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晓聪

作品数:9 被引量:88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农业科学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玉米
  • 2篇芽期
  • 2篇玉米群体
  • 2篇杂种
  • 2篇穗行
  • 2篇穗行数
  • 2篇配合力
  • 2篇全基因
  • 2篇全基因组
  • 2篇全基因组关联...
  • 2篇耐冷
  • 2篇耐冷性
  • 2篇基因
  • 2篇基因组
  • 2篇候选基因
  • 2篇QTL
  • 1篇代换系
  • 1篇单片段代换系
  • 1篇雄穗
  • 1篇一般配合力

机构

  • 9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山西省农业科...
  • 1篇东北农业大学
  • 1篇山西农业大学
  • 1篇河南农业大学
  • 1篇四川农业大学
  • 1篇沈阳农业大学
  • 1篇文山州农业科...

作者

  • 9篇张晓聪
  • 9篇李新海
  • 6篇翁建峰
  • 6篇雍洪军
  • 4篇张世煌
  • 4篇张德贵
  • 4篇李明顺
  • 3篇郝转芳
  • 3篇张焕欣
  • 2篇刘昌林
  • 2篇白丽
  • 2篇王建军
  • 1篇荣廷昭
  • 1篇杜万里
  • 1篇席章营
  • 1篇邸宏
  • 1篇李凤海
  • 1篇王宏伟
  • 1篇吕香玲
  • 1篇高志强

