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辉松

作品数:5 被引量:50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3篇油田
  • 2篇动用储量
  • 2篇油藏
  • 2篇浅层超稠油
  • 2篇浅层稠油
  • 2篇浅层稠油油藏
  • 2篇难动用储量
  • 2篇井楼油田
  • 2篇开发技术对策
  • 2篇布井
  • 2篇布井方式
  • 2篇超稠油
  • 2篇稠油
  • 2篇稠油油藏
  • 1篇单砂体
  • 1篇低渗
  • 1篇低渗透
  • 1篇低渗透油气藏
  • 1篇多期次
  • 1篇砂体

机构

  • 5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石化

作者

  • 5篇张辉松
  • 2篇李星
  • 2篇费永涛
  • 2篇江谋勇
  • 2篇崔连训
  • 2篇关群丽
  • 1篇秦玲
  • 1篇韩俊霞
  • 1篇邵志芳
  • 1篇李忠平
  • 1篇李伟才
  • 1篇王娟茹
  • 1篇段永明

传媒

  • 2篇石油地质与工...
  • 1篇河南石油
  • 1篇五省(市、区...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1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井楼油田一区特浅层超稠油难动用储量开发技术对策被引量:8
2008年
井楼一区稠油储量丰度高,经过十余年开发,大部分储量已经动用。该区东北部主力油层Ⅲ8~9层埋藏深度浅,受地袁条件及常规直井及斜直井技术的制约,有61×10^4t的地质储量成为特浅层难动用储量。对比分析国内类似油藏开发对策与效果后,认为东北部油藏适宜利用特浅层水平井方式进行整体部署动用。在精细油藏描述基础上,优化确定了水平井布井方式、水平井段长度、水平井空间位置、井眼轨迹、完井方式等指标。2007年5月矿场实施,注汽投产单井日产油30-50t,是相邻直井产量的3倍,取得了较好的开发效果。
费永涛崔连训张辉松关群丽江谋勇李星
关键词:难动用储量布井方式
井楼油田一区特浅层超稠油难动用储量开发技术对策
井楼一区稠油储量丰度高,经过十余年开发,大部分储量已经动用.该区东北部主力油层Ⅲ8-9层埋藏深度浅,受地表条件及常规直井及斜直井技术的制约,有61×104t的地质储量成为特浅层难动用储量.本文对比分析国内类似油藏开发对策...
费永涛崔连训张辉松关群丽江谋勇李星
关键词:难动用储量布井方式
文献传递
低孔低渗油藏合理井网密度确定方法被引量:36
2001年
为确定新投入开发或已投入开发需加密调整的低孔低渗油藏的合理井网密度,从水驱控制程度、原油最终采收率、采油速度、驱替压力梯度、有效渗透率与探测半径、类比、三维数值模拟以及动态分析等8个方面与井网密度之间的关系,介绍了确定技术合理井距密度的方法;从经济角度介绍了确定经济最佳井网密度及经济极限井网密度的方法。合理井网密度优选原则是在满足低孔低渗油藏基本开发需要的条件下,尽可能达到最好的经济效益,当技术合理井网密度大于经济最佳井网密度,但小于经济极限井网密度时应选择前者。实例计算结果说明该方法合理实用。
李忠平段永明王娟茹张辉松韩俊霞
关键词:低渗透油气藏井网密度井网密度
春光油田沙湾组多期次辫状河沉积单砂体识别与刻画被引量:6
2021年
为了解决春光油田东北部由于发育多期次辫状河沉积,致使垂向上砂体叠置关系复杂,存在平面上单砂体识别及刻画难度大,油水关系矛盾等问题,利用地震、钻测录、岩心等静态资料及实钻井动态生产数据,采用"高度上利用层位差、垂向上结合厚度差、空间上遵循微相分布规律"的研究方法,对单河道砂体进行识别及精细刻画,并结合河道下切叠置特征,将砂体叠置关系划分为分离式和叠加式两种类型。区内由于辫状河泛滥平原泥岩的遮挡,致使砂体不连通,存在不同的油水界面,可较好地解释油水关系矛盾问题、理清单砂体展布特征,为研究区剩余油进一步挖潜调整提供地质依据。
邵志芳李伟才黄煜旸秦玲张辉松周继龙
关键词:春光油田多期次
基于流动单元的剩余油分布研究--以宝北区块Ⅲ1层系为例
由于宝北Ⅲ1厚油层非均质及裂缝影响,对剩余油的认识难度大。通过对厚油层细分流动单元研究,将储层划分为彼此相对独立的A、B、C、D、E5类流动单元,利用流动单元控制建模技术,建立精细地质模型。并利用数值模拟技术,对该区的生...
梁杰锋张辉松冉祝荣王涛叶欢
关键词:数值模拟剩余油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