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戴琼

作品数:6 被引量:8H指数:1
供职机构: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建筑科学

主题

  • 3篇市民
  • 3篇建筑
  • 2篇文化
  • 2篇文化中心
  • 2篇城市
  • 1篇度假型酒店
  • 1篇山水
  • 1篇市民文化
  • 1篇中心建筑
  • 1篇现象学
  • 1篇消解
  • 1篇酒店
  • 1篇旧城
  • 1篇旧城改造
  • 1篇可持续性发展
  • 1篇纪念性
  • 1篇纪念性建筑
  • 1篇建筑风格
  • 1篇建筑现象
  • 1篇建筑现象学

机构

  • 5篇重庆大学

作者

  • 5篇戴琼
  • 2篇卢峰
  • 1篇汤桦

传媒

  • 2篇城市建筑
  • 1篇建筑学报

年份

  • 3篇2013
  • 2篇2012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山水之间--重庆云阳市民活动中心设计
2013年
“如果我们抛开这种令人惊奇的、剌耳的、但是无知的所谓人的至高无上的断言,眼睛往下看,我们就能找到另一种传统,这种传统比孤立的纪念性建筑更为普遍,各处都有,很少受大的建筑风格潮流的影响。这就是民间的传统。”
汤桦戴琼
关键词:市民山水纪念性建筑建筑风格
城市拟消解——南京市城南地区旧住区改造策略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本文立足于当前城市现状,针对社会结构、文化脉络、物质空间的消解状态,对南京老城南旧居住区进行"拟消解"设计分析,以促进城市社会结构的修复,使其文化脉络得以继承、物质空间得以再生,以局部的"逆消解"实现对原在的空间片断、社会关系、人文脉络的整理和复合。
戴琼卢峰
关键词:可持续性发展旧城改造
度假型酒店设计的现象学思考——以悦榕庄度假型酒店为例被引量:6
2012年
随着旅游消费模式的根本转变,强调文化和人本体验、追求经济性和可持续性已成为当代中国度假型酒店设计面临的新课题。建筑现象学理论中有关场所和身体性的研究成果为度假型酒店设计提供了一个新的突破思路。本文以悦榕庄酒店设计为例,从场所营造、时空体验、建筑七感和道德责任四个方面对其进行建筑现象学的解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平衡经济、人本、文化、生态等多元因素的度假型酒店设计策略和方法。
卢峰戴琼
关键词:建筑现象学
从城市生活出发——市民文化中心建筑设计研究
90年代后期蔓延向全世界的网络化、数字化,加速了经济政治的全球化浪潮,文化在全球范围的重新调整、发展或整合。在这一过程中,公共文化建筑功能日趋复合化,社会性与城市性日益加强。多功能、多内涵的市民文化中心建筑成为城市公共文...
戴琼
关键词:公共建筑
从城市生活出发
90年代后期蔓延向全世界的网络化、数字化,加速了经济政治的全球化浪潮,文化在全球范围的重新调整、发展或整合。在这一过程中,公共文化建筑功能日趋复合化,社会性与城市性日益加强。多功能、多内涵的市民文化中心建筑成为城市公共文...
戴琼
关键词:城市文化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