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炎症
  • 3篇肿瘤
  • 3篇恶性
  • 2篇炎症反
  • 2篇炎症反应
  • 2篇药膜
  • 2篇气道
  • 2篇全身
  • 2篇全身炎症
  • 2篇全身炎症反应
  • 2篇哮喘
  • 2篇卵巢
  • 2篇卵巢恶性肿瘤
  • 2篇核因子
  • 2篇核因子KB
  • 2篇恶性肿瘤
  • 2篇茶碱
  • 1篇道炎症
  • 1篇性药
  • 1篇选择性

机构

  • 10篇同济医科大学...

作者

  • 10篇张宁
  • 4篇芦运萍
  • 3篇漆秀梅
  • 3篇成文彩
  • 2篇王泰仪
  • 2篇顾美皎
  • 2篇李振凡
  • 1篇倪望
  • 1篇徐永健
  • 1篇李英勇
  • 1篇张珍祥
  • 1篇方慧娟
  • 1篇刘谨
  • 1篇卢运萍

传媒

  • 3篇同济医科大学...
  • 2篇国外医学(呼...
  • 2篇德国医学
  • 1篇现代妇产科进...
  • 1篇中华结核和呼...
  • 1篇武汉医学杂志

年份

  • 3篇1999
  • 1篇1998
  • 1篇1997
  • 5篇1989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庆大霉素可吸收性药膜的实验研究和临床应用被引量:1
1989年
局部感染是手术和创伤常见的并发症。垒身使用抗生素,局部浓度低,疗效往往欠佳。然而,现有不少的换药方法对局部感染。尤其是慢性感染的控制欠理想。为此,我们将庆大霉素掺入医用明胶中,制成一种可吸收的药膜,并对其抗菌作用,释放规律、组织相容往以及毒性试验进行了研究。临床试用初获较满意的疗效。这种局部用药只需全身用药量的1/2一1/10,故副作用小。为局部感染提供了一种新的换药方法。
李振凡王泰仪芦运萍张宁
关键词:庆大霉素药膜性药换药方法明胶
茶碱的抗气道炎症作用被引量:22
1997年
茶碱除舒张支气管平滑肌这一已被熟知的作用外。对呼吸道疾病的有效治疗部分源于抗气道炎症作用.包括抑制某些炎症细胞的活化,如嗜酸粒细胞、中性粒细胞、肺泡巨噬细胞等;抑制某些炎症介质的释放,如白介素4、白介素5、白三烯B_4、白三烯C_4、氧代谢活性产物等,以及减轻气道高反应性等。
张宁
关键词:茶碱气道炎症哮喘
恶性滋养细胞肿瘤140例临床分析
1989年
19715年1月至1985年12月共治疗恶性滋养细胞肿瘤140例,其中绒毛膜癌(简称绒癌)54例(Ⅰ期5例,Ⅱ期8例,Ⅲ期36例,Ⅳ期5例),恶性葡萄胎(简称恶葡)86例(Ⅰ期26例,Ⅱ期12例,Ⅲ期44例,Ⅳ期4例)。采用以化疗为主的综合疗法。随访率为92.86%。治愈好转率绒癌为85.18%,恶葡为98.83%。本文讨论了药物剂量及疗程,预防及减少并发症的措施,手术的适应证及临床分期与预后的关系。
漆秀梅成文彩李英勇芦运萍张宁
关键词:绒毛膜癌葡萄胎化疗
多途径提高卵巢恶性肿瘤疗效的研究
1989年
我院自1972~1986年收治卵巢恶性肿瘤259例,以1981年1月1日为界分为两个阶段对比,结果后阶段的2年生存率为64.2%(70/109),5年生存率为48.1%(26/54),均显著高于前阶段的48.7%(73/150)和32.7%(49/150)。疗效提高的关键是:①彻底切除瘤灶,尽最大可能行瘤细胞缩灭术。②根据组织类型选择有效的化疗方案。③按评分法制订合理的化疗疗程。④综合监护及早判断复发。
顾美皎蔡桂茹漆秀梅成文彩李英秀芦运萍张宁
关键词:卵巢肿瘤
腹腔镜等五种方法对卵巢恶性肿瘤的监护价值被引量:2
1989年
