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曾庆源

作品数:8 被引量:19H指数:4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3篇抗菌
  • 3篇活性
  • 2篇心血管
  • 2篇学成
  • 2篇血管
  • 2篇药物
  • 2篇质谱
  • 2篇质谱法
  • 2篇色谱
  • 2篇气相
  • 2篇气相色谱
  • 2篇气相色谱-质...
  • 2篇相色谱
  • 2篇化学成分
  • 2篇挥发油
  • 2篇活性研究
  • 1篇单胞菌
  • 1篇对心
  • 1篇心血管疾病
  • 1篇血管疾病

机构

  • 8篇武汉大学
  • 3篇湖北中医药大...

作者

  • 8篇曾庆源
  • 2篇孟军华
  • 1篇蔡利萍
  • 1篇宋丽
  • 1篇尹艳
  • 1篇邹国林
  • 1篇朱顺英
  • 1篇罗才奎
  • 1篇张恩景
  • 1篇熊珍英
  • 1篇付娟
  • 1篇杨扬

传媒

  • 1篇中国临床药学...
  • 1篇中国药事
  • 1篇中国医院药学...
  • 1篇武汉大学学报...
  • 1篇武汉大学学报...
  • 1篇中国药师
  • 1篇中国药业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09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3D打印技术在心血管药物制剂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综述3D打印技术在心血管药物制剂制备中的应用研究。方法汇总应用广泛的3种3D打印方式,并对该技术在心血管药物制剂制备领域中的应用进行分析。结果与结论 3D打印作为制药领域应用的新兴制造技术,可有效促进心血管药物制剂的发展。通过多学科交叉融合,加速3D打印技术在制药行业的普及应用,对于临床个体化给药治疗具有重大意义。
杨梦汝宋丽龙璇崔蔚曾庆源
锈苞蒿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分析及其抗菌活性研究被引量:1
2009年
采用滤纸片琼脂平板扩散法和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了锈苞蒿挥发油对2种真菌和10种细菌(包括5种临床致病菌)的体外抑菌杀菌活性,结果显示,挥发油对大部分微生物均具有很好的抗菌作用,尤其对酵母菌、革兰氏阳性菌的抗菌活性更强,其最低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为0.02~0.31 g/L,最低杀菌浓度(minimum bactericidal concentration,MBC)为0.04~1.25 g/L.其次利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技术分析了锈苞蒿挥发油的化学组成,确定了28种成分的化学结构与相对含量,约占挥发油总组分的81.41%,主要由单萜和倍半萜组成,其中Vulgarnoe B(26.58%)、1,8-桉叶素(19.89%)和樟脑(7.91%)是主要成分.
曾庆源朱顺英杨扬尹艳邹国林
关键词:挥发油抗菌气相色谱-质谱法
限能量平衡膳食对人体成分的影响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探讨限能量平衡膳食对人体成分的影响及减重效果。方法:由体重管理团队对57例患者实施限能量平衡膳食,同时予以运动、行为及心理干预,干预时间为3个月,比较干预前后人体成分的变化。结果:与干预前相比,干预后的体重、体脂肪率、体脂肪量、体质量指数、基础代谢、内脏脂肪面积、腰围、腰臀比等均下降(P=0.000);肌肉量的降低无统计学意义(P=0.092);有66.7%的患者体重降低百分比≥3%。结论:限能量平衡膳食对人体成分的影响显著,减重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罗才奎付娟崔蔚蔡利萍曾庆源
关键词:减重
烧伤病区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率与抗菌药物使用量的相关性研究
2009年
目的了解抗菌药物使用与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率之间的关系,为防治烧伤病区铜绿假单胞菌的感染提供依据。方法计算2001-2008年6月烧伤病区平均每日每百张床位所消耗各类抗菌药物的每日约定剂量、平均住院日以及同期导致烧伤感染的铜绿假单胞菌对7种抗菌药的耐药率,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法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近年来烧伤病区使用的抗菌药物中,氨基糖苷类呈明显的下降趋势,第一代头孢菌素类使用量上升幅度较大;同期铜绿假单胞菌对多种抗菌药的耐药率呈波动上升趋势,耐药率维持在较高水平。结论在烧伤临床抗感染治疗中减少大环内酯类的使用量可以降低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他啶和头孢噻肟的耐药水平;调整第一代头孢菌素的使用量也可以影响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和庆大霉素的耐药水平。
曾庆源熊珍英
关键词:抗菌药物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率限定日剂量合理用药
中药排气汤对术后肠梗阻小鼠胃肠功能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被引量:5
2022年
