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景熙 作品数:56 被引量:337 H指数:9 供职机构: 第二军医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中华医学会医学教育分会医学教育研究立项课题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研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生物学 哲学宗教 更多>>
IL-17与疾病相关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2004年 IL 17是目前新发现的主要由CD4 + 记忆T淋巴细胞、单核细胞等分泌的一种前炎性细胞因子 ,具有强大的招募中性粒细胞、促进多种细胞释放炎性因子、促进细胞增殖及抑制部分肿瘤生长等多种生物学作用 ,目前研究发现其与机体多种疾病相关 ,特别是肺部感染、哮喘、类风湿性关节炎、器官移植、肠道炎症等炎症性疾病关系密切 ,本文就IL 17在各种疾病中的作用加以综述。 张景熙 李强 刘忠令关键词:IL-17 中性粒细胞 细胞因子 经气管镜冷冻联合药物灌注对透壁型纵隔支气管旁淋巴结结核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31 2011年 目的总结并评价透壁型纵隔支气管旁淋巴结结核气管镜下特征和冷冻联合药物灌注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0月至2011年4月在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呼吸内科行气管镜检查并接受冷冻联合抗结核药物灌注治疗的23例透壁型纵隔支气管旁淋巴结结核患者的支气管镜镜下表现,评价介入联合治疗的次数、时间、效果、并发症及复发率。结果23例患者中男8例,女15例,年龄17~47岁,平均(31±10)岁。透壁型纵隔支气管旁淋巴结结核镜下表现有干酪样坏死型、肉芽肿结节型或两者同时存在,部分病灶可见碳末沉着。共发现41个病灶,其中25个发生于右侧,通常发生在全身抗结核治疗后(3.4±0.6)个月,冷冻治疗中位次数为3(1—6)次,药物灌注的中位次数为8(6~11)次,多发病灶与单发病灶在冷冻治疗及药物灌注治疗次数方面无明显差别,38个病例治疗有效(38/41)。治疗后气管镜检查可见黏膜光滑、管腔通畅,个别患者管壁局部碳末沉着或轻度瘢痕组织增生。常见并发症为局部少量出血、支气管纵隔瘘,远期未见复发。结论冷冻治疗联合药物灌注是一种治疗透壁型纵隔淋巴结结核的简单、安全、有效的方法。 张景熙 白冲 黄海东 李强 王琴关键词:冷冻疗法 支气管镜检查 AQP5的结构功能及其调节 被引量:11 2003年 水通道是一组参与水分转运的跨膜蛋白 ,其中AQP5位于多种器官细胞膜表面 ,其主要功能是参与水转运 ,参与腺体分泌 ,与气道高反应性有关 ,是肺泡上皮细胞分化的标志之一。AQP5的调节分为长时调节和短时调节 ,其中短时调节又有磷酸化机制和穿梭机制。 张景熙 李强 刘忠令关键词:水通道蛋白 信号转导 高浓度氢气吸入对小鼠哮喘的治疗作用 目的 探讨吸入高浓度氢气对哮喘小鼠模型作用,拟深入研究吸入性抗氧化应激在哮喘中治疗价值.方法 对卵蛋白致敏激发小鼠哮喘模型进行高浓度氢气(66.7%氢氧混合气体)吸入治疗,通过气道阻力测定、肺组织形态学、BALF中细胞分... 张宁 邓常文 张星星 宁允叶 张景熙 白冲关键词:OVA 哮喘 气道高反应 经支气管镜药物灌注联合冷冻疗法在支气管透壁型纵膈淋巴结结核治疗中的作用 目的总结支气管透壁型纵膈淋巴结结核的镜下特征并观察冷冻治疗联合药物灌注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3例支气管透壁型纵膈及支气管旁淋巴结核患者的气管镜镜下表现及腔内冷冻治疗联合药物灌注的次数、时间、效果、并发症及复发率。... 张景熙 黄海东 白冲 李强 王琴文献传递 过敏性鼻炎对轻度持续支气管哮喘患者临床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9 2015年 目的总结并比较合并与未合并过敏性鼻炎(AR)轻度持续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患者临床症状及小气道功能特征。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总结并比较2013年8月至2014年8月门诊初诊轻度持续哮喘患者65例临床症状分布、肺功能指标及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结果,将患者分为AR组与非过敏性鼻炎(NAR)组并比较2组间上述结果的差异。结果患者平均年龄(43.90±13.63)岁,男:女为1:2.4。