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戴崇文

作品数:26 被引量:198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美国中华医学基金湖南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5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主题

  • 10篇细胞
  • 7篇血栓
  • 6篇血浆
  • 6篇氨酸
  • 5篇血管
  • 5篇白血
  • 4篇蛋白
  • 4篇同型半胱氨酸
  • 4篇突变
  • 4篇淋巴
  • 4篇基因
  • 4篇骨髓
  • 4篇白血病
  • 4篇半胱氨酸
  • 3篇血栓形成
  • 3篇血栓性
  • 2篇蛋白质
  • 2篇多态
  • 2篇多态性
  • 2篇性疾病

机构

  • 21篇中南大学湘雅...
  • 3篇湖南医科大学
  • 3篇中南大学
  • 1篇南加州大学
  • 1篇延安大学

作者

  • 26篇戴崇文
  • 20篇张广森
  • 8篇裴敏飞
  • 6篇申建凯
  • 6篇郑文莉
  • 5篇彭宏凌
  • 5篇徐运孝
  • 4篇李斌
  • 4篇杨俊杰
  • 4篇骆云雅
  • 4篇邓明扬
  • 1篇朱筱
  • 1篇肖乐
  • 1篇葛繁梅
  • 1篇曹翊雄
  • 1篇王海涛
  • 1篇廖二元
  • 1篇朱荣华
  • 1篇刘素芳
  • 1篇郑文利

