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彭金凤

作品数:5 被引量:81H指数:3
供职机构:上海体育学院运动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人类运动能力开发与保障重点实验室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篇悬吊训练
  • 2篇疼痛
  • 2篇躯干
  • 1篇电活动
  • 1篇运动疗法
  • 1篇视觉模拟
  • 1篇视觉模拟评分
  • 1篇疼痛患者
  • 1篇女性
  • 1篇女性患者
  • 1篇自发性疼痛
  • 1篇疗法
  • 1篇慢性病
  • 1篇面肌
  • 1篇筋膜
  • 1篇颈肩
  • 1篇颈肩疼痛
  • 1篇颈痛
  • 1篇局部疼痛
  • 1篇肌电

机构

  • 5篇上海体育学院

作者

  • 5篇黄强民
  • 5篇彭金凤
  • 4篇朱传芳
  • 2篇刘庆广
  • 1篇刘琳

传媒

  • 1篇中国康复医学...
  • 1篇上海体育学院...
  • 1篇实用疼痛学杂...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干针治疗上斜方肌肌筋膜疼痛触发点效果的Meta分析被引量:27
2015年
肌筋膜疼痛触发点(myofascial trigger points,MTrPs)最早是由美国临床教授Janet Travell在1942年提出的,她发现大多数颈肩腰腿疼痛患者以及肌筋膜炎患者的骨骼肌上都可以找到痛性条索结节,触压时可以引发局部疼痛和远处牵涉痛,这种MTrPs可分为潜在MTrPs和活化MTrPs[1-2].一般状态下,骨骼肌上会存在一些因慢性损伤而引起的潜在MTrPs,这些MTrPs长期处于隐性状态,并不会引起疼痛或只有轻微局部疼痛.但是它们可以被某些致病因素活化转变成为活化MTrPs,例如:创伤、疲劳、抵抗力下降、反复感冒、某些营养物质缺乏等因素[3].这些MTrPs在骨骼肌上会出现异常的挛缩结节样的病理性肌纤维[4,5],而且活化MTrPs常表现为自发性疼痛,并可激发局部或远处牵涉痛,针刺和触压这些MTrPs时会引发肌肉局部抽搐反应[1,6].针刺可以治疗任何一块骨骼肌MTrPs引起的疼痛[7-10],而且目前在运动员伤痛和疼痛康复方面被广泛应用,尤其以干针疗法较为普遍[4,11-13].
刘琳黄强民彭金凤朱传芳薄成志
关键词:肌筋膜疼痛META分析触发点疼痛患者局部疼痛自发性疼痛
悬吊训练对慢性颈肩痛女性患者疼痛水平和肌电活动的影响被引量:12
2016年
目的:探讨悬吊训练治疗女性颈肩痛的疗效及其对颈肩部肌电活动的影响。方法:将慢性颈肩痛女性患者随机分为常规训练组(CG)和悬吊训练组(TG),均进行6周的治疗性训练。TG组采用自主研发悬吊设备进行前屈、后伸、侧屈、旋转、肩部提拉和前推动作训练,CG组进行日常颈肩部保护健康教育和常规颈肩部屈伸、侧屈、旋转训练。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和颈痛量表(NPQ)评估患者颈肩疼痛和不适;采用表面肌电图(s EMG)评估患者在完成30 min持续打字任务时肌肉的激活和疲劳状况。结果:两组训练后的VAS和NPQ评分均下降,但仅TG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训练后,TG组上斜方肌和头夹肌肌电振幅较CG组显著降低(P<0.05),G组中位频率无显著性变化,而TG组中位频率呈上升趋势,并随着打字时间的延长,差异越显著(P<0.05);两组胸锁乳突肌的肌电振幅和中位频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悬吊训练和常规训练均能减缓女性颈肩疼痛,但悬吊训练疗效更佳。
彭金凤刘庆广薄成志黄强民
关键词:悬吊训练颈肩疼痛表面肌电视觉模拟评分女性患者
悬吊训练对篮球专项运动员躯干的核心耐力、强度和运动水平的影响
背景:悬吊训练即可通过绳索支撑部分体重进而减少自身阻力进行低负荷的开链运动,也可固定远端利用自身体重并外加阻力进行高负荷的闭链运动,解决了传统核心力量训练的不足的问题.目前多数悬吊训练的研究集中在对患者康复的积极效果,但...
刘庆广黄强民朱传芳薄成志彭金凤
关键词:悬吊训练
慢性颈肩痛的发病机理及运动疗法研究现状被引量:3
2014年
近年来,随着慢性颈肩痛患病率的逐年升高和对该疾病认识的逐步加深,关于其发病机理和治疗方法疗效的研究已成为现代社会的热点问题.运动疗法作为一种重要的康复手段,其康复作用逐渐受到康复医学界和体育界的广泛重视.因此,本文将结合国内外最新相关文献,对慢性颈肩痛的发病机理及运动疗法治疗慢性颈肩痛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为临床康复预防和治疗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彭金凤黄强民朱传芳薄成志
关键词:颈痛肩痛慢性病运动疗法
核心稳定性训练的理论基础与发展近况被引量:39
2014年
背景:核心训练的应用在国内外逐渐得到普遍的认可,对于核心肌肉的界定和划分,以及每一块核心肌肉内部的区别和肌肉募集的方式,是现阶段核心训练研究的重要部分。目的:从理论基础、训练方法的发展和衍生、训练效果评价等方面,阐述了核心稳定性训练的理论基础与研究发展近况。方法:以"core exercise,core training,core strength"及"核心训练"为关键词搜索Pubmed、Science direct和中国知网等1979至2013年相关文献,并通过摘要进行文献筛选。结果与结论:Panjabi首先提出通过神经控制脊柱亚系统监控来自机体感受器的不同信号,指导主动亚系统为脊柱提供所需的稳定。中立区被作为反应脊柱稳定功能的重要临床指标,脊柱损伤和肌肉弱化则会导致脊柱不稳定性甚至脊柱周围疼痛和下腰痛症状。核心训练干预方式包括瑞士球、平板支撑、悬吊训练等不同方法。目前核心训练的研究普遍还集中于机制方面,核心稳定性训练的定义不应局限为躯干稳定性训练,而应细化至各个关节的稳定性训练中。
朱传芳黄强民彭金凤
关键词:脊柱稳定性躯干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