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超

作品数:134 被引量:592H指数:13
供职机构:西南林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技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水利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82篇期刊文章
  • 31篇专利
  • 9篇学位论文
  • 5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61篇农业科学
  • 14篇环境科学与工...
  • 10篇水利工程
  • 6篇经济管理
  • 4篇生物学
  • 4篇天文地球
  • 4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建筑科学
  • 2篇文化科学
  • 2篇艺术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15篇鱼道
  • 11篇遥感
  • 9篇土地利用
  • 9篇灌木
  • 9篇灌木林
  • 8篇水流
  • 7篇石漠化
  • 6篇湿地
  • 6篇流域
  • 5篇遥感分类
  • 5篇生态环境
  • 5篇空间分布特征
  • 5篇河道水流
  • 4篇岩溶
  • 4篇云南松
  • 4篇植被
  • 4篇污水
  • 4篇林分
  • 4篇林业
  • 4篇河道

机构

  • 75篇西南林业大学
  • 25篇中国水利水电...
  • 22篇中国林业科学...
  • 12篇河北工程大学
  • 5篇中国林业科学...
  • 4篇西南林学院
  • 2篇国家农业信息...
  • 1篇河北农业大学
  • 1篇北京市园林绿...
  • 1篇南京理工大学
  • 1篇北京交通大学
  • 1篇昆明理工大学
  • 1篇天津大学
  • 1篇新疆农业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林业科学...
  • 1篇重庆师范大学
  • 1篇云南省林业调...
  • 1篇云南省森林灾...
  • 1篇中国电建集团...

作者

  • 128篇张超
  • 22篇王妍
  • 19篇孙双科
  • 17篇李广宁
  • 16篇刘云根
  • 16篇柳海涛
  • 15篇郑铁刚
  • 14篇黄清麟
  • 12篇姜涵
  • 12篇杨思林
  • 11篇张晓红
  • 7篇马荣
  • 5篇侯磊
  • 5篇陈晴
  • 3篇王秋华
  • 3篇边永欢
  • 3篇刘之平
  • 3篇代沁伶
  • 3篇王雪峰
  • 3篇龙文

传媒

  • 8篇林业资源管理
  • 7篇山地学报
  • 6篇世界林业研究
  • 6篇西南林业大学...
  • 4篇林业调查规划
  • 3篇水土保持研究
  • 3篇林业科学研究
  • 2篇林业科学
  • 2篇农业工程学报
  • 2篇水利水电技术
  • 2篇林业科技通讯
  • 2篇西北林学院学...
  • 2篇西部林业科学
  • 2篇浙江农林大学...
  • 2篇鞋类工艺与设...
  • 1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森林工程
  • 1篇东北林业大学...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环境污染与防...