传媒

  • 8篇中华血液学杂...
  • 5篇中华医学杂志
  • 2篇湖南医科大学...
  • 2篇国外医学(输...
  • 1篇临床血液学杂...
  • 1篇中国实验血液...
  • 1篇中南大学学报...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中国医疗保险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19
  • 1篇2015
  • 1篇2012
  • 3篇2010
  • 2篇2007
  • 3篇2006
  • 3篇2005
  • 2篇2004
  • 2篇2003
  • 3篇2002
  • 2篇2001
  • 1篇2000
  • 1篇1999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慢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前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的变化被引量:3
2003年
目的 :通过对慢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前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的检测 ,了解血液透析 (聚砜膜F7透析器 )对慢性血液透析病人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影响。方法 :1 1例慢性血液透析患者 ,分别于透析前后 1 0min采取血样 ,另选 30例正常志愿者为对照组 ,抽取清晨空腹静脉血 ,肝素抗凝 ,于 30min内低温离心 7min(70 0g) ,分离血浆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检测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结果 :①慢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透前为 (2 9.5 3± 1 3.5 9) μmol/L及透后为 (2 1 .30± 1 0 .81 ) μmol/L ,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1 3.5 4±4 .4 9) μmol/L(P <0 .0 1 ) ;②慢性血液透析患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透析后较透析前明显降低 (P <0 .0 1 )。结论 :①慢性肾功能不全血液透析患者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平均水平高于正常人 ;②血液透析 (聚砜膜F7透析器 )可以降低慢性肾功能不全血液透析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的水平 ,对同型半胱氨酸有清除作用 。
王海涛彭佑铭刘虹戴崇文段绍斌刘伏友张广森
关键词:慢性血液透析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慢性肾功能不全
多发性骨髓瘤日间病房管理模式的医疗成本探讨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便捷就医,降低医疗成本,减少院内感染发生率的治疗管理模式。方法:对2013-2017年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血液科普通病房及日间病房完成四疗程及以上硼替佐米治疗的MM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探究两种不同管理模式下MM患者院内感染发生率、感染费用、治疗费用、结算自付费用及平均住院日之间的差异。共计92例患者纳入研究。结果:与普通病房组相比,日间病房组的MM患者院内感染率降低55.76%,感染费用下降100%,治疗费用(不含硼替佐米)下降93.78%,平均住院日每疗程缩短13天,自付费用下降68.38%。结论:新的治疗管理模式在降低医疗成本,减轻患者及医保负担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吴灵珍戴崇文彭宏凌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普通病房日间病房
疑难病例析评第121例反复肢体皮下血肿—未明原因的高γ球蛋白血症—骨痛—凝血因子Ⅷ部分缺乏
2007年
病例摘要 患者,女,57岁,因反复发作肢体皮下血肿14年于2004年5月11日入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患者于1990年7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下肢皮下血肿,血肿逐渐增大,约拳头大小,肿胀,局部波动感明显,伴疼痛,数天后自行消退。此后多次无诱因于全身多个部位出现过大小不一的皮下淤斑或血肿,在外院经对症处理后消退。2004年5月患者因被小狗脚爪轻度抓伤后出现右肘关节处皮下血肿,并渐行性增大成水囊样,局部疼痛剧烈,活动受限而急诊入院。既往有“二尖瓣脱垂”病史20年,15年前体检时发现血清球蛋白增高,未重视。1987年接受双侧扁桃体摘除术,当时止血良好,无过度出血倾向。30年前顺产1女,无过度出血。月经规律,经量正常。否认异烟肼等药物摄入史,否认青霉素类药物的长期注射史。父母非近亲婚配。家族中无出血病史者。
骆云雅郑文莉张广森戴崇文申建凯裴敏飞
关键词:皮下血肿球蛋白血症肢体骨痛扁桃体摘除术
高嗜酸性粒细胞综合征FIP1L1-PDGFRA融合基因和转录活化因子5蛋白检测被引量:7
2004年
目的 确定高嗜酸性粒细胞综合征 (HES)患者是否存在FIP1L1 PDGFRA融合基因 ,分析该融合基因与HES临床表型之间的关系 ;观察并揭示信号转导及转录活化因子 5 (STAT5)在HES患者粒细胞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HES根据Chusid标准诊断 ,抽提患者粒细胞总RNA并逆转录为cDNA ,再用筑巢式聚合酶链反应扩增目的基因 ;对阳性PCR产物进行直接核苷酸测序 ;用Western印迹技术对HES患者粒细胞中的STAT5进行检测。结果  4例HES中的 3例存在异常的FIP1L1 PDGFRA融合基因 ,融合基因在PDGFRA基因上的断裂点均位于 12号外显子 ;而在FIP1L1基因上的断点易变 ,分别位于 8a号外显子 ,8a号内含子和 8号外显子。具有FIP1L1重排者似乎容易出现心脏受累并发症。有FIP1L1 PDGFRA融合基因的 3例HES患者STAT5的表达显著上调 ,而 1例FIP1L1 PDGFRA阴性者则无STAT5表达。结论 FIP1L1 PDGFRA融合基因对于HES具有普遍性意义 ,FIP1L1 PDGFRA基因鉴定不仅可作为HES诊断的分子标志和格列卫治疗的分子靶标 ;而且 。
张广森李斌裴敏飞戴崇文郑文莉申建凯
关键词:HES高嗜酸性粒细胞综合征转录活化因子STAT内含子
