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潇丹

作品数:4 被引量:11H指数:2
供职机构:山西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断层扫描
  • 4篇相干断层扫描
  • 3篇神经纤维
  • 3篇神经纤维层
  • 3篇视网膜
  • 3篇视网膜神经
  • 3篇视网膜神经纤...
  • 3篇网膜
  • 3篇光相干断层扫...
  • 2篇形态学
  • 2篇形态学观察
  • 2篇视网膜病
  • 2篇视网膜病变
  • 2篇糖尿
  • 2篇糖尿病
  • 2篇病变
  • 1篇神经纤维层厚...
  • 1篇视功能
  • 1篇视网膜神经纤...
  • 1篇糖尿病患者

机构

  • 4篇山西医科大学
  • 3篇山西省眼科医...

作者

  • 4篇张潇丹
  • 3篇杨继红
  • 2篇谢莉莎
  • 1篇郭政
  • 1篇郑东萍

传媒

  • 1篇中国实用眼科...
  • 1篇中华实验眼科...

年份

  • 4篇2014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与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糖尿病可以诱发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凋亡,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etinal nerve fiber layer,RNFL)主要由神经节细胞的轴突组成,早期糖尿病患者RNFL厚度尤其黄斑区RNFL厚度与糖尿病及糖尿病视...
张潇丹
关键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光相干断层扫描
文献传递
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光相干断层扫描形态学观察
目的 应用频域光相干断层扫描(OCT)观察视网膜无血管改变的糖尿病患者、非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患者较正常人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的改变,分析糖尿病患者视盘周围及黄斑区RNFL厚度与糖尿病及糖尿病视...
杨继红张潇丹谢莉莎郭政熊勇群
急性区域性隐匿性外层视网膜病变特征及疗效分析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 观察急性区域性隐匿性外层视网膜病变(acute zonal occult outer retinopathy,AZOOR)的光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特征及评价糖皮质激素的疗效.方法 将2009年3月至2013年7月在山西省眼科医院确诊的30例32只AZOOR患者眼纳入研究对象,观察OCT特征.并将其中随访≥3个月的17只眼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实验组11只眼(10例)与对照组6只眼(5例).实验组球侧注射曲安奈德20 mg/次,同时服用递法明和甲钴胺.对照组仅服用递法明和甲钴胺.测量黄斑中心凹为中心30×25°区域内31条扫描线上光感受器细胞内外连接带(IS/OS层)病变长度总和,并将治疗后的病变恢复率作为统计指标.结果 AZOOR的OCT特征:所有患眼均累及黄斑区,表现为IS/OS层毛糙、变薄及局限性缺损;但随着时间的延长,IS/OS层毛糙、变薄及局限性缺损恢复,进而痊愈.多发性一过性白点综合征(multiple evanescent white dot syndrome,MEWDS)也具有上述AZOOR的OCT特征,其患眼眼底黄白点状病灶处IS/OS层表现为颗粒状或局限性增厚.发病1~2周后眼底黄白色病灶开始减少,3~4周基本消失,OCT提示相应处IS/OS层病变好转.实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后1、3个月IS/OS层的病变长度总和,均较治疗前减小.实验组治疗后1个月和3个月的恢复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12.140,P=0.003).结论 AZOOR主要累及视网膜光感受器细胞层,OCT检查可见IS/OS层毛糙、变薄及局限性缺损;MEWDS眼底检查呈黄白点状病灶处,OCT检查表现为IS/OS层颗粒状或局限性增厚.观察随访3个月,糖皮质激素治疗AZO-OR的疗效,明显优于非糖皮质激素的疗效.
熊勇群杨继红谢莉莎郑东萍张潇丹
关键词:光相干断层扫描糖皮质激素
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神经纤维层OCT测量的形态学观察被引量:5
2014年
背景 传统的观点认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主要病理机制是视网膜的微血管病变,但近年来发现糖尿病患者的视功能改变发生于DR的微血管病变发生之前,传统的观点无法解释糖尿病患者在出现可辨认的血管改变之前已有视功能改变的现象. 目的 应用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观察无视网膜血管改变的糖尿病患者、非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患者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的改变,分析糖尿病患者RNFL厚度与DR的关系. 方法 收集2012年10月至2013年9月于山西省眼科医院就诊且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56例60眼,按DR国际临床分型标准分为非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DR)组26例30眼和NPDR组(轻中度NPDR)30例30眼,同期纳入年龄和性别匹配的健康志愿者30人30眼作为对照.应用OCT对受试者行RNFL厚度测量,包括视盘周围及中心凹周围视网膜360°平均RNFL厚度及鼻上、颞上、颞侧、颞下、鼻下、鼻侧区域的RNFL厚度,比较各组患者RNFL厚度的变化. 结果 NDR组、NPDR组和正常对照组受试者视盘周围平均RNFL厚度分别为(97.46±8.65)、(100.69±16.35)和(109.22±8.69)μm,其中NDR组、NPDR组受试者视盘周围平均RNFL厚度值均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0.006);NDR组视盘周围各象限RNFL厚度均较正常对照组变薄,颞上、颞侧、颞下和鼻下象限RNFL厚度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0.001、0.001、0.010);NPDR组视盘周围各象限RNFL厚度均较正常对照组变薄,其中颞上、鼻侧区域RNFL厚度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0.046).NDR组、NPDR组和正常对照组平均黄斑区RNFL厚度分别为(33.47±3.39)、(36.81±3.21)、(38.18±2.16)μm,NDR组、NPDR组受试者黄斑区平均RNFL厚度值均低于正常对照组,其中NDR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NDR组黄斑区各区域RNFL厚度较正常
张潇丹杨继红谢莉莎郭政熊勇群
关键词:视网膜病变视网膜神经纤维层视功能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