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艳君

作品数:15 被引量:24H指数:3
供职机构:厦门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福建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语言文字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篇语码
  • 4篇语码转换
  • 4篇码转换
  • 3篇英语
  • 3篇英语专业
  • 3篇顺应论
  • 2篇心理现实
  • 2篇语言偏离
  • 2篇教师
  • 2篇教师语码转换
  • 1篇电影
  • 1篇店铺名称
  • 1篇心理
  • 1篇性别
  • 1篇英标
  • 1篇英文
  • 1篇英文电影
  • 1篇英语学生
  • 1篇英语专业学生
  • 1篇优选论

机构

  • 13篇厦门理工学院
  • 2篇齐齐哈尔大学

作者

  • 13篇张艳君
  • 1篇张聪义
  • 1篇康铭
  • 1篇田海燕
  • 1篇王一鸣
  • 1篇王卫强
  • 1篇黄利民

传媒

  • 3篇厦门理工学院...
  • 2篇齐齐哈尔大学...
  • 2篇中国现代教育...
  • 1篇外语学刊
  • 1篇天津外国语学...
  • 1篇吉林师范大学...
  • 1篇中南大学学报...
  • 1篇长春工业大学...
  • 1篇重庆工学院学...

年份

  • 3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7篇2009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征婚广告中合作性及非范畴化倾向的语用生态理据
2015年
文章运用实证研究方法考察了城市男女青年在征婚广告中的"合作性"特点,以此透视城市化进程中语言使用的非范畴化倾向。结果发现:第一,就语言使用来看,男青年比女青年更具合作性,这与传统性别-语用的交叉研究结果不同。第二,从合作判断来看,男女青年合作与否不是一个简单的二元逻辑区分,而是一个依据合作准则相关影响因素的权重进而做出的概率性判断。
张艳君
关键词:城市青年征婚广告性别
高校英语专业学生母语意识的实证分析
2015年
基于厦门、漳州、泉州3所高校英语学习专业学生的问卷调查显示:学生的中文母语意识表现出历时性变异特征,英语学习年限越短对母语的认同度越低;学生的中国文化意识存在认知性偏颇,表现出中外文化的"隔离性"习得机制,反对二元并置性讲授方式。一线教师普遍存在的跨文化交流能力较弱、母语意识宣贯性不强等,是致使学生在跨文化交流中母语意识缺失的重要因素,这也直接造成学生对外语学习和国家安全意识之间的关联性的感知不足。英语教师在课程讲授中对母语意识予以渗透性矫正与弥补,可有效解决英语专业学生母语意识习得性输入不足的问题。
张艳君
关键词:母语意识文化认同
厦门鼓浪屿景区店铺命名的模因论解读被引量:3
2015年
从语言模因论的视角看,实地调查语料——厦门鼓浪屿店铺名称主要采用了形义复合模因和语形派生模因两种类型进行命名。体现形义复合模因的通名中,传统模因占主导地位;在语形派生模因中,存在着大量表征中外文化的模因,其中最具特色的是由"赵小姐的店"派生出来的"×××的×××"这一模因。调查语料的鲜明地域特征体现了"鼓浪屿"这一模因复合体,它通过一系列子模因得到复制和传播。为此,商家在进行店铺命名时需考虑名称的地域性、时尚性和合理性。
黄利民张艳君
关键词:旅游景区店铺名称模因论
从顺应论角度建构格莱斯会话理论的优选性
2014年
