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一妹

作品数:6 被引量:76H指数:3
供职机构: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新生儿
  • 2篇新生儿游泳
  • 2篇穴位
  • 2篇穴位注射
  • 2篇阴道
  • 2篇生物反馈
  • 2篇盆底
  • 2篇盆底功能
  • 2篇盆底功能障碍
  • 1篇地屈孕酮
  • 1篇电刺激
  • 1篇穴位注射治疗
  • 1篇阴道分娩
  • 1篇阴道微生态
  • 1篇孕酮
  • 1篇整体护理
  • 1篇术后
  • 1篇术后并发
  • 1篇胎便
  • 1篇盆底肌

机构

  • 4篇南京军区福州...
  • 1篇福州总医院
  • 1篇解放军第95...

作者

  • 6篇李一妹
  • 4篇姚祺
  • 4篇黄美霞
  • 3篇闵羡蕙
  • 2篇郭鸿慧
  • 1篇张玉花
  • 1篇张玉花
  • 1篇王薇
  • 1篇林晓岚
  • 1篇林淑琴
  • 1篇林晓岚
  • 1篇林淑琴
  • 1篇王薇

传媒

  • 1篇生殖医学杂志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解放军护理杂...
  • 1篇福州总医院学...
  • 1篇东南国防医药
  • 1篇世界中医药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05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穴位注射治疗经阴道分娩盆底功能障碍的研究被引量:8
2014年
目的观察甲钴胺八髎穴注射治疗经阴道分娩者盆底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妇科门诊收治的300例盆底功能障碍患者按就诊时间先后分为:穴位注射组、盆底肌功能锻炼(Kegel)组、生物反馈组,每组100例。观察治疗前后各组盆底肌力等级、盆底肌疲劳度、盆底障碍影响简易问卷7(PFIQ-7)及1 h尿垫试验结果。结果治疗后穴位注射组盆底肌力4级、5级者及盆肌疲劳度均优于其他2组(P均<0.05);随访6个月间,PFIQ-7问卷及1 h尿垫试验漏尿量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组间对比,穴位注射组明显优于其他组(P均<0.05)。结论八髎穴注射甲钴胺治疗阴道分娩者盆底功能障碍疗效确切,且操作简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黄美霞姚祺闵羡蕙周小琴李一妹郑瑛瑛
关键词:穴位注射生物反馈盆底肌功能锻炼阴道分娩盆底功能障碍
地屈孕酮联合黄体酮对黄体功能不足性流产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细胞因子的影响被引量:53
2017年
目的研究地屈孕酮联合黄体酮治疗黄体功能不足性流产的疗效及可能的免疫学机制。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1月本院门诊诊断为黄体功能不足性流产的妊娠妇女9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口服黄体酮,200mg/次,1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联合地屈孕酮治疗,10mg/次,2次/d;均治疗至症状消失。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方法测量Th1型细胞因子(TNF-α、IL-2)和Th2型细胞因子(IL-4、IL-10)的表达水平。结果 (1)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86.67%)显著高于对照组(62.20%)(P<0.05);(2)观察组治疗时间及疼痛消失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并且观察组流产率(6.67%)较对照组(24.44%)显著降低(P<0.05);(3)观察组治疗后,Th1型细胞因子(TNF-α,IL-2)表达水平显著降低,而Th2型细胞因子(IL-4,IL-10)表达水平显著升高(均P<0.05);对照组治疗后Th1型细胞因子(TNF-α,IL-2)表达显著下降(P<0.05),但是Th2型细胞因子(IL-4、IL-10)表达水平在治疗前后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地屈孕酮联合黄体酮治疗可以提高黄体功能不足性流产的临床疗效,同时也能明显纠正病理性Th1/Th2的平衡偏移。
姚祺黄美霞李一妹
关键词:地屈孕酮黄体功能不足先兆流产细胞因子
子宫切除术宫颈去留对阴道微生态的影响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分析不同子宫切除术对阴道微生态的影响,探讨不同术式对阴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300例微生态评价正常的子宫疾病患者,按手术方式分为全子宫切除组(100例)、次全子宫切除组(100例)及非子宫切除组(100例)。对三组患者术后阴道微生态系统进行再评价及对比,同时观察三组外周血清T细胞17(Th17)的变化情况。结果 1三组患者阴道微生态系统均产生不良变化(菌群密集度及多样性),其中全子宫切除组表现较为明显(P<0.05),非子宫切除组影响程度最小;2非子宫切除中以乳酸杆菌计数为优势菌病例占93%,次全子宫切除及全子宫切除组分别为89%及60%;三组乳酸杆菌比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全子宫切除术组和次全子宫切除组病原菌检出率无明显差异,但与子宫非切除术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全子宫切除组阴道分泌物标本涂片革兰染色Nugent评分明显高于次全子宫切除组及非子宫切除术组,三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5全子宫切除组术后阴道p H≤4.5患者比例明显高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全子宫切除组阴道微生态功能正常为40%,次全子宫切除组为71%,非子宫切除术组为91%,三组结果统计有统计学意义(P<0.05);7非子宫切除术组辅助性Th17百分率低于两组子宫切除组(P<0.01),其中全子宫切除术组升高最明显。结论全子宫切除术对阴道微生态的影响较次子宫切除、非子宫切除明显,其可能与阴道免疫防御功能降低有关。
姚祺黄美霞闵羡蕙李一妹
关键词:子宫切除阴道微生态辅助性T细胞17
新生儿游泳的训练方法与观察
2005年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及生命质量的要求随着提高,医疗市场的竞争更是日益激烈,为了增加特色服务项目,增强服务竞争力,深化爱婴医院及整体护理建设,我科自2003年6月引入了新生儿游泳这一特色服务.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郭鸿慧李一妹张玉花林淑琴王薇林晓岚
关键词:新生儿游泳整体护理
新生儿游泳的训练方法与效果观察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探讨产后新生儿游泳在产后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将300例新生儿按分娩顺序分为观察组180例,对照组120例,观察出院时胎便初排时间、胎便转黄时间及新生儿的身心变化。结论新生儿游泳可使胎便初排时间、胎便转黄时间提前,并可促进新生儿早期全方位的生长与发育。
郭鸿慧李一妹张玉花林淑琴王薇林晓岚
关键词:新生儿游泳胎便
黄芪穴位注射对术后并发盆底功能障碍患者康复的影响被引量:11
2015年
目的:探讨采用黄芪穴位注射对全子宫切除术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将本院150例行子宫全切术后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77)与对照组(n=73),对照组均采用生物反馈电刺激疗法联合盆底功能训练(Kegel运动)进行治疗,治疗组在采用与对照组相同干预措施的基础上加用黄芪注射液穴位注射,对比观察2组患者术前、术后3个月、疗程结束即时、术后6、12个月SUI的发生率、1 h尿垫试验漏尿量、盆底肌力改善程度差异。结果:疗程结束即时及术后6个月、12个月时,治疗组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1 h尿垫试验漏尿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盆底肌肉肌力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黄芪穴位注射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疗法及盆底功能训练能明显减少SUI发生率,减少漏尿,改善盆底肌力;表明加用黄芪穴位注射对全子宫切除术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康复起到了促进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姚祺黄美霞闵羡蕙李一妹
关键词:穴位注射生物反馈电刺激盆底功能障碍康复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