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正升
- 作品数:6 被引量:42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冶金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 Co_3O_4对LiCoO_2电化学性能的影响被引量:2
- 2006年
- 由Li2CO3和不同工艺制备的Co3O4为原料,合成了LiCoO2。XRD测试表明:不同Co3O4制备的LiCoO2的晶胞参数a和c值不同。电化学性能测试表明:比表面积大的Co3O4合成的LiCoO2具有更高的首次放电比容量,微晶尺寸大的Co3O4合成的LiCoO2具有更好的循环性能。
- 胡国荣石迪辉张新龙刘智敏方正升
- 关键词:锂离子电池CO3O4LICOO2
- 喷雾热分解法制备LiNi<,1/3>Co<,1/3>Mn<,1/3>O<,2>及其性能研究
- 提高电池性能和降低电极材料的成本一直是锂离子电池的主要研发方向。目前已大规模商业化的正极材料还只有LiCoO<,2>,但因其价格昂贵,故研发者一直致力于寻找其替代材料。本文在详细考查了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研究进展的基础上,...
- 方正升
- 关键词:正极材料喷雾热分解法LINI1/3CO1/3MN1/3O2掺杂改性
- 文献传递
- LiNi_(0.8)Co_(0.2)O_2的合成和电化学性能研究被引量:2
- 2006年
- 在氧气气氛下,以乙酸盐为原料,以柠檬酸为螯合剂,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出了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Ni0.8Co0.2O2。研究了不同合成温度和Li/(Ni+Co)配比对材料的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XRD检测结果表明:合成温度为750℃、合成时间为18h、Li/(Ni+Co)=1.10的正极材料LiNi0.8Co0.2O2具有完整的晶型结构;充放电性能测试结果表明,该材料在0.5C下,首次充放电容量分别为230.0m Ah/g和192.6m Ah/g,首次充放电效率为83.73%,经过50次循环仍有170.5m Ah g/,容量保持率为90.87%。
- 肖劲赵浩胡国荣曾雷英方正升
- 关键词:正极材料LINI0.8CO0.2O2溶胶凝胶法
- 超声喷雾热分解制备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Ni_(1/3)Co_(1/3)Mn_(1/3)O_2及表征被引量:11
- 2007年
- 采用超声喷雾热分解工艺合成了球形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Ni_(1/3)Co_(1/3)Mn_(1/3)O_2.考察了不同前驱溶液对粉体形貌的影响,用喷雾热分解过程机理分析了形貌差异的原因,另外研究了不同的后处理烧结时间对样品电化学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硝酸盐溶液经喷雾热分解制备的前驱体在900℃烧结6h可以得到电化学性能优良的正极材料,在3.0~4.3V电压区间里,首次放电容量达157.7mAh/g,40次循环后容量仍保持146.6 mAh·g^(-1).
- 刘智敏胡国荣方正升张新龙刘业翔
- 关键词:锂离子电池
- 喷雾热解法制备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进展被引量:2
- 2005年
- 喷雾热解法(SP)在控制所制备材料化学组成、形貌和粒径等方面有一定的优势,特别是在制备Li[Ni1/3Co1/3Mn1/3]O2和Li[Ni1/2Mn1/2]O2时,效果较好。综述了SP法的过程;介绍了SP法制备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特点,如化学计量偏移小,材料结构和组成均匀,结晶度高等。
- 胡国荣方正升刘智敏石迪辉赵浩
- 关键词:喷雾热解正极材料形貌粒径
- 喷雾热分解技术制备功能材料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5
- 2005年
- 作为一种新兴的微粉制备工艺,喷雾热分解技术(SP)已广泛应用于各种功能材料的制备。本文介绍喷雾热分解工艺过程及特点,对近年来 SP在发光体材料、超导陶瓷、催化剂、锂电池正极材料等功能材料中的最新研究进展予以综合评述,对其前景作了展望。
- 胡国荣刘智敏方正升王剑锋石迪辉秦庆伟
- 关键词:喷雾热分解功能材料超导陶瓷催化剂锂电池正极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