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子龙
- 作品数:5 被引量:22H指数:2
- 供职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黑龙江省卫生厅科研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针刺内关穴为主治疗输血输液反应
- 2010年
- 姚晓辉徐子龙
- 关键词:输血输液输液反应内关穴针刺危重病人
- 60例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的麻醉处理
- 2009年
- 闫威马瑞芹徐子龙
- 关键词:疝囊高位结扎术麻醉处理小儿静脉复合麻醉麻醉应用咪唑安定
- 七氟醚与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用于眼科手术喉罩气道患儿的比较被引量:10
- 2010年
- 目的比较眼科手术患儿七氟醚与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术中血流动力学及麻醉恢复情况。方法择期行眼科手术(斜视矫正术、白内障摘除术、眶内肿物摘除术)患儿40例,ASAⅠ级或Ⅱ级,随机分为七氟醚组(S组)与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组(PR组),每组20例。麻醉诱导相同,咪达唑仑0.05 mg/kg,芬太尼3μg/kg,丙泊酚2 mg/kg,插入喉罩。麻醉维持:S组吸入七氟醚,氧流量2.0 L/min,呼气末浓度1.0 MAC,手术结束时,停止吸入七氟醚,纯氧吸入,氧流量调整为5.0 L/min。PR组瑞芬太尼0.10μg/(kg.min)恒速输注,丙泊酚在静注2 mg/kg后6 min以9 mg/(kg.min)恒速输注,40 min后7 mg/(kg.min)恒速输注,两组术中均未使用肌松药。记录两组患儿术中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听觉诱发电位指数(AEPI)。记录手术时间、术毕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除喉罩时间,Aldrete评分达到9分时间及麻醉恢复室(PACU)停留时间。结果与PR组比较,S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缩短(P<0.05),但拔除喉罩时间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ldrete评分达到9分时间及PACU停留时间延长(P<0.05)。与诱导前比较,两组在插入喉罩即刻、手术开始后5 min、10 min、15 min、30 min SBP、DBP均降低(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R组HR降低(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眼科手术喉罩气道患儿七氟醚麻醉或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循环稳定;七氟醚麻醉患儿呼吸恢复较快,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患儿早期意识状态恢复较好。
- 李晓红邵贵骞孟丽巍许占宏徐子龙
- 关键词:七氟醚二异丙酚哌啶类麻醉恢复期喉罩
- 七氟醚与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对儿童心率变异性的影响被引量:16
- 2011年
- 目的比较眼科手术七氟醚与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对儿童心率变异性的影响。方法择期全麻下行眼科手术患儿60例,年龄4~10岁,性别不限,随机分为七氟醚组(S组)与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组(PR组),每组30例。麻醉诱导相同,咪达唑仑0.05 mg.kg-1,芬太尼3μg.kg-1,丙泊酚2mg.kg-1,置入喉罩。麻醉维持:S组吸入七氟醚,呼气末浓度设定为1.0 MAC。PR组瑞芬太尼0.10μg.kg-1.min-1复合丙泊酚10 mg.kg-1.min-1恒速输注,两组术中均未使用肌松药,均手术结束前5min停药。观察两组患儿麻醉前(T0)、麻醉诱导后(T1)、喉罩置入即刻(T2)、手术开始即刻(T3)、手术5min(T4)、10 min(T5)、15 min(T6)、30 min(T7)各时间点收缩压、舒张压、心率、脑电双频谱指数及心率变异性指标总功率(TP)、低频功率(LF)、高频功率(HF)、低频功率/高频功率(LF/HF)的变化。结果与T0时比较,两组在T1时TP、LF、HF、LF/HF降低(P<0.05);T2时TP、LF、LF/HF升高(P<0.05或P<0.01),HFnu降低(P<0.05);T4~T7时,TP、LF、HF降低(P<0.05或P<0.01)。与S组比较,PR组在T3~T7时TP、LF、HF升高(P<0.05或P<0.01),LF/HF降低(P<0.05或P<0.01)。结论七氟醚与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均使儿童自主神经张力降低。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抑制副交感神经程度小于抑制交感神经程度,导致副交感神经占优势。
- 李晓红刘洋李巍徐子龙邵贵骞孟丽巍
- 关键词:七氟醚二异丙酚心率变异性喉罩
- 异丙酚复合氯胺酮、利多卡因静脉麻醉在小儿小手术中的应用
- 2006年
- 目的 比较异丙酚复合氯胺酮、利多卡因静脉麻醉与氯胺酮静脉麻醉用于小儿小手术的安全性、可行性。方法 选择ASAⅠ-Ⅱ级患儿50例,随机分为两组:氯胺酮组(K组)和异丙酚复合氯胺酮、利多卡因组(C组),每组25倒。麻醉诱导:K组给予氯胺酮2.0mg/kg;C组给予异丙酚、氯胺酮、利多卡因混合液(异丙酚60mg、氯胺酮100mg、利多卡因40mg配制成总量10mL的混合液,简称PKL)0.2mL/kg,均在1min内匀速静注。麻醉维持:K组用氯胺酮2.0-4.0mg/(kg·h)微量泵恒速输注,C组用PKL混合液0.2-0.4mL/(kg·h)微量泵恒速输注,根据手术刺激增减药物剂量。术中保留自主呼吸,面罩给氧,术毕停用药。结果 K组麻醉后MAP和HR较麻醉前升高(P〈0.05);C组麻醉后MAP和HR变化不显著(P〉0.05);两组SPO2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清醒时间C组明显快于K组(P〈0.05),术后躁动及恶心、呕吐发生率C组明显低于K组(P〈0.05)。结论 异丙酚复合氯胺酮、利多卡因静脉麻醉较氯胺酮静脉麻醉更平稳,术后清醒快,更适合小儿短小手术。
- 陈晓艳徐子龙
- 关键词:异丙酚氯胺酮利多卡因小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