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进
- 作品数:91 被引量:215H指数:12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贵州省省长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矿业工程更多>>
- 贵州中寒武世凯里生物的足柄虫(Dinomischus)(英文)
- 高足杯虫是一种稀有的表栖独居悬浮捕食的动物。外形由一被细长包片环绕的锥形的萼和一细长的茎组成。在萼腔内拥有一内脏团和一胃囊。建立在外形和生活方式都非常类似内肛虫的基础上,高足杯虫曾被解释为现代内肛虫的原始祖先。先前,高足...
- 彭进赵元龙林日白
- 关键词:凯里生物群中寒武世
- 文献传递
- 贵州寒武系杷榔组大型双瓣壳节肢动物Tuzoia蜕壳生态模式探讨
- 文荣琴彭进刘帅梁博焱
- 关键词:蜕壳寒武系
- 贵州寒武纪始海百合类萼部形态定量评价及其意义被引量:2
- 2018年
- 始海百合类是贵州寒武纪杷榔动物群和凯里生物群代表性化石类群。产出杷榔动物群和凯里生物群的杷榔组和凯里组主要由灰绿色、灰色的泥、页岩组成,始海百合类化石保存在2个组中上部的泥、页岩中,化石保存好,丰度高,是陆棚斜坡较深水环境生态类群的典型代表。本文基于来自杷榔组的36块Guizhoueocrinus yui,29块Protogloboeocrinus yini标本,和凯里组的20块Sinoeocrinus lui,20块Globoeocrinus globulus标本,采用几何形态测量方法和传统形态测量方法,对每块标本萼部选定了4个界标点(landmark),进行数理统计和几何形态的定量分析。发现寒武纪始海百合类的萼部尺寸上差异较小,在形态上,杷榔组的Protogloboeocrinus yini和Guizhoueocrinus yui萼形相似,均偏细长形,而凯里组的Sinoeocrinus lui和Globoeocrinus globulus萼形差异较大,口部区域宽度均出现增大,萼茎连接处宽度则出现变大和变小两种趋势。结果说明:同一生态环境下寒武纪早期的Guizhoueocrinus yui,和中期的Sinoeocrinus lui的萼在演化上具连续性,细长的萼与长茎能够让始海百合个体更有效捕食上部水域的食物,而寒武纪早期的Protogloboeocrinus yini和中期的Globoeocrinus globulus的萼在形态上具有演化上的连续性。球状的萼配合粗短的茎,可以增强始海百合个体的稳定性,以适应更强的水动力环境,表明出现了生态位的扩张。
- 王德智彭进
- 关键词:凯里组寒武纪
- 贵州水银洞金矿矿层矿化分析与深部预测被引量:2
- 2016年
- 水银洞金矿为滇黔桂“金三角”最重要的金矿床,是典型的卡林型层控金矿床.运用绘制等高线图和含矿层矿化分布图的方法,对水银洞矿床0-427勘探线的钻孔数据分析,并用surfer 软件绘制矿层的顶底板和地层矿化趋势的模拟图,重点分析了含矿地层的构造形态和矿化规律,结果显示:界面等高线反应背斜的形态,水银洞矿区背斜的高点和背斜倾伏端是金矿的主要赋存位置;Sbt(构造蚀变体) 与上部龙潭组矿化值有负相关效应;水银洞矿化整体具有不均匀性,Sbt向东南延伸且在东西向具有弱-强-弱的富集规律.Sbt矿化强度在东西向具有弱-强-弱的规律,而龙潭组地层中的矿化与Sbt呈现一定负相关效应,在背斜倾伏端龙潭组矿化度开始增强,预示深部地层可能还会有大规模的工业矿体存在.
- 刘帅彭进刘建中王泽鹏杨成富
- 关键词:水银洞金矿矿化度SBT
- 贵州埃迪卡拉纪-寒武纪第3世宏观藻类组合特征及意义
- 伍孟银赵元龙童金南傅晓平彭进杨宇宁
- 关键词:陡山沱期宏观藻类
- 贵州东部寒武纪黔东世杷榔动物群的研究进展
- 贵州东部寒武纪黔东世杷榔动物群产于沉积在大陆斜坡相区的杷榔组中上部。杷榔组由灰、灰绿色的粉砂质、含白云母的泥、页岩组成,广泛分布黔东到黔北地区。杷榔动物群由刺胞动物、蠕形动物、腕足动物、棘皮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6个门...
