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勉

作品数:100 被引量:754H指数:18
供职机构: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水利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60篇期刊文章
  • 24篇专利
  • 13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62篇农业科学
  • 13篇水利工程
  • 5篇环境科学与工...
  • 4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经济管理
  • 2篇天文地球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 1篇核科学技术

主题

  • 27篇泥沙
  • 23篇土壤
  • 21篇坡面
  • 21篇产沙
  • 19篇丘陵区
  • 17篇淤地坝
  • 16篇土壤侵蚀
  • 16篇侵蚀产沙
  • 16篇小流域
  • 15篇坡沟系统
  • 15篇黄土丘陵
  • 15篇黄土丘陵区
  • 14篇水土
  • 14篇黄土高原
  • 13篇径流
  • 10篇径流泥沙
  • 8篇水蚀
  • 8篇水土保持
  • 8篇监测装置
  • 8篇草被

机构

  • 83篇黄河水利科学...
  • 18篇中国科学院
  • 14篇西安理工大学
  • 13篇长江科学院
  • 6篇西北农林科技...
  • 4篇水利部黄河水...
  • 3篇西北大学
  • 2篇南京大学
  • 2篇湖南师范大学
  • 2篇郑州大学
  • 2篇青海大学
  • 2篇河南省水利厅
  • 1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重庆市环境科...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黄河水利委员...
  • 1篇黄河上中游管...

作者

  • 100篇李勉
  • 48篇姚文艺
  • 38篇申震洲
  • 27篇肖培青
  • 24篇李占斌
  • 23篇杨吉山
  • 20篇杨二
  • 18篇杨春霞
  • 18篇焦鹏
  • 17篇丁文峰
  • 16篇陈江南
  • 13篇王玲玲
  • 10篇冉大川
  • 10篇孔祥兵
  • 9篇李莉
  • 9篇左仲国
  • 9篇崔灵周
  • 9篇伍艳
  • 8篇鲍宏喆
  • 8篇侯建才

传媒

  • 8篇水土保持学报
  • 8篇水土保持研究
  • 6篇农业工程学报
  • 4篇水土保持通报
  • 4篇中国水土保持
  • 2篇地理学报
  • 2篇土壤学报
  • 2篇核技术
  • 2篇人民黄河
  • 2篇应用基础与工...
  • 2篇第六届全国泥...
  • 2篇第七届全国泥...
  • 1篇防护林科技
  • 1篇地理研究
  • 1篇科学通报
  • 1篇水利学报
  • 1篇水力发电
  • 1篇水利水运工程...
  • 1篇地理科学进展
  • 1篇灌溉排水

