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雁
- 作品数:4 被引量:6H指数:1
- 供职机构:天津财经大学人文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语言文字更多>>
- 概念隐喻框架下《金瓶梅》两个英译本比较研究被引量:5
- 2012年
- 隐喻不但是一种修辞手段,还是一种思维方式,是人类认知世界的产物。作为一种思维和认知过程,隐喻的本质是概念的,其实质是一个概念域到另一个概念域的映射,其形成过程中受到不同民族认知体验及民族文化的影响。本文以《金瓶梅》的两个英语全译本为研究个案,集中审视了隐喻翻译过程中不同译者如何在目的语文本中具体建构隐喻意义、激活隐喻情感、保留隐喻文化寓意。研究发现,隐喻的理解和翻译强烈地依赖于其生成的社会文化环境。在隐喻的翻译过程中,由于源语和译语文化背景的差异,译者需要根据源域和目标域在源语和译语中的异同,运用适当的翻译策略,尽可能选择合适的映射关系,才能最大程度地在保留原文特色的同时,传达原文语义和语言效果。
- 温秀颖张雁
- 关键词:概念隐喻文学翻译文化映射《金瓶梅》
- 《看不见的人》象征主义与主题关系研究
- 凭借着1952年出版的小说《看不见的人》,拉夫尔·埃里森为自己赢得了在文坛上的地位——重要的非裔美国作家。埃里森非常了解黑人社区、民俗文化,拥有关于美国经典文学的广阔的背景知识,因而,创作了这部史诗般的著作。这部小说讲述...
- 张雁
- 关键词:象征主义主题自我身份
- 文献传递
- 《看不见的人》象征主义手法赏析被引量:1
- 2010年
- 自从美国黑人在北美定居以来,他们在美国这个白人主宰的社会中从未停止过对自身身份的探求。区别于大多数的美国黑人文学,《看不见的人》一书中,作者拉尔夫·埃利森并没有过多的对种族主义加以渲染,而是对黑人的生活境况、自身的身份缺失做了深入的剖析。
- 张雁
- 关键词:《看不见的人》象征主义手法美国黑人文学赏析生活境况埃利森
- 概念隐喻框架下《金瓶梅》两个英译本对比研究
- 隐喻不但是一种修辞手段,还是一种思维方式,是人类认知世界的产物。作为一种思维和认知过程,隐喻的本质是概念的,其实质是一个概念域到另一个概念域的映射,其形成过程中受到不同民族认知体验及民族文化的影响。因此,隐喻的翻译不仅涉...
- 张雁
- 关键词:概念隐喻文学翻译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