AR组皮肤点刺试验尘螨阳性比例、血嗜酸粒细胞比例、嗜酸粒细胞绝对值计数、IgE水平较NAR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9.41% vs 37.50%,χ2=11.19,P〈0.01);[(7.28±3.06)%VS(4.31±2.07)%,t=2.35,P〈0.05];[(0.63±0.29)×10^9/L vs(0.42±0.16)×10^9/L,t=2.20,P〈0.05];[(240.71±68.29)U/ml vs (H9.06±65.39)U/ml,t=2.88,P〈0.05)];胸闷、气短、全身乏力(活动后明显)、心悸为最常见的临床症状,所占比例分别为98.46%、98.46%、72.31%、66.15%,NAR组心悸症状较AR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6,P〈0.05);AR组咳嗽比例较NAR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6,P〈0.05);AR组吸入支气管扩张剂前FEF2575及FEF75较NAR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1.07±23.64)% vs (86.00±28.70)%,t=3.21,P〈0.01];[(62.7±25.25)% vs (94.78±31.95)%,χ2=2.32,P〈0.05)]。AR组及NAR组FEN()值分别为48(7~266)ppb、17.5(5~131)pp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9)。结论轻度持续哮喘患者症状存在异质性;合并AR轻度哮喘患者存在小气道功能受损,其机制与气道嗜酸粒细胞炎症及变应性体质相关。 张景熙 李强 白冲关键词:过敏性鼻炎 支气管哮喘 肺功能 小气道功能 肺原发性恶性淋巴瘤一例报告 被引量:1 2003年 1 病例资料患者,女性,69岁,因"体检发现右上肺占位1个月"于2000年8 月入我院胸心外科.既往有高血压及脑梗死病史.患者于2000年7月因脑梗死入外院,胸片及CT发现右上肺占位病变.住我院后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可见右上叶前段B3a支气管远端狭窄,未见明显新生物.在此处活检及刷检,活检病理为"恶性淋巴瘤可疑?".18FDG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PET)检查见:右肺中部有一3.5 cm×3.5 cm大小的片状高代谢区,SUV值1.13,其余部位未见异常高代谢区,考虑为炎性病灶,抗感染治疗2周后阴影略缩小而出院.随访胸片约14个月阴影无明显改变.自发病以来,无咳嗽、咳痰、发热、咯血等伴随症状,无皮肤黏膜出血,无明显头昏及乏力.2001年9月为明确诊断在外院行右上肺叶切除术,术后病理提示为非霍奇金淋巴瘤(小B细胞型),气管切缘未见肿瘤,肿块旁淋巴结未见肿瘤,诊断为右上肺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小B细胞型).骨髓象大致正常, 腹部B超未见异常,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之后定期行CHOP方案化疗,目前一般情况良好. 张景熙 李强 刘忠令关键词:肺原发性恶性淋巴瘤 肺肿瘤 CT 外科手术 肺癌临床教学中培养学生循证医学思维 被引量:1 2008年 肺癌的临床诊治纷繁复杂,为患者选择合适的诊疗方案对延长患者生存、节约医疗资源极为重要。在临床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循证医学思维,不仅有助于学生掌握肺癌的诊疗方法和效果,更有助于提高学生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 张景熙 徐晓璐 李强 白冲 赵立军关键词:肺癌 临床教学 循证医学 “对‘以心悸为主诉的支气管哮喘12例临床分析’的几点商榷”的回复 2014年 首先非常感谢《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给予宝贵的篇幅分享本文作者的临床资料与经验,并提供一个平台与学界各位同道交流。能够得到反馈实属荣幸,表明此文引起同行的关注与兴趣。 张景熙关键词:支气管哮喘 主诉 心悸 非小细胞肺癌分子靶向治疗的毒性反应研究进展 被引量:6 2011年 近年来,非小细胞肺癌的分子靶向治疗成为研究的热点,分子靶向治疗药物主要包括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单克隆抗体、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VEGFR)单克隆抗体、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等。这些药物在临床上都取得了一定的疗效,同时也出现了皮疹、腹泻、高血压等若干毒性反应,还有一些新药,如索拉非尼、舒尼替尼、伏立诺他、范得它尼等,都有相关的毒性反应。分子靶向治疗毒性反应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服药的依从性。本文就非小细胞肺癌分子靶向药物的毒性反应及处理措施作一综述。 汤宇 魏显招 瞿金涛 张景熙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 分子靶向治疗 毒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