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晋齐鸣

作品数:153 被引量:806H指数:15
供职机构: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83篇期刊文章
  • 53篇会议论文
  • 9篇专利
  • 6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39篇农业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118篇玉米
  • 38篇抗性
  • 29篇黑穗病
  • 28篇丝黑穗病
  • 21篇病害
  • 20篇种衣剂
  • 20篇茎腐
  • 20篇茎腐病
  • 20篇斑病
  • 18篇抗性评价
  • 18篇大豆
  • 14篇玉米丝黑穗
  • 14篇病原
  • 13篇防治玉米
  • 12篇玉米茎腐病
  • 12篇大斑病
  • 11篇玉米丝黑穗病
  • 11篇苗期
  • 9篇玉米苗
  • 8篇玉米病害

机构

  • 151篇吉林省农业科...
  • 6篇吉林农业大学
  • 4篇中国农业科学...
  • 3篇沈阳农业大学
  • 3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聊城大学
  • 2篇山西省农业科...
  • 2篇云南农业大学
  • 2篇四川省农业科...
  • 2篇桦甸市农业技...
  • 1篇哈尔滨师范大...
  • 1篇吉林大学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河南农业大学
  • 1篇辽宁省农业科...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丹东农业科学...
  • 1篇辽宁省丹东农...

作者

  • 151篇晋齐鸣
  • 113篇李红
  • 95篇张伟
  • 72篇苏前富
  • 61篇宋淑云
  • 48篇孟玲敏
  • 46篇贾娇
  • 30篇沙洪林
  • 22篇王立新
  • 18篇隋晶
  • 17篇刘影
  • 14篇赵振伟
  • 13篇王巍巍
  • 7篇潘顺法
  • 6篇王晓鸣
  • 6篇孙秀华
  • 6篇高月波
  • 6篇郭文广
  • 5篇马莹莹
  • 4篇刘继荣

