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流行病
  • 2篇流行病学
  • 2篇儿童
  • 2篇病毒
  • 1篇心肌
  • 1篇心肌炎
  • 1篇手足
  • 1篇手足口
  • 1篇手足口病
  • 1篇染病
  • 1篇无菌性脑膜脑...
  • 1篇流行病学调查
  • 1篇流行病学分析
  • 1篇脑膜
  • 1篇脑膜脑炎
  • 1篇脑炎
  • 1篇基因
  • 1篇基因型
  • 1篇肌炎
  • 1篇急性弛缓性麻...

机构

  • 3篇西藏自治区疾...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中国疾病预防...

作者

  • 3篇德央
  • 3篇红梅
  • 2篇格桑卓玛
  • 1篇严冬梅
  • 1篇王东艳
  • 1篇祝双利
  • 1篇冶秀敏
  • 1篇陈立
  • 1篇朱晖
  • 1篇龙恩凯
  • 1篇安洪秋
  • 1篇许文波
  • 1篇张勇

传媒

  • 2篇中国计划免疫
  • 1篇西藏医药

年份

  • 1篇2010
  • 1篇2007
  • 1篇2005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西藏41例手足口病流行病学调查
2010年
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disease.HFMD)是婴幼儿常见的传染病,由肠道病毒引起,临床上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皮疹、溃疡等表现为主,个别患者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手足口病在世界各地均有流行,已被世界各国普遍关注。自2008年3月安徽省阜阳市发生大规模的手足口病疫情以来,
冶秀敏红梅德央格桑卓玛龙恩凯
关键词:手足口病流行病学调查无菌性脑膜脑炎肠道病毒传染病心肌炎
西藏自治区1999~2002年儿童埃柯病毒7型分子流行病学分析
2007年
目的研究西藏自治区1999-2002年≤5岁儿童埃柯病毒7型(ECHO7)VP1区编码基因特征及其分子流行病学特点。方法选取1999-2002年从西藏自治区〈15岁急性弛缓性麻庳(AFP)病例和≤5岁到儿童医院就诊儿童及部分健康儿童的659份粪便标本中分离的16株ECHO,病毒,进行核糖核酸(RNA)提取,VP1编码区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PCR产物的核苷酸序列测定和分析。结果1999年的标本分离到9株,2000年分离到7株,VP1区核苷酸序列测定结果证实,此16株经血清中和试验定型的病毒全部为ECHO7病毒。其它年份未分离到ECHO7病毒。16株ECHO7病毒VP1区基因全长都是876bp,翻译的氨基酸全长292aa。所测16株ECHO7病毒序列之间同源性为86.73~100.00%。所测序列和ECHO,原型株——Wallace株相比,同源性为77.85%~78.99%;和引起致死性脑脊髓炎的ECHO7变异株——UMMC株相比,同源性为81.67%~83.79%。所构建的ECHO7病毒遗传进化树将已知的ECHO7病毒划分为4个基因型,西藏自治区分离的ECHO7病毒独自形成1个基因型(D基因型)。结论首次报告的西藏自治区1999、2000年儿童中流行的ECHO,病毒为一个新的基因型(D基因型)。16株D基因型病毒划分为2个基因亚型D1、D2。1999年流行的为D1;2000年流行的为D2。西藏自治区1999、2000年ECHO7流行为不同的病毒亚型引起。2001-2002年未发现ECHO7的持续流行。
陈立祝双利王东艳红梅德央安洪秋朱晖严冬梅张勇许文波
关键词:VP1基因型
西藏自治区2003~2004年5岁以下健康儿童脊髓灰质炎病毒监测结果被引量:1
2005年
红梅格桑卓玛德央
关键词:脊髓灰质炎病毒健康儿童急性弛缓性麻痹病毒监测病毒学监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