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磊

作品数:6 被引量:37H指数:4
供职机构:广东省大亚湾水产试验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东省海洋渔业科技推广专项项目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领域

  • 5篇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学

主题

  • 5篇石斑
  • 5篇石斑鱼
  • 5篇鞍带石斑鱼
  • 5篇斑鱼
  • 2篇鱼苗
  • 2篇鱼苗成活率
  • 2篇育苗
  • 2篇育苗成活率
  • 2篇杂交
  • 2篇杂交子代
  • 2篇稚鱼
  • 2篇人工催产
  • 2篇仔稚鱼
  • 2篇子代
  • 2篇子一代
  • 2篇斜带石斑
  • 2篇斜带石斑鱼
  • 2篇苗成活率
  • 2篇成活率
  • 2篇催产

机构

  • 6篇广东省大亚湾...
  • 2篇海南大学
  • 2篇中山大学

作者

  • 6篇张海发
  • 6篇张磊
  • 3篇梁伟峰
  • 3篇黄国光
  • 3篇王云新
  • 2篇刘晓春
  • 2篇蒙子宁
  • 2篇周翰林
  • 2篇林浩然
  • 2篇张勇
  • 2篇欧冲辉
  • 2篇黄培卫
  • 2篇杨少森
  • 1篇王乐
  • 1篇沈南南
  • 1篇齐鑫
  • 1篇杨宇晴
  • 1篇黄锦雄
  • 1篇李水生
  • 1篇蔡秀娜

传媒

  • 1篇渔业现代化
  • 1篇水产学报
  • 1篇广东海洋大学...
  • 1篇热带生物学报

年份

  • 3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09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两种杂交石斑鱼子一代杂种优势的微卫星标记分析被引量:17
2012年
使用6对微卫星引物对两种杂交子一代(青龙斑和虎龙斑)及其亲本(斜带石斑鱼、棕点石斑鱼和鞍带石斑鱼)共5个群体进行微卫星分析,计算等位基因频率、有效等位基因数、基因杂合度、多态信息含量、相似指数和Nei氏遗传距离。结果显示,在5种石斑鱼中,棕点石斑鱼的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最大(6.849 3),最小的是鞍带石斑鱼(2.608 6)。6对微卫星引物在这5个群体中具有丰富的多态性,平均多态信息含量(PIC)分别为0.666 7、0.751 3、0.441 9、0.664 0、0.542 6。在平均观测杂合度(Ho)中,虎龙斑和青龙斑的最高均为0.940 0,鞍带石斑鱼的最低为0.508 3。遗传距离和遗传相似率结果显示,青龙斑和虎龙斑均与父本鞍带石斑鱼的亲缘关系较近。杂交子一代群体的等位基因基本来自父母本群体双方,可推断杂交子一代的遗传物质来自父母双方,属两性融合生殖,是真正意义上的杂交种。杂交后代的遗传变异水平明显增强,这是杂种优势得以形成的重要遗传物质基础。
周翰林张勇齐鑫张海发张磊王乐蒙子宁刘晓春林浩然
关键词:斜带石斑鱼鞍带石斑鱼杂交子代微卫星
杂交“虎龙斑”的培育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杂交“虎龙斑”鱼苗的培育方法,选择棕点石斑鱼雌鱼个体为母本;选择鞍带石斑鱼雄鱼个体为父本;开展远缘杂交,通过人工催产、授精、孵化、仔稚鱼培育生产出杂交“虎龙斑”鱼苗。本发明的“虎龙斑”培育方法操作简单,适...
张海发王云新黄国光梁伟峰欧冲辉杨少森黄培卫张磊
循环水养殖条件下鞍带石斑鱼生长特点研究被引量:6
2012年
通过对鞍带石斑鱼(Epinephelus lanceolatus)为期5个月的养殖监测试验,研究循环水养殖条件下鞍带石斑鱼的生长特点。采用线性拟合、指数拟合、乘幂拟合的方法,分析了鞍带石斑鱼全长、体重生长与养殖时间,以及全长与体重的最佳拟合曲线。结果表明:鞍带石斑鱼全长生长与养殖时间以线性回归为佳(y=2.791x-15.716,R2=0.951 2);体重生长与养殖时间以指数回归最佳(y=2.432 3e0.32x,R2=0.996 5);全长与体重以乘幂回归为最佳(y=0.007 3x3.262 8,R2=0.945 3)。对鞍带石斑鱼全长与体重的幂函数关系分析,表明鞍带石斑鱼属正异速生长型(b=3.262 8),说明本研究条件下的循环水养殖模式适用于鞍带石斑鱼的养殖。
黄锦雄杨宇晴张海发黄靖荃张磊蔡秀娜
关键词:鞍带石斑鱼全长体重生长型
杂交"青龙斑"的培育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杂交“青龙斑”的培育方法,选择斜带石斑鱼雌鱼个体为母本;选择鞍带石斑鱼雄鱼个体为父本;开展远缘杂交,通过人工催产、授精、孵化、仔稚鱼培育生产出杂交“青龙斑”鱼苗。本发明的“青龙斑”培育方法操作简单,适合大...
张海发王云新黄国光梁伟峰欧冲辉杨少森黄培卫张磊
两种杂交石斑鱼子一代及其亲本的线粒体COⅠ基因遗传变异分析被引量:8
2012年
对两种杂交石斑鱼子一代(青龙斑和虎龙斑)及其亲本(斜带石斑鱼、棕点石斑鱼和鞍带石斑鱼)的线粒体DNA细胞色素氧化酶Ⅰ(COⅠ)基因序列进行了测序分析。在15个样本中,同源序列片段(1 551bp)中共检测到9个单倍型和249个核苷酸多态位点。序列差异分析和遗传距离比较结果显示,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在88.1%~100%之间,无明显遗传分化。虎龙斑的2个COⅠ基因单倍型与母本棕点石斑鱼单倍型的同源性为99%和100%,而与父本鞍带石斑鱼的同源性均为88.1%。青龙斑的2个单倍型与母本斜带石斑鱼的3个单倍型的同源性在99.7%~100%之间,而与父本鞍带石斑鱼的同源性分别为89.3%和89.4%,结果表明两种杂交子一代在线粒体DNA COⅠ基因上严格遵循母性遗传规律。
周翰林杨森高川张磊张海发李水生张勇蒙子宁刘晓春林浩然
关键词:斜带石斑鱼鞍带石斑鱼杂交子代
穿体标志对黄鳍鲷幼鱼的生长、存活及脱标的影响被引量:7
2009年
研究了不同幼鱼规格、标志部位和消毒处理对黄鳍鲷存活的影响,探讨了不同标志部位幼鱼的脱标情况。结果显示,不同规格、标志部位和消毒处理对黄鳍鲷幼鱼的存活无显著差异;但标志后进行1次消毒处理可使黄鳍鲷的存活稳定期提早一天出现。标志部位对黄鳍鲷幼鱼的存活有显著影响,以背鳍棘基部肌肉标志的存活率为最高,达87.0%;背鳍棘膜标志的存活率其次,为75.2%;而背鳍条基部肌肉标志的存活率最低,仅68.0%;死亡高峰均出现在标志后前3 d。幼鱼规格对脱标无影响,但标志部位对脱标影响显著。在肌肉做标志均未脱标,而在鳍棘膜做标志的全部脱标。表明黄鳍鲷幼鱼可在背鳍棘基部肌肉进行穿体标志,暂养4 d后进行放流。
黄国光梁伟峰王云新张海发沈南南张磊
关键词:黄鳍鲷存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