目的:研究中药排气汤对术后肠梗阻小鼠胃肠功能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取7周龄SPF级C57BL/6J小鼠24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莫沙必利组、排气汤组,每组6只,采用经典小肠干扰术诱导小鼠术后肠梗阻模型。手术24 h后观测各组小鼠胃肠运动功能、肠道组织结构,ELISA试剂盒检测小鼠血清促炎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抗炎因子白细胞介素-10(IL-10)的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小鼠小肠Cajal间质细胞(interstitial cells of Cajal,ICC)及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的表达情况,Western Blot检测小鼠小肠中Toll样受体4(TLR4)、活化丝裂原激活的蛋白激酶p38(p38MAPK)和核转录因子-κB p65(NF-κB p65)表达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小鼠小肠推进率显著下降(P<0.01),血清炎症因子含量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排气汤组小鼠小肠推进率明显升高(P<0.05),血清中炎症因子含量明显降低(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排气汤组能显著降低术后肠梗阻小鼠小肠TLR4、p38MAPK和NF-κB p65蛋白表达(P<0.05)。结论:中药排气汤可以改善术后肠梗阻小鼠胃肠道功能,其作用机制与恢复ICC的功能,抑制TLR4、p38MAPK和NF-κB p65的表达,减轻炎症反应有关。
周旭杨怡张宇张钦宇陈永刚孟军华安靖曾庆源
关键词:中药排气汤术后肠梗阻炎症因子胃肠功能
野艾和锈苞蒿挥发油抗菌活性研究及其化学组分分析
曾庆源
关键词:挥发油气相色谱-质谱法
Polypill对心血管疾病预防效果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
2019年
目的系统评价Polypill对心血管疾病(CVD)的预防效果和安全性。方法检索自建库至2017年5月以来相关文献,从Cochrane Library、PubMed、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以及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中查找临床上有关Polypill在CVD预防效果和安全性方面的随机对照试验,采用RevMan5.3软件分别对结局指标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5篇外文文献,显示:整体Meta分析中Polypill组的血压、血脂下降水平显著大于对照组[收缩压、舒张压和血清总胆固醇(TC)(P<0.000 1)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P=0.000 3)],依从性和全因死亡率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安全性Polypill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略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 6)。分组分析中与安慰剂组相比,Polypill组可显著降低SBP(P=0.002)、DBP(P=0.01)、TC(P<0.000 01)和LDL-C(P<0.000 1)且依从性和安全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标准治疗组比较,Polypill组降低SBP、DBP与之相当,但能显著降低TC水平(P=0.04),依从性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5);与正常护理组比较,Polypill组在降低DBP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有显著差异(P=0.04),而在SBP、TC、LDL-C、依从性和全因死亡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其他组对比,Polypill组中SBP、TC下降幅度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Polypill在心血管疾病预防方面具有较好的效果,但Polypill组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多于对照组且研究存在异质性,故今后需开展更多的临床试验加以证明。
杨梦汝龙璇严喜胜曾庆源
关键词:POLYPILL心血管疾病随机对照试验
薜荔化学成分与药理活性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17年
通过检索近年来国内外文献,对薜荔的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的研究现状与进展进行了综述。简述了薜荔中黄酮类、萜类、糖类等多种化合物研究概况,并对其在抗菌、抗氧化、降血糖、抗肿瘤等药理活性进行了阐述,现代研究结果显示薜荔可用于肠道癌、淋巴癌、乳腺癌、食道癌等的治疗。本文为薜荔的深入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张恩景孟军华曾庆源
关键词:薜荔化学成分药理作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