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肿瘤
  • 2篇手术
  • 2篇头颈
  • 2篇头颈部
  • 2篇头颈部肿瘤
  • 2篇腺样
  • 2篇腺样囊性癌
  • 2篇囊性
  • 2篇囊性癌
  • 2篇颈部
  • 2篇颈部肿瘤
  • 2篇RICU
  • 1篇蛋白
  • 1篇修复外科
  • 1篇修复外科手术
  • 1篇血液
  • 1篇血液保护
  • 1篇熏蒸消毒
  • 1篇咽肿瘤
  • 1篇右耳

机构

  • 8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青岛大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作者

  • 8篇曹琳
  • 6篇陈晓红
  • 2篇庞剑
  • 2篇温慧敏
  • 2篇赵娜
  • 2篇周晶
  • 1篇刘敏
  • 1篇庞丽娜
  • 1篇蒋露
  • 1篇顾海彤
  • 1篇武骏
  • 1篇铁晓源
  • 1篇高苒
  • 1篇臧燕
  • 1篇孙永昌
  • 1篇李丹
  • 1篇江玲燕
  • 1篇白丹
  • 1篇李然
  • 1篇周淑娟

传媒

  • 2篇中国耳鼻咽喉...
  • 2篇中华耳鼻咽喉...
  • 1篇中国眼耳鼻喉...
  • 1篇中华现代护理...
  • 1篇中华医学会呼...

