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雁飞 作品数:17 被引量:30 H指数:3 供职机构: 天津中医药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生物学 更多>>
生物化学教学中融入科研思维的重要性 被引量:7 2015年 生物化学作为中药学相关专业的必修基础课,对提升学生的专业基础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分析生物化学在中药学相关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地位,指出以往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及考核方式中存在的不足,提出将科研思维融入教学的改革方法,即运用科研的内容、思路及方式激活教学模式,优化教学内容,转变考核思路,以期形成具有自身特色、适合于创新性、研究型中药学人才培养的生物化学课程教学体系。 康宁 顾志敏 王威 彭雁飞关键词:生物化学 教学改革 科研思维 中药学 一种岩白菜素制备的肥胖防治药物及方法 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岩白菜素制备的肥胖防治药物及方法,本发明的岩白菜素制备的肥胖防治药物,其组份按质量计由片剂岩白菜素10mg、乳糖187mg、玉米淀粉50mg及硬脂酸镁3mg组成。本发明与正常组比较,高脂... 郑纺 崔壮 常艳旭 彭雁飞 张翟轶 胡丽玲 王海晓 陈莹文献传递 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在前列腺癌中的研究进展 2019年 脂代谢紊乱是前列腺癌(PCa)的一个标志性特征。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SREBPs)是调节细胞脂类代谢的重要转录因子,能够调控脂肪酸和胆固醇合成关键基因的表达。研究表明SREBPs可能是作为治疗前列腺癌的潜在靶点。总结了SREBPs在前列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以及靶向SREBPs治疗前列腺癌的研究进展。 陈璐瑶 郭亚萍 张翟轶 郑纺 汪涛 彭雁飞关键词:前列腺癌 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 脂代谢 中医药 加减青娥方体外对RAW264.7细胞向破骨细胞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探讨加减青娥方抑制骨质疏松的作用机制。方法在体外培养的小鼠破骨前体RAW264.7细胞中加入不同浓度的加减青娥方提取物,利用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染色法检测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诱导的RAW264.7细胞分化为破骨细胞的数量及其活性的影响;利用荧光定量PCR(RT-PCR)法检测RANKL诱导的RAW264.7细胞分化为破骨细胞雌激素受体(ER)m RNA表达。结果加减青娥方可抑制RANKL诱导的RAW264.7细胞分化为破骨细胞,该作用可能是通过调控ERαm RNA的表达实现的。结论加减青娥方可通过调控ERα基因的表达,抑制破骨细胞的分化、增殖,从而实现增加骨密度、防治骨质疏松的作用。 金树梅 彭雁飞 李红珠 李瓦里 崔广智 张建梅关键词:RAW264.7细胞 破骨细胞 骨质疏松 基于“五动”模式的康复治疗学专业生物化学教学改革与实践 2024年 生物化学是康复治疗学的必修专业基础课,对学生掌握专业知识、提升综合素质起到奠基作用。然而,生物化学的学习内容繁杂且抽象,学生很难掌握并将其与专业知识融会贯通。本文结合专业特点提出了“运动理念”引领的康复治疗学专业生物化学“五动”教学新模式,包括整合以“运动生化”为核心的教学内容、打造以“联动临床”为核心的翻转课堂、开展以“互动中西”为核心的分组讨论、融入以“感动人心”为核心的课程思政、实行以“动态考核”为核心的形成性评价。通过教学改革强化了生物化学与其专业课程之间的紧密联系,进一步提升了课程的价值引领作用,充分发挥了课程在培养康复治疗学人才中的优势。 张强 彭雁飞 吴照霞 杨琳 康宁关键词:生物化学 康复治疗学 教学改革 中药及其有效成分靶向肿瘤微环境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2022年 肿瘤微环境(TME)是由恶性肿瘤细胞、基质细胞、免疫细胞及其分泌的细胞因子和细胞外基质(ECM)等组分共同构成的。研究证实中药及其有效成分能够靶向TME,改善TME,如清热解毒类中药、补益类中药、理气活血类中药及其有效成分,通过调节TME中不同成分,发挥抗肿瘤的作用。然而,由于中药及其有效成分可得性、实验模型太过理想化及缺乏临床研究资料等,目前中药及其有效成分靶向TME的实验成果转化为临床实践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文章重点概述清热解毒类、补益类和理气活血类中药及其有效成分对TME的影响及相关机制的研究进展,以期为靶向TME的中医药治疗策略和临床实践提供现代实验依据和借鉴。 