传媒

  • 2篇玉米科学
  • 2篇作物杂志
  • 2篇作物学报
  • 1篇遗传
  • 1篇核农学报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6
  • 2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12个外来玉米群体与我国主要种质配合力效应和杂种优势分析被引量:15
2012年
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CIMMYT)和美国玉米带种质含有丰富的遗传变异,是拓展我国玉米种质基础的重要来源。本文采用NCII遗传交配设计,以中综5号、中综6号和中综7号综合种为测验种,与12个外来群体配制36个组合。以郑单958为对照,2009—2010年分别在北京顺义、山东济南和河南新乡进行产量及相关性状测定。利用Miranda Filho-Geraldi模型,评价外来群体主要性状配合力效应及杂种优势表现。结果表明,Pob43、La Posta、Pob21、Pob32、Pob49、Pob501等群体的产量及相关性状GCA表现优良。群体Pob49、Pob501与我国PA种质,Pob32、BS29与我国PB种质,Pob43、La Posta与我国D群四平头种质的遗传关系较近。因此,在改良外来群体适应性的基础上,可以我国A、B和D类群种质为核心,将群体Pob21、Pob49、Pob501与A群种质,Pob32与B群种质,Pob43、La Posta与D群的四平头种质构建复合种质并进行改良,逐步拓宽我国主要种质类群的遗传基础。
王建军雍洪军张晓聪李明顺张德贵白丽高志强张世煌李新海
关键词:玉米一般配合力特殊配合力
玉米自交系芽期耐冷性鉴定被引量:9
2016年
低温冷害是北方春玉米区主要的气象灾害之一。通过种子低温发芽试验对8个东北地区生产上主要利用的玉米自交系进行芽期耐冷性鉴定。在常温(25℃)和低温(10℃)条件下分别测定了发芽势、发芽率、平均发芽时间、发芽指数、幼苗干重和活力指数等,并以各性状低温与常温下测定值的比值(相对值)作为耐冷性鉴定指标。通过聚类分析将自交系分为耐冷性强中弱3类,其中PH4CV、吉419和吉495耐冷性强,H21耐冷性中等,W9706、黄早四、丹黄02和四279耐冷性弱。相关性分析表明,相对发芽率、相对发芽指数、相对幼苗干重与相对活力指数呈极显著相关,可以作为玉米自交系芽期耐冷性鉴定指标。本试验为大规模鉴定和筛选芽期耐冷玉米种质奠定了基础。
张晓聪周羽张林邸宏翁建峰李新海王振华
关键词:玉米发芽耐冷聚类分析
玉米株高主效QTL qPH2.4的定位分析被引量:3
2020年
课题组前期以玉米自交系郑58为轮回亲本,以昌7-2为供体亲本,通过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获得染色体单片段代换系Z12和W16。Z12和W16在bin2.07区域均含有1个来源于昌7-2的染色体片段,株高均显著高于轮回亲本郑58。利用郑58和Z12为材料构建F2分离群体,基于重测序和混合分离分析(BSA)策略,将株高主效QTL qPH2.4定位于第2染色体13.95 Mb(201 457 953~215 022 157 bp)的区域内。利用在目标区间内筛选出的20对多态性分子标记对包含743个单株的郑58×Z12 F2分离群体和包含1 720个单株的郑58×W16 F2分离群体进行基因型分析,结合田间株高数据进行QTL定位,将株高主效QTL qPH2.4定位在InDel分子标记ph-18和ph-19之间,区间的遗传距离为0.57 cM,物理距离为626 kb。参考B73基因组(RefGen_v4)注释信息,该区间内存在17个注释基因,其中,包含可以调控油菜素内酯信号的基因Zm00001d006677。
张梦迪张晓聪李新海翁建峰席章营
关键词:玉米株高QTL定位
美洲地区主要玉米群体特征及其利用途径分析被引量:14
2013年
美洲地区是全球玉米起源和遗传多样性中心,优良种质渗入是拓宽我国玉米种质基础的有效途径。通过整理和分析不同学者关于美国、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International Maize and Wheat Improvement Center,CIMMYT)和巴西玉米种质的配合力及杂种优势研究结果,鉴定出在我国可能有应用潜力的24个优良玉米群体,包括8个美国群体,8个CIMMYT群体和8个巴西玉米群体。建议在适应性改良的基础上,以我国本土化的A群和B群为核心,将群体BSSS(R)C10、BS10(FR)C14、BS13(S)C9、BSK(HI)C8 Syn 3、BR106、Pop44(C8)、Pop45(C3)与A群种质,群体BS11(FR)C14、BS16(S)C3 Syn 2、BS29(R)C3、BSCB1(R)C14、BR105、Pop42(C4)与B群种质构建复合群体,开展改良,拓宽我国玉米种质类群的遗传基础。
雍洪军王建军张德贵张晓聪李明顺白丽张世煌李新海
关键词:玉米产量配合力
玉米穗行数全基因组关联分析被引量:34
2014年
穗行数是玉米产量的重要组成性状,其遗传解析对高产育种具有指导意义。本文以203份主要玉米自交系为材料,2007年在新疆乌鲁木齐、吉林公主岭和海南三亚进行穗行数测定;采用分布于玉米基因组的41 101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标记对穗行数进行关联分析。共鉴定出9个与穗行数显著关联(P<0.0001)的SNP,分别位于染色体框1.02、1.10、7.03、8.02、9.06和10.03。8个SNP位于已定位的数量性状座位(QTL)区间内。在显著SNP位点LD区域内发掘出4个候选基因,分别编码含F-box结构域的生长素受体蛋白、玉米kn1蛋白、AP2结构域蛋白和富亮氨酸重复的跨膜蛋白激酶。采用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策略发掘穗行数基因位点及候选基因,将为克隆控制玉米产量性状基因奠定基础。
张焕欣翁建峰张晓聪刘昌林雍洪军郝转芳李新海
关键词:玉米穗行数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候选基因
玉米芽期和苗期耐冷性研究进展被引量:8
2012年
低温冷害是影响玉米生产的重要非生物逆境因素。综述了玉米芽期和苗期耐冷性鉴定指标、种质筛选和遗传特性,为玉米耐冷性研究及应用提供参考。国内外学者主要针对玉米芽期和苗期分田间和室内进行耐冷鉴定研究,应用一系列指标筛选出一些耐冷自交系、杂交种和群体。玉米耐冷性是由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不同时期可能受不同的遗传机制控制。今后应在完善耐冷鉴定指标基础上,从基因资源挖掘、遗传机理解析、种质扩增与改良、新品种培育等方面深化玉米耐冷性研究。
张晓聪雍洪军张焕欣翁建峰郝转芳慈晓科李明顺张德贵张世煌李新海
关键词:玉米芽期苗期耐冷
玉米雄穗分枝数主效QTL qTBN7定位分析被引量:4
2019年
染色体片段导入系群体作为次级作图群体,其遗传背景上仅有1~2个染色体片段来源于供体亲本,是精细定位控制复杂数量性状位点的理想材料。以掖478为遗传背景、齐319为供体亲本的染色体片段导入系CL103为父本,与背景亲本回交并自交构建含955个单株的F2分离群体,对控制玉米雄穗分枝数的主效QTL开展精细定位。结果表明,2017年北京昌平环境下,两个亲本雄穗分枝差异数达极显著水平,CL103平均雄穗分枝数为24.30,掖478平均雄穗分枝数为18.20,F2群体平均雄穗分枝数为22.03。参考B73RefGenv3,利用完备区间作图法将qTBN7精细定位在第7染色体物理位置110 088 645~110 160 101 bp区域内,LOD值为25.06,解释11.47%的表型变异,该区间包含14个候选基因,包括已报道的控制玉米雄穗分枝数的基因ramosa1(ra1)。
田然张晓聪郑雷李新海朱汉勇翁建峰吕香玲王宏伟杜万里李凤海
关键词:玉米
10个玉米群体改良杂交种吉单261的育种利用分析被引量:5
2014年
以5个国内合成群体和5个美国群体为父本,吉单261双亲自交系为母本,组配20个测交组合。基于有利等位基因频率的群体改良理论,分析了10个群体改良我国东北区杂交种吉单261产量和穗行数的育种潜力及改良策略。研究表明,供试群体具有改良杂交种性状的利用价值,辽旅综、中综3号、BSCB1等3个群体具有同时提高杂交种产量和穗行数的潜力。建议采用吉853回交吉853×辽旅综和吉853×中综3号组合,或对W9706×BSCB1组合连续自交,获得新改良系,期望实现对现有杂交种吉单261的持续改良。
雍洪军张芳军张德贵张晓聪李明顺潘光堂张世煌李新海荣廷昭
关键词:玉米育种潜力杂交种
玉米穗行数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目的 与意义:玉米穗行数(Kernel Row Number,KRN)形成于小穗分化期,由小穗成对分生组织数目决定。穗行数是决定玉米产量的主要构成因素,属于数量性状,广义遗传力较高,其遗传解析对玉米高产育种具有指导意义。...
张焕欣翁建峰张晓聪刘昌林雍洪军郝转芳李新海
关键词:玉米穗行数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候选基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