年份

  • 2篇2022
  • 1篇2021
  • 3篇2020
  • 1篇2013
  • 1篇2012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一种耳部无创口罩密封器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耳部无创口罩密封器,包括左耳部保护器、右耳部保护器和连接带,其中,左耳部保护器和右耳部保护器通过连接带连接;左耳部保护器和右耳部保护器与耳部接触的面呈与耳廓背面根部外形相适应的弧形,在左耳部保护器和右...
陈晓红丁一鸣曹琳周梦娇杨志元
文献传递
甲状腺手术中下位甲状旁腺的位置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分析下位甲状旁腺的定位,阐述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9年7月~2020年7月在北京同仁医院头颈外科初次行甲状腺手术的患者93例。手术方式为甲状腺侧叶切除术或甲状腺全部切除术。术中准确辨认、仔细保护下位甲状旁腺,并对下位甲状旁腺的定位进行分型,统计各型的例数。结果93例患者共行甲状腺侧叶切除132侧,其中左侧叶切除70侧、右侧叶切除62侧;寻找并统计下位甲状旁腺,其中Ⅰ型15例、Ⅱ型48例、Ⅲ型48例、Ⅳ型6例、Ⅴ型15例。对39例甲状腺全部切除患者的双侧下位甲状旁腺定位分析发现,24例左右对称,15例左右不对称。结论下位甲状旁腺的定位以Ⅱ型和Ⅲ型为主,术中可以根据可能位置的概率有目的地寻找、辨认并保护下位甲状旁腺,减少甲状旁腺功能减低的发生。
曹琳曹琳
关键词:甲状旁腺甲状腺切除术甲状旁腺功能减退
"点线顺行解剖法"在锁骨上动脉岛状瓣安全制备中的应用被引量:11
2020年
目的探讨"点线顺行解剖法"在锁骨上动脉岛状瓣制备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9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采用"点线顺行解剖法"设计锁骨上动脉岛状瓣,修复的头颈部缺损患者43例,共计45个皮瓣的病例资料,患者均为男性,年龄35~72岁。其中下咽癌26例,复发性喉癌4例,颈段食管癌2例,扁桃体癌1例,腮腺癌1例,下咽癌术后咽瘘3例,外伤后食管瘘2例,下咽癌术后食管狭窄2例,自身免疫性疾病喉狭窄1例,上颌窦癌术后面颊部缺损1例。"点"为锁骨上动脉在颈横动脉的起点;"线"为沿锁骨上血管起点顺行解剖1~2 cm,沿血管走行方向作延长线,并以此延长线为皮瓣中轴,设计岛状皮瓣。记录皮瓣动静脉供应特点、皮瓣制取时间、皮瓣存活率、供区创面修复以及临床随访情况。结果皮瓣动脉供血较为恒定,静脉回流存在变异;制取皮瓣面积(4~8)cm×(10~18)cm,制备时间为30~60 min,中位数为42 min;皮瓣存活率100%,1例患者皮瓣发生表皮部分坏死,5例患者术后出现咽瘘,换药治愈;供区缺损均直接拉拢缝合,3例患者出现切口部分裂开,换药后愈合;l例患者失访,余42例患者随访时间为8~55个月,涉及吞咽功能的患者40例,术后均恢复正常饮食或软流食;涉及恶性肿瘤患者40例,肿瘤局部复发3例,淋巴结复发转移2例,远处转移2例,其中肺转移1例,骨转移1例。结论"点线顺行解剖法"是一种简单、安全和高效的锁骨上动脉岛状瓣的制备方法。
周晶陈晓红马廷耀邝允勋周梦娇曹莉莉王雪莲曹琳
关键词:外科皮瓣头颈部肿瘤修复外科手术
腺样囊性癌基因检测panel的设计开发及数据分析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根据腺样囊性癌(adenoid cystic carcinoma,ACC)基因突变相关靶点,设计针对该疾病基因突变检测的特定panel,总结该panel的检测结果,并对89例基因检测数据分析。方法根据文献对ACC发生发展相关基因进行频率统计和意义分析,结合目前临床已应用的其他肿瘤常见靶向药热点基因,设计30个相关基因检测。本研究共完成89例临床样本检测,包括47例595个基因panel检测,42例ACC30个特定基因panel检测,对样本进行突变数据统计和总结。结果常见突变MYB-NFIB基因融合率38.2%(34/89),同时包含1例MYB基因单核苷酸突变、2例插入缺失突变、3例ALK-NIFB基因融合突变。NOTCH1突变率为9.0%(8/89),NOTCH2突变率为4.5%(4/89)。ACC肿瘤突变负荷均值为1.6 mutations/Mb,MYB-NFIB基因的突变丰度均值为15%。结论MYB-NFIB融合突变是腺样囊性癌最常见的分子事件,panel涵盖了ACC主要突变位点,常见突变位点频率与文献报道相近,可为临床研究及疾病诊疗提供更经济高效的检测方式。
周梦娇王雪莲马廷耀江玲燕曹琳曹琳
关键词:基因突变
头颈部腺样囊性癌高级别转化临床特征分析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分析头颈部腺样囊性癌高级别转化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情况。方法采用病例回顾性分析,收集北京同仁医院2017年1月~2018年12月就诊并且病理明确诊断为腺样囊性癌的患者101例。依据高级别转化组织学形态诊断标准,选出6例高级别转化病理类型,收集整理其临床特征并完善随访信息,比较复发及转移、无病生存期等预后情况。结果6例腺样囊性癌高级别转化患者,随访时间为11~121个月,存活4例,死亡2例,平均无病生存期为29.8个月。6例中有5例均发生了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结论高级别转化类型腺样囊性癌预后较差,复发及远处转移速度较快。
马廷耀陈晓红王雪莲武骏邝允勋周梦娇周晶曹琳曹莉莉
关键词:头颈部肿瘤预后去分化
RICU病室熏蒸消毒对耐药细菌定植的影响
目的探讨病室环境熏蒸消毒对患者体表和床单位耐药菌定植的影响。方法2011年3月1日在撤离全体患者的情况下对病室进行过氧化氢熏蒸消毒。纳入2011年3月至5月入住呼吸监护的患者75名。采集患者体表和床单位标本进行MRSA和...
温慧敏卓婕孙永昌庞剑赵娜曹琳李然
RICU患者医源性贫血及血液保护策略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研究RICU患者医源性贫血和诊断性失血的关系,以及优化采血前后RICU患者医源性贫血情况的变化。方法将2011年1月至2012年5月RICU收治的患者符合入选标准者69例纳入研究。其中2011年1—7月符合人选标准的患者37例,设为对照组,按常规采血法采血;2011年8月至2012年5月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32例,设为观察组,按减少采血量的优化采血法采血。结果对照组患者入RICU第7天贫血人数23例,显著多于第1天的6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6.388,P=0.000);观察组患者入RICU第1天贫血者14例,第7天贫血者19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564,P:0.211)。对照组BLd1-3、BLd4-7、BLd1-7大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Hbc1-3、Hbc1-7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Hbc4-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诊断性失血可造成RICU患者医源性贫血,优化采血方式,加强血液保护可降低医源性贫血的发生率。
庞剑赵娜蒋露曹琳温慧敏周淑娟白丹刘敏李丹铁晓源庞丽娜臧燕顾海彤
关键词:重症监护诊断性失血血液保护
GPR68和TIL对中晚期下咽鳞癌TPF诱导化疗疗效及预后的价值
2022年
目的检测中晚期下咽鳞状细胞癌(简称鳞癌)患者TPF(紫杉醇+顺铂+5-氟尿嘧啶)诱导化疗前G蛋白偶联受体(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GPR)68的表达水平和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umor infiltrating lymphocytes,TIL)的数量,评估其对化疗疗效及预后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9月至2017年1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收治并进行TPF诱导化疗的31例中晚期下咽鳞癌患者,其中男性28例,女性3例,年龄43~71岁。通过免疫组化染色的方法检测患者化疗前肿瘤中GPR68和CD4^(+)、CD8^(+)T细胞的阳性率,利用t检验分析其与临床特征、化疗疗效、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之间的关系。结果31例患者经3个周期化疗后,4例患者达完全缓解(CR),14例部分缓解(PR),10例疾病稳定(SD),3例疾病进展(PD)。有效组(CR+PR)中GPR68及CD8阳性率分别为25%、40%;无效组(SD+PD)中GPR68及CD8阳性率分别为50%、15%,2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5.17和12.86,P值均<0.001);线性回归分析显示GPR68与CD8^(+)T细胞存在负相关关系(r=-0.64,P<0.001);CD4的表达与患者TPF疗效无相关性(P>0.05)。GPR68高表达和低表达组OS分别为12.5和25.0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R=0.30,P=0.005);CD8高浸润和低浸润组OS分别为25.0和14.5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R=2.58,P=0.019)。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GPR68、CD8^(+)T细胞是有意义的预后因素[OR(95%CI)分别为3.27(2.46~5.97)和1.53(0.78~1.82),P值均<0.05];而CD4对预后无影响(P>0.05)。结论GPR68和CD8^(+)T细胞有希望成为评估中晚期下咽鳞癌患者TPF诱导化疗疗效和预后的生物标志物。
曹琳周梦娇丁一鸣高苒陈晓红
关键词:下咽肿瘤诱导化疗肿瘤浸润淋巴细胞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