白立鼎 张晓雨 彭雁飞 边育红 樊亚东 陈银潇 张翟轶 赵舒武关键词:中药 肿瘤微环境 免疫抑制 基于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探讨五苓散治疗脂代谢疾病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及体外实验探究五苓散治疗脂代谢疾病的作用机制。方法使用TCMSP、GeneCards数据库筛选五苓散治疗脂代谢疾病的有效成分及关键靶点(疾病靶点与药物活性成分靶点的交集);使用Cytoscape 3.7.1软件构建“中药-活性成分-交集靶点-疾病”网络;使用STRING数据库构建关键靶点蛋白互作(PPI)网络;通过DAVID数据库对关键靶点进行GO功能与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通过PubChem、RCSB蛋白质数据库(PDB)等对主要活性成分及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体外实验通过五苓散醇提物干预成脂诱导的3T3-L1、ST-2细胞,检测药物对细胞成脂分化的影响,并对网络药理学预测结果进行验证。结果共获得谷甾醇、儿茶素、表儿茶素、紫杉醇、泽泻醇等45个五苓散主要活性成分;预测出28个五苓散治疗脂代谢疾病的关键靶点(交集靶点);交集靶点与突触后膜、类固醇激素受体、核受体活性等生物过程或细胞功能有关,主要调控AGE-RAGE信号通路、甲状腺激素信号通路、雌激素信号通路等;多个五苓散小分子配体均能与脂代谢疾病相关蛋白受体结合。体外实验显示,五苓散醇提物能有效减少成脂诱导的3T3-L1、ST-2细胞内的脂滴积聚,下调成脂转录因子PPARγ、C/EBPα、Adiponectin、FABP4 mRNA表达(P<0.05,P<0.01),上调雌激素受体1(ESR1)mRNA表达(P<0.05)。结论五苓散可通过多靶点、多通路治疗脂代谢疾病,主要与通过调控ESR1有关。 原茵 吴紫璇 郭亚萍 王瑾源 张翟轶 彭雁飞 常艳旭 郑纺关键词:五苓散 分子对接 成脂分化 体外实验 恶性肿瘤血管生成分子机制及中医药在抗血管生成中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022年 血管生成是恶性肿瘤生长和转移的必要条件。在肿瘤微环境中,肿瘤细胞、浸润的炎症细胞、血管内皮细胞,以及这些细胞分泌的血管生成相关因子、炎性因子、基质金属蛋白酶类通过相互作用,形成复杂的网络机制,共同调节血管生成,影响恶性肿瘤的演进。目前抗血管生成药物在恶性肿瘤的临床治疗中取得了一定疗效,但仍无法应对血管生成复杂的网络机制,传统中药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环节的特点,在抑制肿瘤血管生成上展现出了巨大潜力,有望在恶性肿瘤的临床治疗中发挥更大价值。文章对影响恶性肿瘤血管生成的分子机制和相关中药的抗血管生成作用进行归纳总结及分析,并对中药治疗恶性肿瘤血管生成的前景提出展望。 王毓睿 高璠 张梦莹 周昆 彭雁飞 孙力康关键词:血管生成 中药 恶性肿瘤 携带白蛋白启动子小鼠SCP2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 2011年 胆汁中胆固醇的过多分泌伴随肝细胞浆内胆固醇的浓度显著增高是形成胆固醇结石的关键因素,其中固醇携带蛋白2(SCP2)是影响肝细胞中游离胆固醇浓度的主要因素。本实验旨在构建携带白蛋白启动子小鼠SCP2基因表达载体。 贾岩峰 崔云峰 李东华 崔乃强 彭雁飞 宁召臣 张琚关键词:基因表达载体 白蛋白 小鼠 胆固醇结石 胆固醇浓度 肝细胞 固醇携带蛋白2腺病毒载体的构建与鉴定 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构建携带白蛋白启动子SCP2基因腺病毒载体,研究其与胆固醇结石形成的关系。方法:(1)利用RT-PCR技术克隆小鼠SCP2基因,在其上游接入白蛋白(ALB)启动子,下游连接绿色荧光报告基因(EGFP),构建穿梭质粒pDC312-ALB-SCP2-IRES2-EGFP;(2)采用Ad Max TM Adenoviru5 Vector系统包装病毒,CsCl法纯化病毒、TCID50法测定滴度;(3)重组腺病毒感染小鼠hepa-1-6细胞,实时定量PCR检测mRNA的表达;Western印迹检测SCP2蛋白表达情况;结果:成功构建携带白蛋白启动子SCP2基因腺病毒载体;当SCP2基因过表达时,CYP7a1基因表达下调,(t=3.97,P<0.05)HMGCR基因基因表达上调,(t=3.23,P<0.05)。结论:当SCP2基因过表达时引起HMGCR、CYP7a1基因转录水平的变化,提示SCP2基因可能通过影响胆固醇和胆汁酸的代谢而参与胆固醇结石的形成。 贾岩峰 崔云峰 崔乃强 彭雁飞 宁召臣 张琚关键词:腺病毒载体 胆固醇结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