年份

  • 7篇2024
  • 13篇2023
  • 12篇2022
  • 8篇2021
  • 4篇2020
  • 4篇2019
  • 9篇2018
  • 19篇2017
  • 12篇2016
  • 5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3
  • 6篇2011
  • 7篇2010
  • 6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6
  • 2篇2005
  • 2篇2004
13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西藏乌柳群落特征被引量:7
2011年
以"一江两河"流域为研究区,通过对西藏乌柳群落的典型地块设置11个标准地进行调查,分别从主要优势树种表现、物种组成、物种多样性、林分生长、地径结构、树高结构和树高-地径曲线等方面,分析了西藏乌柳群落的主要群落学和测树学特征。研究结构表明,1.西藏乌柳群落物种组成较为单一,群落中的物种数一般为1~4种,优势树种在群落中所占的比例较大,均大于85%;2.地径主要分布于5.0 cm以下,树高分布于1.0~5.0 m间,树高-地径服从二次曲线分布;3.由于群落物种组成较为单一,香农物种多样性指数均<1,SW和S、E的变化趋势大致相同,且与ED变化趋势相反。
朱雪林黄清麟张超普布顿珠旦增
关键词:乌柳群落
西藏灌木林种群分布格局被引量:10
2011年
以西藏地区370个灌木林标准地调查数据为基础,计算了包括负二项式K值、方差/均值比率t值、丛生指标、平均拥挤指数、聚块性指标、扩散指标、格林指数和Cassic指标,定量测度了各标准地内种群的分布格局类型及集聚强度,分析了西藏灌木种群分布格局随海拔和坡度的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西藏优势灌木种群分布格局包括集群分布和随机分布两种,其中,随机分布占60%;2.随着海拔及坡度的增加,西藏灌木种群均呈现由集群分布向随机分布变化的趋势,且大部分地区的灌木种群呈随机分布。
张超黄清麟普布顿珠旦增
关键词:灌木林种群
浅析彝族民俗文化元素应用于用户界面设计被引量:1
2023年
民族文化,被称为中华民族生命的命脉,更是民族凝聚力、创造力之源,因此,继承民族文化对一个民族的发展来说至关重要。而目前,在现代文明的持续冲击下,彝族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面临着严峻挑战,使得彝族文化的传承陷入困境。在这种严峻条件下,怎样实现彝族文化继承与发扬,打破已有的壁垒,成为当今社会努力的一个方向。在图形用户界面设计中加入彝族文化视觉元素,能给图形界面设计提供全新的启示与要素,确保图形用户界面设计性前提下,与优秀的彝族文化相结合,实现彝族文化创新和突破.
郝师师张超杨斯雯
关键词:彝族文化民俗文化图案元素用户界面设计
中国乔木林碳储量变化研究被引量:10
2015年
利用20世纪70年代至21世纪初35年间的七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数据,采用分树种、分龄组的生物量—蓄积量拟合模型法,估算第一至第七次森林资源清查期间中国乔木林碳储量,并分析其动态变化过程,在此基础上分析造林对森林植被碳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截止2008年我国乔木林碳储量已达60.9亿t,东北地区和西南地区的森林植被碳储量较大,乔木林碳储量自第二次清查起呈稳步增长趋势。第七次清查结束,乔木林碳密度比20世纪70年代初增长了3.55 t/hm2,人工林碳储量达10.3亿t,占乔木林总量近17%,造林对森林生态系统碳汇贡献显著。各龄组人工林面积、蓄积量以及碳储量亦呈现稳步增长趋势。总体来讲,我国森林生态系统的固碳量在稳步增加,幼龄林和中龄林的固碳潜力巨大,乔木林的碳汇效益正在进一步提高和增强。
李妍徐新良张超
关键词:乔木林人工林碳储量碳密度
基于GIS的县级林业区划方法研究——以福建省永安市为例
本文在对林业区划综述的基础上,以福建省永安市为例,提出了基于GIS的县级林业区划方法框架,建立了永安市林业区划因素体系,运用常用的传统方法进行了永安市林业区划,探讨了基于GIS的县级林业区划方法(包括基于建模的GIS县级...
张超
关键词:林业区划地理信息系统GIS
文献传递
中国森林质量评价指标研究进展
2024年
森林质量是由森林本身系统结构、健康程度、生产能力决定的,支撑其发挥供给、调节、服务、支持等生态、经济和社会多功能效益的综合能力。准确定义森林质量,构建能客观衡量森林生态、经济和社会综合效益的森林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是开展森林质量评价及森林经营成效评估的基础性工作。文中首先结合我国林业发展历程,根据森林资源利用和经营方式的转变,归纳并评述我国林业发展不同阶段的森林质量评价指标;其次,评述不同尺度森林质量评价所用的指标及研究进展,总结现有指标存在的局限和不足,并提出森林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建议框架;最后,提出森林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开展森林质量评价的研究展望。
邹文涛陈绍志方庆张超
关键词:多尺度指标体系
基于GEE平台的曲靖市生态环境质量演变过程分析
2024年
探究宏观尺度生态环境质量的演变过程,对于区域生态环境治理及生态修复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以云南省曲靖市为研究区,基于GEE平台的Landsat遥感影像,以1990-2020年为研究时段,结合主成分分析法将反演得到的绿度、湿度、热度和干度4个指标进行加权生成RSEI指数,对曲靖市1990-2020年的生态环境质量进行定量遥感评价,分析了1990-2020年曲靖市生态环境质量的演变过程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曲靖市生态环境质量总体呈稳步增长趋势,空间上呈南高北低的分布格局;2)1990-2020年生态环境质量全局莫兰特指数分别为0.398、0.652、0.442和0.716,曲靖市生态环境质量空间异质性较大,尤其表现在居民区和石漠化地区,北部和东南角地区表现为高值聚类,西南部地区表现为低值聚类。
朱夏力李常春范金明邓再春钱慧张超王有位
关键词:生态环境质量空间异质性
1998—2014年阿克苏河流域耕地景观时空变化研究被引量:10
2017年
以新疆阿克苏河流域为研究对象,利用遥感和GIS解译了研究区1998年、2002年、2006年、2010年、2014年5个时相的Landsat TM/ETM/OLI遥感影像数据。针对耕地信息,分别从耕地面积动态变化、耕地重心空间迁移、耕地景观格局变化等分析阿克苏河流域耕地近16年的变化过程,并从人口增长、社会经济增长、水利设施建设等方面分析这些因素对该流域耕地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整个流域耕地面积持续增加,上、中、下游耕地面积增加幅度有所不同,下游耕地面积增幅最大,上游次之,中游最小;流域上、中、下游耕地重心坐标在不同时段内分别向不同方向迁移,但总体表现为上游向东迁移,中游向南迁移,下游向北迁移;流域内耕地间逐渐聚拢,空间上接连成片,斑块面积不断增大,景观异质性降低;阿克苏地区人口和社会经济的持续增长是流域耕地面积持续扩张的重要原因,水利设施的配套建设保证了不断增加的耕地的用水灌溉。
王涛张超
关键词:耕地阿克苏河流域
热带雨林的生态特点和保护对策被引量:8
2011年
从热带雨林的类型和分布、植被群落、生物多样性、净初级生产力、碳储量及其对减缓气候变暖的贡献、养分循环和生态系统服务等方面综述了热带雨林的主要生态特点,提出一些保护对策,旨在深入认识和了解热带雨林的生态属性,保护和可持续经营热带雨林。
高程达杨克仁张超高成德
关键词:生物多样性碳储量生态系统服务
新疆阿克苏灌区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及变化分析被引量:2
2017年
阿克苏灌区土地资源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已成为当地面临的重要科学问题。本文利用5期遥感影像解译数据,分别从阿克苏灌区土地利用的时间差异性和空间差异性2方面进行定量分析,研究了阿克苏灌区1998-2014年土地利用变化的时空特征,为今后合理利用灌溉水资源提供重要依据。
王志成张辉张超刘江华陈都都
关键词:土地利用水资源
共1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