年份

  • 1篇2023
  • 3篇2022
  • 6篇2021
  • 3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4篇2017
  • 4篇2016
  • 1篇2015
  • 5篇2014
  • 3篇2013
  • 4篇2012
  • 5篇2011
  • 2篇2010
  • 5篇2009
  • 6篇2008
  • 11篇2007
  • 4篇2006
  • 12篇2005
  • 3篇2004
10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坡沟系统坡面流能量变化过程与特征
研究坡沟系统坡面草被不同盖度及空间配置下坡面流能量的变化过程与特征, 对于揭示草被减蚀作用机理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实验土槽和放水冲刷试验方法,研究了2 种流量、坡面5种草被盖度及3种空间配置下,坡沟系统坡面径流能量变化过...
李勉姚文艺陈江南丁文峰王文龙
关键词:坡沟系统
文献传递
无定河流域水土保持措施配置及减沙效益分析被引量:3
2006年
从分析无定河流域不同时段水土保持措施配置入手,以减沙效益为研究目标,探讨了水土保持措施优化配置问题。分析认为:水土保持措施配置与减沙效益是密切相关的,淤地坝在水土保持措施配置中应占有合理比例,无定河流域坝地配置比例应大于3%;坡面治理措施配置中需进一步加大封禁治理比例。
陈江南姚文艺李勉焉学贫
关键词:水土保持措施减沙效益无定河流域
黄土高原地区雨水集蓄利用技术发展被引量:8
2001年
雨水集蓄利用技术是黄土高原地区解决干旱缺水、进雨水资源化和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技术。通过对黄土高原地区雨水集蓄利用技术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了发展黄土高原地区先进、高效、适用雨水集蓄利用技术的具体对策。
崔灵周李占斌李勉丁文峰
关键词:黄土高原地区雨水集蓄利用节水灌溉
黄土高原地区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设计被引量:24
2000年
黄土高原地区在我国经济发展总体布局中居于承东启西、协调东西关系的重要战略地位 ,实现其可持续发展对于西部大开发具有较强的示范和带动作用。在全面分析黄土高原可持续发展态势的基础上 ,对本区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结构框架和可持续发展评价方法进行了初步研究 ,设计出了包括高级综合指标、基本指标和元素指标 3个类型的层次性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结构框架、熵技术支持下确定可持续发展指标权重的层次分析法以及用于黄土高原地区可持续发展全面综合评价的集成评价模型 。
崔灵周曹明明李占斌李勉
关键词:黄土高原地区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
坡沟侵蚀产沙关系的模拟试验研究被引量:16
2008年
黄土高原坡面从分水岭到坡脚,径流侵蚀产沙方式和产沙强度等特征表现出明显的垂直分带性。为了揭示造成这种垂直分带性特点的形成机理,本文设计了4m长坡面(坡度为20°)和3m长沟坡(坡度为50°)组成的坡沟系统试验土槽,采用四个不同流量(2.1Lmin-1、3.2Lmin-1、5.2Lmin-1、7.2Lmin-1)的放水冲刷试验,研究了坡面不同来水量、来水含沙量及来水动能对沟坡侵蚀产沙的影响,并建立了坡沟系统侵蚀产沙过程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坡面放水径流强度、坡面来水含沙量以及坡面来水单位水流功率均影响着沟坡部分侵蚀产沙量的大小。坡面放水径流强度与沟坡侵蚀产沙量之间呈幂函数关系;坡面来水含沙量和坡面来水单位水流功率与沟坡部分的侵蚀产沙量之间呈线性关系。根据单位水流功率的概念,计算得出试验条件下沟坡侵蚀产沙的临界单位水流功率值为0.632。最后,根据改进的Yalin公式及沟坡侵蚀产沙的影响因素,分别建立了坡面和沟坡侵蚀产沙的数学模型,经计算后与实测值进行对比发现结果基本令人满意。
丁文峰李勉姚文艺张平仓
关键词:坡沟系统侵蚀产沙
放水冲刷条件下坡面植被空间布局对坡沟系统侵蚀产沙的影响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植被在有效防治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研究表明,土壤表面没有植被的降雨侵蚀量是未扰动森林土壤的16倍[1]。Zheng在子午岭林区的研究也发现,当地表植被生长良好时,降雨、地形、坡度等因素对土壤侵蚀量的影响很小。而土壤表层一旦失去植被保护或根系的固结时,
丁文峰李勉
关键词:坡沟系统侵蚀产沙
中国土壤侵蚀定量研究进展被引量:41
2002年
小流域是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基本单元 ,定量研究其侵蚀产沙的空间分布 ,对于水土保持措施的实施有着重要的意义。作为土壤侵蚀重要的研究热点之一 ,土壤侵蚀定量研究在我国已有 5 0年之久 ,回顾并总结过去的研究成果对于今后更好地开展研究工作十分必要。在简要回顾了我国土壤侵蚀定量研究的过去与现状的基础上 ,主要就降雨特性、坡度、坡长、坡向、植被盖度及土地利用方式等影响因子与土壤侵蚀的定量关系研究 ,以及小流域侵蚀产沙定量研究方面的最新进展进行了归纳和总结 。
李勉李占斌刘普灵
关键词:土壤侵蚀小流域侵蚀产沙
坡沟系统侵蚀耦合机制与泥沙输移比研究
2022年
1研究背景坡沟系统一直是黄土高原侵蚀产沙的主要来源地,也是黄土高原小流域综合治理的主体和水土保持措施配置的基本地貌单元。经过长期治理,黄土丘陵区小流域坡面及沟道实施了大量的水土保持措施,在拦沙减蚀的同时,也极大地改变了小流域的下垫面条件,影响了水沙的产输过程和特征,尤其是退耕还林还草以来,黄土高原大部分地区植被覆盖度发生了很大变化,不少区域已经达到60%以上,水沙大幅度减少。
李勉
关键词:水土保持措施泥沙输移比地貌单元侵蚀产沙坡沟系统退耕还林还草
基于A位元素置换策略合成新型MAX相材料Ti_3ZnC_2被引量:14
2019年
MAX相材料是一类兼具金属和陶瓷特性的三元层状材料,在高温导电、耐磨、耐腐蚀和耐辐照损伤等方面性能优异。目前已经合成出的MAX相材料已有70余种,但A位元素一直局限在ⅢA和ⅣA主族元素,如Al、Si、Ga等,而以副族元素占据A位的MAX相鲜有报道。本研究以Ti_3AlC_2为前驱体,利用熔盐中的A位置换反应,制备出了A位为Zn元素的全新MAX相材料Ti_3ZnC_2。结合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等分析手段对Ti_3ZnC_2的成分和结构进行了确认,并通过密度泛函理论对Ti_3ZnC_2的结构稳定性和晶格参数进行了确定。进一步通过热力学计算对Fe、Co、Ni、Cu等几种元素的A位置换反应进行了预测,发现采用这几种元素的氧化物进行置换反应在热力学上也都具有可行性。本研究所提出的元素置换策略是在保持MAX相六方层状晶体结构的基础上,利用Al、Zn在高温下形成共晶产物实现Zn原子向A层内的迁移,而熔盐介质的存在促进了反应动力学。本方法巧妙地避免了MAX相传统合成过程中竞争相的形成,如M-A合金相,因此可以用于探索更多未知的MAX相材料。
李勉李友兵罗侃LU JunEKLUND PerPERSSON PerROSEN JohannaHULTMAN Lars都时禹黄政仁黄庆
我国流域泥沙输移比研究进展被引量:9
2008年
从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两个角度,详细阐述了我国在泥沙输移比研究中取得的主要成果,指出:①泥沙输移比的研究涉及到土壤侵蚀学、地貌学、地质学、生态学和环境学等多门学科,我国研究者所进行的泥沙输移比的研究还很不成熟,许多问题还处于定性描述或者推理性解释的阶段;②大部分泥沙输移比模型都是在几个特殊的区域利用20世纪60年代的观测资料建立起来的,针对目前流域内降水、下垫面状况均有改变的情况,需要应用新的观测资料,采取多种研究方法深入研究流域泥沙输移比的变化特征。
王玲玲姚文艺刘兰玉李勉
关键词:泥沙粒径流域面积泥沙输移比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