- 彭进赵元龙冯洪真傅晓平秦琴闫旭
- 文献传递
- 贵州剑河八郎“清虚洞组”Protoryctocephalus Chow(Zhou) in Lu et al.,1974b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2
- 2014年
- 三叶虫掘头虫科古掘头虫属Protoryctocephalus Chow(Zhou)in Lu et al.,1974b由周志毅根据贵州丹寨南皋寒武系乌训组的标本命名,至今共有4个种:Protoryctocephalus wuxunensis,P.balangensis,P.elongatus,P.arcticus。贵州剑河八郎"清虚洞组"产其中的2个种:P.elongatus及P.arcticus。P.elongatus首现于"清虚洞组"上部,上延至凯里组下部;P.arcticus命名于格陵兰北部Peary Land的Henson Gletscher组中部,位于寒武系第5阶首现分子Oryctocephalus indicus层位之下,为格陵兰北部Peary Land的Henson Gletscher组与凯里组下部及"清虚洞组"上部的地层对比提供了化石依据,有助于寒武系第5阶地层对比。八郎"清虚洞组"P.elongatus及P.arcticus的发现具有演化及国际地层对比意义。
- 罗绣春赵元龙彭进杨宇宁潘永金
- 关键词:寒武系地层对比格陵兰
- 贵州东部寒武纪黔东世杷榔组腕足动物的新材料被引量:14
- 2010年
- 贵州寒武纪黔东世杷榔组腕足动物由3属3种组成,其中含2新种,均属舌形贝亚门,包括舌形贝类的Lingulellotreta malongensis(Rong,1974)、博茨傅徒贝类的Diandongia circularis sp.nov.和隐孔贝类的Askepasma transversalis sp.nov.。化石产自黔东地区凯里市、剑河交榜、台江革一等地杷榔组中Arthricocephalus chauveaui-Changaspis elongata三叶虫组合带。杷榔组腕足动物组合与云南黑林铺组和乌龙箐组腕足动物组合较为相似,均含有舌形贝类、博茨傅徒贝类和神父贝类的代表。起源于早寒武世筇竹寺期的Lingulellotreta malong-ensis不仅延伸进入了沧浪铺期,还出现在较深水的陆棚斜坡环境,其演化在区域和时代分布上具有一定的继承性。杷榔组Diandongia circularis sp.nov.的发现是云南早寒武世Diandongia腕足动物辐射演化适应更宽环境的结果。Askepasma Laurie,1986仅见于澳大利亚中部Amadeus盆地Todd河早寒武世白云岩中,杷榔组该属化石的发现,可扩展其地理分布,增加该属动物分类学的新信息。
- 彭进赵元龙秦琴闫旭马海涛
- 关键词:腕足动物
- 剑河八郎国际寒武系第5阶GSSP研究的新进展及前景
- 赵元龙袁金良郭庆军彭进尹磊鸣王春江杨兴莲杨宇宁孙海静
- 关键词:GSSP三叶虫寒武系
- 下寒武统宽背虫(Bathynotus)的灭绝过程——以贵州剑河八郎凯里组的Bathynotus kueichouensis为例
- 2008年
- 宽背虫(Bathynotus)这一传统早寒武世或寒武纪第2世晚期最重要的三叶虫属,广泛分布于全球寒武纪3个生物大区,为区域地层对比的标准化石。Bathynotus在贵州剑河八郎乌溜-曾家崖剖面凯里组下部极为丰富。该剖面已成为全球寒武系第2统和第3统界线层型候选剖面,表明凯里组是一个穿时的地层单元,其3个三叶虫带最下部一个带为Bathynotus holopygus-Ovatoryctocara granulata.经过逐层大量的化石标本采集统计证实,乌溜-曾家崖剖面宽背虫(Bathynotus)在距凯里组底部51.60 m处骤然绝灭,距寒武系第2统的顶界(距凯里组底52.80 m)只有1.20 m.本文就乌溜-曾家崖剖面凯里组下部宽背虫(Bathynotus)的数量分布变化认为其灭绝过程是逐步的。
- 王宇轩赵元龙彭进李锋军
- 关键词:凯里组寒武系灭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