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测定血浆总同型半胱氨酸浓度被引量:10
2002年
目的 :建立测定血浆总同型半胱氨酸的高效液相色谱 (HPLC) 荧光检测分析方法。方法 :用TCEP将血浆中各种形式的同型半胱氨酸 (Hcy)还原成总同型半胱氨酸 (tHcy) ,以光胺作内标 ,巯基特异性荧光衍生剂SBD F对Hcy ,胱胺等含巯基化合物进行柱前衍生 ,然后行HPLC 荧光检测。结果 :本方法所检测的Hcy浓度在 2 .5~ 16 0 μmol·L- 1 范围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 (r =0 .9975 ) ,Hcy最低检测限 0 .6 2 5 μmol·L- 1 ,批内变异小于 5 .5 % ,批间变异小于 9.0 % ,平均回收率 98.87%。结论 :本法简便、灵敏、精确。
戴崇文张广森伍贤平廖二元朱荣华赵靖平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血浆总同型半胱氨酸血栓形成
TET2基因rs3733609 C/T多态性与JAK2V617F突变阳性的散发性骨髓增殖性肿瘤的易感性、临床关联及分子机制研究
目的 本研究基于前期研究结果(家族性骨髓纤维化患者存在较高频次TET2 rs3733609 C/T基因型),对181例JAK2V617F突变阳性的散发性MPN患者进行该基因型的筛查以确定该基因变异是否为MPN遗传易感因素...
申晓辉孙楠楠尹亚飞刘素芳刘小柳彭宏凌戴崇文徐运孝邓明扬骆云雅郑文莉张广森
关键词:骨髓增殖性肿瘤JAK2V617F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血管内皮细胞标志物和溶血参数的动态分析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8
2005年
目的 动态测定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TTP)患者发病过程中血管内皮细胞标志物———凝血酶调节蛋白(TM)、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浓度、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相关参数的变化,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 3例TTP患者进行了血管性血友病因子 (vWF)裂解蛋白酶活性分析,外周血涂片连续动态计数破碎红细胞百分率;用Western印迹分析结合灰度扫描测定血浆TM水平;血浆VEGF水平用ELISA法进行分析;对 1例存在视力损害的TTP患者行眼底血管荧光造影,以寻找微血管血栓形成的可能证据。结果 3例TTP患者均有vWF裂解不全,发病时外周血涂片破碎红细胞百分率分别为 1. 65%、2. 50%、3. 32%,均值为 2. 49%, 破碎红细胞百分率随病情好转而逐渐下降。TTP患者血浆TM和VEGF水平与正常人相比在发病时均明显升高,并与TTP病情严重程度存在相关性, 1例TTP患者眼底荧光造影存在眼底微小血管微血栓形成。结论 vWF裂解蛋白酶活性降低有助于TTP的肯定性诊断,血浆TM、VEGF水平以及外周血破碎红细胞百分率的动态测定有助于反映TTP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对治疗反应的评价。选择性眼底荧光造影对TTP微血管血栓形成的判定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邓明扬张广森李斌戴崇文裴敏飞
关键词:TTP红细胞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管内皮细胞
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同型半胱氨酸代谢相关酶基因突变频度的研究被引量:61
2001年
目的 确定胱硫醚 β 合成酶 (CBS)基因 844ins 6 8、甲硫氨酸合成酶 (MS)基因A2 75 6G、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 (MTHFR)基因C6 77T三种同型半胱氨酸代谢相关酶基因突变在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发病中的意义。方法 PCR扩增 10 2例脑梗死 (BI)、73例心肌梗死 (MI)患者及 10 0名正常人的CBS、MS、MTHFR基因突变点 ,直接或经限制性内切酶消化后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确定其基因型。结果 CBS 844ins 6 8和MSA2 75 6G的基因突变率较国外所报道者低 ;CBS 844ins 6 8、MSA2 75 6G和MTHFRC6 77T的各种基因型频率在患者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的差异无显著性 ;正常对照组CBS 844ins6 8杂合突变率较患者组有升高趋势。结论 CBS 844ins 6 8、MSA2 75 6G两种基因突变存在一定的人种或地域差异 ;CBS 844ins 6 8、MSA2 75 6G和MTHFRC6 77T突变可能不足以构成长沙地区汉族人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遗传性危险因子。
戴崇文张广森
关键词:脑梗死心肌梗死胱硫醚Β-合成酶甲硫氨酸合成酶基因突变
血栓疾病患者血浆肝素辅因子Ⅱ活性和抗原水平检测及意义被引量:3
2003年
目的 了解肝素辅因子Ⅱ (HCⅡ )活性及抗原水平在动、静脉血栓性疾病中的变化及其与动、静脉血栓性疾病之间的关系。方法 用发色底物法测定 5 0名正常人 ,75例脑梗死、5 0例心肌梗死及 36例深静脉血栓患者血浆HCⅡ活性 ;发色底物法检测深静脉血栓患者中HCⅡ缺乏者血浆抗凝血酶 (AT)活性 ;Westernblot检测部分样品 (每组 36例 )血浆HCⅡ抗原含量。结果 血浆HCⅡ活性与其抗原呈平行变化 ;正常对照组血浆HCⅡ活性及抗原水平分别为 (96 .80± 2 0 .11) % ,0 .93± 0 .19与脑梗死组 [(99.97± 2 1.14 ) % ,0 .96± 0 .2 4 ]、心肌梗死组 [(98.18± 2 9.35 ) % ,0 .95± 0 .2 0 ]及深静脉血栓形成组 [(89.5 7± 17.12 ) % ,0 .87± 0 .18]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 ,但深静脉血栓形成组HCⅡ活性和抗原均呈降低趋势 ;HCⅡ明显减低者在正常人及患者之间的分布频度无显著差异 ;深静脉血栓中HCⅡ缺乏者血浆抗凝血酶活性及纤维蛋白原浓度正常。结论 血浆HCⅡ变化可能不是中国湖南汉族人心、脑血栓病的危险因子 ;是否与静脉血栓形成相关有待进一步证实。
戴崇文张广森
关键词:发色底物法抗原心肌梗死深静脉血栓形成
外套细胞淋巴瘤细胞周期蛋白D_1基因原位检测及病理形态学研究
2000年
张广森肖乐陈永恒张新民戴崇文周见远
关键词:外套细胞淋巴瘤细胞周期蛋白D1病理形态学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