语言的使用机制涉及到复杂的心理、社会以及文化等多方面的因素,其中尤以心理因素最为明显。为了使会话顺利进行,交流双方需要进行多方面的协调。文章主要是从顺应-优选论的角度,来重新解读格莱斯会话理论中所涉及到的心理因素。
张艳君王卫强田海燕王一鸣
关键词:会话心理
定语形容词语义指向的顺应—优选过程分析——基于词汇语用学的视角被引量:1
2014年
关联—优选模式采用生产和评估作为理解的两个阶段,而顺应—优选模式的运作机制则由评估和选择构成。在词汇语用学视角下,在定语形容词逆向修饰的顺应—优选过程中,词语编码的形容词属性概念的外延先被扩大,生成一个外延较大的过渡性实体概念,继而该过渡性实体概念的外延又被缩小到与人相关的某一个方面,最终被构建成表达说话人思想的逆向修饰结构。语用充实和语用强化作为词汇语用处理过程中的评估手段,对各项制约条件进行评估,而此间涉及的语用选择调整过程则非语用收缩或语用扩充所能涵盖。
张艳君
关键词:词汇语用学语义指向语用充实
语法的语用内涵诠释被引量:4
2009年
在语言顺应论的框架内运用先假设后验证的方法探讨了语法的语用内涵问题。基于内涵分析的本质,通过分析语言顺应论的三个核心概念——变异性、商讨性和顺应性,从中提取出语法的语用内涵假设,由三个分支假设构成。结合时态、语态、代词、连词、省略、强调等大量语法实例对上述假设进行说明与论证。语法的语用内涵应包括三个方面:(1)语法是一个有理据的语言体系;(2)语法是表达人际意义的交际手段;(3)语法是实现交际目的的语言资源。
张艳君
关键词:语法语用内涵
顺应论中的合作原则被引量:10
2009年
本文讨论顺应论与合作原则之间相互弥合的可能性与可行性问题。语义重心性既是顺应论几个核心概念得以整合的关键,又是合作原则4个次准则得以串联的核心,语义重心性保证了顺应与合作相互扣合的可能性。语言的变异性、可商讨性以及顺应性与合作原则的4个次准则具有一定的关联,证明了顺应与合作相互扣合的可行性。
张艳君
关键词:顺应论可行性
英语专业语言学课堂中教师语码转换的顺应性研究
2009年
课堂语码转换是特殊语言环境下的特殊言语交际策略,在英语专业本科阶段语言学课堂中语码转换就更有其特殊性。本文以Verschueren的语言顺应论为基础,根据笔者在师范类语言文学专业和理工类翻译专业执教过程中开展的的反馈调查进行分析,揭示顺应过程中发现:顺应有两种模式:被动顺应和主动顺应,教师对语言现实的主动顺应和学生对教师心理现实的被动顺应形成语言靠拢和语言偏离内在调节的语用选择基础。教师语码转换得到认同。
张艳君
关键词:语言偏离心理现实
系列电影《尖峰时刻》中语码转换的顺应性研究
2013年
当今社会,电影已经成为传递多方面信息的重要媒介,小到文学作品的呈现,大到各国文化的宣扬。近几个世纪以来,世界各国之间文化的交流和接触日益频繁,使得英汉语码转换成为英文电影当中不可避免的现象,而且这种现象越来越受到重视。电影人物根据不同环境、不同场景,如社会制约,语言障碍,文化差异等,主动顺约或被动适应地进行语码转换,使得语码转换这一现象在电影中得以彰显和应用。文章结合于国栋的语码转换理论和Verschueren的顺应论,分别从社会规约,语言现实和心理动机的角度对英文电影中频繁出现的英汉转换现象加以标记和分析,探究英文电影当中出现的英文向中文语言转换的目的和意义,为英汉语码转换提供一个新的带有国际化色彩的研究平台。
康铭张艳君
关键词:语码转换顺应论英文电影
闽南方言与普通话之间的语用顺应研究被引量:3
2009年
以维索尔伦的语言顺应论为依据,通过运用校园学生日常会话语料并结合268份问卷调查数据,定量与定性分析闽南方言和普通话之间的语境相关因素顺应和动态顺应现象,探讨这种相互顺应所达到的语用目的与交际效果,力图寻找相关理据佐证并支持维氏顺应论的语用功能性视角观。
张聪义张艳君
关键词:语言选择语码转换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