卵巢恶性肿瘤是妇科恶性肿瘤中预后最差的肿瘤,为了改善其预后,探索监测复发的方法也甚为重要。我院自1983年2月~1989年6月间,对25例卵巢恶性肿瘤进行综合监测,包括妇科检查,免疫学测定、B超显象,细胞学检查及腹腔镜检查,以期评价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及综合监测的临床意义。
顾美皎漆秀梅成文彩芦运萍张宁蔡桂茹
关键词:OVARIAN
茶碱抗气道炎症作用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3
1999年
有试验发现,人肺组织内PDE总活性在茶碱治疗浓度范围内仅被抑制5%~10%。并且近来有研究发现,茶碱具有抑制炎症反应和免疫调节的作用[1]。由于气道炎症反应在COPD形成中具有较重要的作用,故推测茶碱对COPD的有效治疗部分源于其抗气道炎症作用,但尚...
张宁徐永健张珍祥刘谨方慧娟倪望
关键词:茶碱阻塞性肺疾病药物疗法
核因子KB:一种新的治疗途径?被引量:7
1999年
基因转录过程是由被称作为转录因子的调节蛋白所控制的。这些转录因子在细胞信息传递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们的结构中含有特异性区域,即DNA结合区域,能与靶基因调节区域(即启动子和增强子)上的特定DNA序列结合。根据其DNA结合区域的不同,转录因子被分为不同家族。核因子KB(NF-KB)是其中的一种,它最早是因调节小鼠B淋巴细胞的K轻链而被认识的。随后,在不同的细胞中发现了几种不同的NF-KB蛋白。NF-KB的家族成员[如NF-KB1(或p50)和RelA(或p65)
H.BhrerP.P.Nawroth张宁
关键词:核因子KB炎症抗炎治疗败血症全身炎症反应
核因子KB——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关键因子及新的治疗对象被引量:7
1999年
前言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是指因感染引起的炎症反应,如败血症。它能引起严重的后果,如多器官功能衰竭(MODS)、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甚至死亡。SIRS的矛盾之处在于:机体的免疫反应对于抵抗感染是至关重要的,但过度或失控的炎症反应又能引起中性粒细胞介导的组织损伤和器官功能紊乱。探讨调节中性粒细胞性炎症反应的分子机制有助于对SIRS中机体的组织损伤进行特异性干预而又不使机体防御系统受到实质性损害。
J.W.ChristmanL.H.LancasterT.S.Blackwell张宁
关键词:全身炎症反应核因子KB
选择性磷酸二酯酶抑制剂对气道的作用被引量:4
1998年
选择性磷酸二酯酶抑制剂既能保持非选择性磷酸二酯酶抑制剂茶碱的舒张气道平滑肌和抗气道炎症的作用,又能因其对不同组织和细胞具有选择性而减少副作用。本文就气道磷酸二酯酶同功酶的分布特征以及选择性磷酸二酯酶抑制剂对气道的作用,包括舒张气道平滑肌、抗气道炎症作用,作一简述。
张宁
关键词:磷酸二酯酶抑制剂气道哮喘
可吸收药膜缓释抗生素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1989年
本文根据伤口处细菌培养药敏结果,将各种不同的抗生素掺入明胶等试剂中,制成一种可吸收的载抗生素药膜。并对其抗菌作用、释放浓度、急性毒性试验以及组织相容性进行了研究。试验证明缓释药膜随着载体的吸收,能较长时间有效地缓慢释放出抗生素,为局部感染提供了一种新的局部应用抗生素及换药的方法。
卢运萍李振凡张宁王泰仪
关键词:抗生素缓释药膜抗菌作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