传媒

  • 30篇玉米科学
  • 19篇吉林农业科学
  • 8篇吉林农业大学...
  • 4篇东北农业科学
  • 4篇中国植物保护...
  • 4篇中国植物保护...
  • 3篇中国农业科学
  • 3篇杂粮作物
  • 3篇中国植物病理...
  • 2篇农村科学实验
  • 2篇植物保护
  • 2篇沈阳农业大学...
  • 2篇中国植物保护...
  • 2篇绿色生态可持...
  • 1篇生态学报
  • 1篇植物保护学报
  • 1篇农村天地
  • 1篇哈尔滨师范大...
  • 1篇山西农业科学
  • 1篇中国种业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5篇2019
  • 2篇2018
  • 5篇2017
  • 13篇2016
  • 13篇2015
  • 10篇2014
  • 8篇2013
  • 4篇2012
  • 6篇2011
  • 5篇2010
  • 10篇2009
  • 6篇2008
  • 4篇2007
  • 8篇2006
  • 8篇2005
  • 14篇2004
  • 7篇2003
  • 3篇2002
15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大豆核盘菌对几种杀菌剂的敏感性研究
菌核病是由大豆核盘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 Lib.de Bary)引起的侵染性病害,是一种世界性的大豆病害,可导致大豆严重减产.国外大豆菌核病主要分布于巴西、加拿大、美国、匈牙利、日本和印度...
张伟宋淑云刘影晋齐鸣苏前富李红隋晶王立新赵振伟
关键词:大豆菌核病核盘菌杀菌剂敏感性
吉林省玉米苗期病虫害发生动态及防治对策被引量:14
2002年
通过对吉林省玉米苗期病虫害的调查及病原菌鉴定和组织乳酸苯酚棉蓝染色法进行染色镜检 ,根据玉米苗期病虫害发生的症状类型进行了诊断 ,明确了当前玉米苗期病虫害的发生动态 ,并提出了防治对策。
李红晋齐鸣王立新
关键词:玉米苗期病虫害
吉林省大豆主要病害为害现状及采取的相应对策被引量:11
2002年
20 0 0— 2 0 0 1年对吉林省不同生态区进行了大豆主要病害普查。结果表明 :吉林省大豆病害分布与为害存在区域性差异。东部山区以灰斑病、细菌性斑点病、霜霉病发生为主 ;中部地区以病毒病、褐斑病、灰斑病、细菌性斑点病发生为主 ;西部地区以孢囊线虫、菌核病发生为主。依据调查情况 ,提出了相应的大豆病害控制对策。
宋淑云晋齐鸣孙秀华郭文广张伟李红刘继荣
关键词:大豆病害为害现状
一种新型防治玉米地下害虫和抗苗期冷害的种衣剂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防治玉米地下害虫和抗苗期冷害的种衣剂,其特征在于配方按重量百分数由以下原料组成:3-5%丙硫克百威,8%福美双,0.6%戊唑醇,0.01-0.05%芸台素内酯。其根据防治玉米茎基裂矮化苗的效果和玉米苗期...
苏前富晋齐鸣宋淑云李红张伟刘影王巍巍
大豆菌核病菌的接种技术研究进展
开展大豆品种对大豆菌核病的抗性研究工作,对控制该病害的发生和流行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综述了在抗性研究中,对品种的抗病性评价主要采用的各种人工接种技术、田间自然诱发鉴定等方法。对所鉴病原菌的萌发及培养方法等相关性研究也加以...
宋淑云晋齐鸣张伟李红苏前富王立新隋晶
关键词:大豆菌核病病菌接种技术
文献传递
玉米茎腐病病原菌致病性及侵染规律的研究被引量:24
1995年
利用禾谷镰刀菌(Fusariumgraminearum)、永生腐霉菌(Pythiumgraminicola)和链状腐霉菌(Pythiumcatemulatum)3种玉米茎腐病的病原菌通过两年的试验进行了对玉米抗病品种和感病品种的致病性和侵染规律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大田自然条件下,3种病原菌对玉米植株均有致病性.其中以禾谷镰刀菌的致病性最强,其次是禾生腐霉菌和链状腐霉菌。禾谷镰刀菌和腐霉菌在植株散粉盛期以前的侵染规律符合苗期致病性试验的结果。二者侵染致病作用的部位不同。禾谷镰刀菌主要是胚根,腐霉菌主要是次生根和须根。在感病品种中,病原菌侵染的高峰期从散粉盛期开始。而在抗病品种上则从灌浆期开始。在灌浆期以前,病原菌只能侵染植株的根系。以后则侵入植株的茎部组织到乳熟期侵入到第三茎节。本试验的结论客观地反映了玉米茎腐病病原菌在大田自然条件下的致病性和侵染规律。
晋齐鸣潘顺法姜晶春卢宗志
关键词:玉米茎腐病病原菌侵染规律
吉林省玉米大斑病菌生理小种的组成变异与动态预测被引量:13
2008年
通过1套鉴别寄主对2006~2007年采自吉林省7个地区100份玉米大斑病病菌分离物的致病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共鉴定出15个类型的生理小种:0、1、2、3、12、13、1N、23、2N、3N、12N、13N、123N、123、23N;吉林省玉米大斑病菌的小种组成十分复杂,在中晚熟玉米产区已没有明确优势小种的存在;1号生理小种虽然是主要小种类群,但所占比例仅为18%,并且出现了能够克服4个抗性基因的强毒力小种。不同玉米熟区的大斑病生理小种的分布与种间变异频率也趋于复杂。
苏前富宋淑云王巍巍张伟李红隋晶晋齐鸣
关键词:玉米大斑病菌
玉米抗坏血酸过氧化物ZmAPX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是植物叶绿体和胞质中清除HO系统的关键酶。前人研究发现,植物在遭遇干旱、高温、低温等恶劣环境均会诱导APX基因表达,然而,玉米ZmAPX基因在玉米遭受生物和非生物胁迫的表达却从未研究。因此,本...
贾娇苏前富孟玲敏张伟李红晋齐鸣
关键词: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基因
文献传递
大豆品种抗病虫性评价及多抗性抗源筛选被引量:2
2010年
通过人工接菌和田间自然鉴定的方法,对大豆食心虫、大豆蚜和大豆菌核病进行了品种抗性鉴定。从92个品种和品系中,鉴定出高抗大豆食心虫6个,抗16个,中抗36个,感虫34个。从112个品种(系)中,鉴定出高抗大豆菌核病1个,抗12个,中抗17个,感57个,高感25个。从34个初选品种(系)中,鉴定出中抗大豆蚜12个,感22个。综合选出抗2虫1病、抗倒伏及高产的多抗品种6个。
宋淑云张伟刘影晋齐鸣陈长学郭德广杨文华
关键词:大豆品种大豆菌核病大豆蚜
种衣剂包衣防治玉米丝黑穗病效果被引量:3
2011年
用6种含有戊唑醇的种衣剂以供试剂量分别包衣高感丝黑穗病的玉米品种长单35号和感病品种潞玉13进行试验,结果表明,2个品种玉米发芽正常和出苗安全,发病率极显著低于对照。6.5%吡·高氯·戊唑、20%吡·福·戊醇、18%丁硫·福·戊醇对丝黑穗病的防治效果达80%以上,九兴黑虫搭档、黑虫双全的防治效果为70%左右,帅苗+戊唑醇的防治效果反差较大,有待进一步验证。
郭义堂李洪晋齐鸣李太平
关键词:玉米种衣剂包衣丝黑穗病
共16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