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红
- 作品数:6 被引量:2H指数:1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高血压性脑出血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术后再出血相关因素分析
- 2024年
- 目的探讨高血压性脑出血(HICH)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术后再出血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06—2022-12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九〇医院神经外科行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治疗的62例HICH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再出血5例(再出血组),术后未出血57例(未出血组)。采用单因素和Logistic回归分析HICH内镜下血肿清除术后再出血的相关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2组患者的发病至手术时间、血肿部位、血肿量、术后回病房的即刻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发病至手术时间<3 h、丘脑出血、血肿量≥30 mL,以及术后回病房即刻SBP≥140 mmHg、DBP≥90 mmHg是HICH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术后再出血的高危因素(P<0.05)。结论HICH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术后再出血与发病至手术时间、血肿部位、血肿量,以及术后回病房即刻SBP、DBP有关,发病至手术时间<3 h、丘脑出血、血肿量≥30 mL,以及术后回病房即刻SBP≥140 mmHg、DBP≥90 mmHg是HICH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术后再出血的高危因素。
- 曾红扈俊华王凤仙南琼姚玲
- 关键词:高血压性脑出血神经内镜血肿清除术再出血
- 脑静脉系统血栓形成伴颅内出血的临床特征及治疗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探讨脑静脉及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伴颅内出血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20年9月收治的35例CVST伴颅内出血的临床资料。27例接受抗凝治疗,其中单纯抗凝治疗13例,术后抗凝治疗9例,介入治疗后抗凝治疗5例;8例未接受抗凝治疗。治疗4周采用GOS评分评估预后。结果手术并抗凝治疗的9例中,5例GOS评分4~5分,2例2~3分,2例死亡;接受介入机械取栓及溶栓治疗并抗凝治疗的5例中,4例GOS评分4~5分,1例2分;单纯抗凝治疗的13例中,9例GOS评分4~5分,4例2~3分;未接受抗凝治疗的8例中,3例死亡,3例GOS评分2~3分,1例4分,1例5分。结论伴颅内出血的CVST临床表现多样且无明显特征性,抗凝为治疗基础,部分病人可根据情况选择介入治疗,出血较多及脑疝病人可考虑开颅手术减压,大多病人预后尚可,出血较多、广泛静脉窦血栓形成及脑疝形成病人预后较差。
- 胡承啸高玉松曾红闫德祺
- 关键词:颅内出血预后
- 一种神经护理恢复设备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神经护理恢复设备,涉及神经外科技术领域,包括支撑床架,支撑床架一端的两侧均固定有延伸座架,每个延伸座架的上端均设置有偏心轴盘,两个偏心轴盘相互靠近的一侧均转动连接有活动轴座,活动轴座的外侧固定有承载支...
- 曾红王凤仙南琼周树长
- 微波加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61例临床分析
- 1996年
- 微波加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61例临床分析曾红纪玉来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是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之一,应用物理疗法治疗效果较好。现将我们应用微波加针刺治疗61例的结果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病人136例,男92例,女44例,年龄...
- 曾红纪玉来
- 关键词:微波治疗针刺疗法面神经麻痹
- 一种便于固定的间歇经口营养管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固定的间歇经口营养管,涉及营养管技术领域,包括喂养管,喂养管的外侧设置有支撑架,支撑架的内部开设有夹持孔,支撑架的内侧对称滑动连接有滑杆,两个滑杆的外侧且位于支撑架的内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架,两个固...
- 李霞曾红王凤仙姬慧
- 神经内镜与钻孔引流手术治疗幕上中等出血量高血压性脑出血效果分析
- 2024年
- 目的比较分析神经内镜与钻孔引流手术治疗幕上中等出血量高血压性脑出血(HICH)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21-09—2023-06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九〇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79例HICH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神经内镜手术45例(神经内镜组),行钻孔引流手术34例(钻孔引流组)。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后残余血量、住院时间。统计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恢复良好率。结果神经内镜组手术时间长于钻孔引流组,术后残余血量及住院时间少于钻孔引流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钻孔引流组,术后6个月恢复良好率高于钻孔引流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幕上中等出血量HICH患者,神经内镜血肿清除术较钻孔血肿引流术的血肿清除率高、患者住院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预后效果更好。
- 曾红扈俊华王凤仙闫春红
- 关键词:神经内镜手术高血压性脑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