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春光
- 作品数:4 被引量:11H指数:2
- 供职机构:青岛大学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青岛市科技局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下肢静脉曲张发病原因探讨及其临床意义
- 目的比较正常、曲张静脉近远端管壁组织结构差异以期探讨下肢静脉曲张的发病原因、过程等相关环节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普通光学显微镜、Verhoff铁苏木素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透射电子显微镜对17例曲张大隐静脉和3例正常静脉...
- 张春光
- 关键词:静脉曲张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Α-肌动蛋白
- 文献传递
- 正常大隐静脉管壁近远端组织学差异观察被引量:5
- 2005年
- ①目的 观察正常大隐静脉近远端管壁组织学结构特征,分析其原因及意义。②方法 应用普通光学显微镜、Verhoff铁苏木精染色、透射电子显微镜对正常静脉的近远端管壁组织结构进行了观察。③结果 近端内膜厚度(51.66±26.48)nm,含平滑肌细胞少;远端内膜皱褶增多、加深加大,厚度(180.00±33.32)nm,含平滑肌细胞多;近端内皮细胞扁平、连接紧密,远端内皮细胞则部分变圆,分布稀疏;平滑肌细胞近端以纵行分布为主而远端以环行为主;近端多见瓣膜而远端少见;透射电镜下远、近端内皮细胞形态有明显差异。④结论 正常静脉近远端管壁组织结构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 李伟华朱秀美孔滨张春光石群
- 关键词:静脉平滑肌细胞内皮细胞组织学
- 下肢静脉曲张患者血管平滑肌细胞结构及α-肌动蛋白表达变化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进一步探讨下肢静脉曲张的发生机制。方法选用17份曲张大隐静脉和3份正常静脉,应用间苯二酚品红法染色观察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结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其α-肌动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代偿期曲张静脉中膜内VSMC大量聚集成团,失代偿期静脉管壁中膜内大VSMC极少见,呈"空泡"样改变;与正常静脉相比,代偿期曲张静脉VSMC内α-肌动蛋白表达明显增高(P<0.05),而失代偿期曲张静脉VSMC内α-肌动蛋白表达则明显降低(P<0.05)。结论曲张静脉VSMC有明显向内膜增殖"迁移"现象,失代偿期α-肌动蛋白数量明显减少;此可能为静脉曲张发生、发展的机制之一。
- 孔滨张春光沈若武夏玉军
- 关键词:静脉曲张平滑肌细胞Α-肌动蛋白
- 静脉曲张过程中血管内皮细胞NO合成酶表达变化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探讨下肢静脉曲张过程中管壁血管内皮的变化及一氧化氮(NO)合成酶的改变与静脉曲张发生的关系。方法选用17例曲张大隐静脉的内皮细胞作为观察组,选择3例正常静脉的内皮细胞作为对照组,应用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内皮的一般形态学变化,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内皮细胞NO合成酶的表达情况。结果正常静脉管壁厚度均匀一致,内弹力膜完整紧密,无断裂,内皮细胞分布均匀;而曲张静脉的管壁厚度不一,内膜不完整,内皮细胞大部分脱落。与正常静脉相比,代偿期曲张静脉内皮细胞NO合成酶表达增高(F=260.83,q=4.96,P<0.05),而失代偿期曲张静脉内皮细胞NO合成酶的表达则明显降低(q=11.83,P<0.05)。结论曲张静脉内皮组织损伤随病变进程逐渐加剧;曲张静脉内皮细胞NO合成酶的表达从最初的增高到逐渐减低,可作为曲张静脉由代偿到失代偿的标志。
- 孔滨张春光王新刚沈若武
- 关键词:静脉曲张内皮细胞一氧化氮合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