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张磊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胸腔
  • 1篇胸腔镜
  • 1篇胸椎
  • 1篇胸椎疾病
  • 1篇置换术
  • 1篇置换术后
  • 1篇手术
  • 1篇手术治疗
  • 1篇术后
  • 1篇前路
  • 1篇前路手术
  • 1篇前路手术治疗
  • 1篇全髋
  • 1篇全髋关节
  • 1篇全髋关节置换
  • 1篇全髋关节置换...
  • 1篇全髋关节置换...
  • 1篇髋关节
  • 1篇髋关节置换
  • 1篇髋关节置换术

机构

  • 2篇复旦大学

作者

  • 2篇陈瑜
  • 2篇张磊
  • 2篇李熙雷
  • 2篇董健
  • 1篇戴文达
  • 1篇周晓岗

传媒

  • 1篇中华创伤骨科...
  • 1篇脊柱外科杂志

年份

  • 1篇2008
  • 1篇2007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电视胸腔镜辅助下小切口前路手术治疗胸椎疾病被引量:7
2007年
 目的评价电视胸腔镜辅助下小切口胸椎前路手术的创伤、安全性、临床疗效和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2月-2007年4月我院施行电视胸腔镜辅助下小切口胸椎前路手术17例。对照组在均衡年龄、性别和疾病构成的条件下,选择开胸脊柱前路手术22例。对两组的围手术期参数、并发症和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研究。结果①围手术期参数:小切口组在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胸痛持续时间、胸腔引流量和住院时间与开胸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手术时间和胸腔引流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②术后并发症:小切口组2例(11.8%);开胸组3例(13.6%),无显著性差异(P〉0.05)。③临床疗效:小切口组平均随访15.8个月,开胸组平均随访17.6个月。胸背痛缓解率两组均为100%。两组神经功能恢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小切口组术后影像学显示病灶清除彻底,脊髓减压充分,内固定效果确切。随访期间未见上下椎体肿瘤及结核的复发或神经功能障碍的加重,未见内固定物松动或断裂。结论电视胸腔镜辅助下小切口胸椎前路手术,与传统开胸手术相比,具有对组织创伤小、术中出血少、恢复快等优势,能安全、有效地应用于胸椎疾病的前路手术治疗。
董健陈瑜李熙雷张磊周晓岗
关键词:胸椎脊柱疾病胸腔镜内固定器
修复关节囊及外旋肌群对预防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关节脱位的作用被引量:11
2008年
目的探讨采用髋关节后外侧切口进行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时修复关节囊及外旋肌的作用。方法2002年1月至2006年6月,初次采用后外侧切口行THA116例122髋,术中保留后方关节囊及外旋肌群,并且分别将其用疝缝线“8”字直接缝合至股骨大转子(修复组)。将修复组THA术后脱位率与同期常规行THA(未修复关节囊及外旋肌,对照组)的255例266髋THA做比较分析。结果术后6个月内,修复组仅1髋(1/122,0.8%)发生术后早期脱位;对照组则有15髋发生早期脱位(15/266,5.6%),早期脱位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4.914,P=0.027);两组术后6个月均无再脱位。结论采用后外侧切口进行THA时修复关节囊及外旋肌群技术能够有效预防术后早期脱位。
张磊李熙雷董健陈瑜戴文达
关键词:关节成形术髋脱位关节囊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