,RD后各时间组每组各11只大鼠。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视网膜组织中GRP78mRNA的表达;Western cblotting方法检测视网膜组织中GRP78蛋白水平的表达;免疫荧光及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技术观察GRP78在视网膜各层细胞的分布。结果建立大鼠RD模型后,1/2、1、2、4d组大鼠视网膜GRP78mRNA表达显著升高(P〈0.05);RD后各组大鼠视网膜GRP78蛋白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8、16、32d组大鼠GRP78蛋白水平为高峰;GRP78蛋白在RD大鼠视网膜全层细胞均有表达。结论实验性RD后,启动UPR保护机制,通过上调分子伴侣GRP78的表达,引导蛋白质正确折叠,降低细胞损伤;这为通过干预该反应降低RD患者的细胞损伤,促进视功能恢复提供了理论依据。
刘海洋孙晓东汪枫桦许迅张娴张皙
关键词: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免疫印迹法动物实验
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术检测国人学龄儿童青少年正常眼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
1目的 一、建立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术(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检测的5-14岁中国人儿童青少年正常眼视盘周围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etinal nerve fiber layer...
张娴
关键词: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术正常参考值
文献传递
内质网应激参与实验性视网膜脱离后细胞凋亡的研究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研究内质网应激介导凋亡途径的标志物生长停滞及DNA损伤基因153(GADD153)在大鼠实验性视网膜脱离后不同时期的基因与蛋白表达水平并探讨内质网应激与视网膜脱离后细胞凋亡发生的关系。方法对照实验研究。Wistar大鼠88只(88只眼),采用计算机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包括视网膜脱离后1/2、1、2、4、8、16及32d组;每组各11只鼠(11只眼),通过在视网膜下注射透明质酸钠的方法,建立视网膜脱离模型。在视网膜脱离后1/2、1、2、4、8、16及32d分别摘除眼球。应用脱氧核糖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视网膜细胞凋亡情况;采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GADD153 mRNA的表达水平;应用免疫印迹法,检测视网膜组织中GADD153蛋白表达水平;采用免疫荧光和激光共焦显微镜技术,观察GADD153蛋白在视网膜各层细胞的分布。应用SPSS1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对各组鼠视网膜凋亡细胞百分比和GADD153 mRNA表达水平的比较,采用Kruskal Wallis检验;GADD153蛋白表达水平的比较,采用One-Way ANOVA检验,以P〈0.05作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大鼠视网膜脱离后凋亡细胞主要集中在光感受器细胞层,凋亡高峰出现在视网膜脱离后2—4d,8d后显著减少,组间视网膜细胞凋亡百分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2.423,P〈0.05);视网膜脱离后1/2、1、2及4d,视网膜GADD153 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x^2=27.223,P〈0.05);GADD153蛋白表达水平亦显著升高(F=16.052,P〈0.05),主要表达部位在光感受器细胞层。结论视网膜脱离后内质网应激标志物GADD153被激活,并在视网膜组织表达水平增高,其表达状态与视网膜细胞的凋亡时间和发生位置相一致;内质网应激介导的凋亡途径参与了视网膜脱离�
刘海洋钱锦汪枫桦许迅张皙张娴李甦雁张正培孙晓东
关键词:视网膜脱离内质网细胞凋亡光感受器
一种铁皮石斛品种选育的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铁皮石斛品种选育的方法,属于铁皮石斛育种技术领域。包括:收集不同产地的铁皮石斛种源;对所有所述铁皮石斛种源的多糖进行总多糖含量测定,筛选出总多糖含量≥25%的铁皮石斛种源;对筛选出的铁皮石斛种源进行...
胡卫珍冯晓晓齐振宇孔德栋金蓉陈晓芳袁钰张娴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