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华英
- 作品数:4 被引量:19H指数:3
- 供职机构:广西壮族自治区植保总站更多>>
- 发文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农杆菌介导系统获得性抗性调节基因(NPR1)转化罗汉果的研究被引量:4
- 2010年
- 以罗汉果子叶为受体,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将从拟南芥中克隆到的NPR1基因导入罗汉果。经抗生素筛选、PCR检测和Southern杂交分析,结果表明:NPR1基因已经整合到罗汉果基因组。通过外植体不同分化阶段的抗性筛选,获得转基因植株。在烟草花叶病毒接种6周后,转基因植株的发病程度明显低于非转基因植株。
- 李文兰李景剑李华英
- 关键词:NPR1基因农杆菌介导PCR
- 不同抗生素对罗汉果遗传转化受体系统的影响被引量:12
- 2010年
- 本研究探讨了抗生素潮霉素(Hyg)、头孢霉素(Cef)、氨苄青霉素(Ap)和羧苄青霉素(Carb)对罗汉果遗传转化受体系统的影响,确立了其在罗汉果转基因过程中的剂量方案。研究结果表明:氨苄青霉素、羧苄青霉素对罗汉果子叶离体培养的毒性比头孢霉素大;以头孢霉素抑菌效果最佳,250mg/L已经能完全抑制农杆菌的生长;用潮霉素(Hyg)罗汉果转基因植株进行抗性筛选,结果表明选择剂Hyg在不定芽和不定根抗性筛选中的临界浓度分别为25mg/L和10mg/L。
- 李文兰李华英盛小伟
- 关键词:抗生素
- 罗汉果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被引量:3
- 2010年
- 本研究以罗汉果(Siraitia grosvenorii(Swingle)C.Jeffery)子叶为外植体,通过农杆菌介导法,探讨影响罗汉果转化的几个重要因素,建立罗汉果稳定的遗传转化再生体系。结果表明:农杆菌转化前对子叶进行预培养可以促进细胞分裂,预培养的最佳时间为1d,侵染时间以为20~30min为宜,共培养最佳时间为4d,附加100μmol/L的乙酰丁香酮(AS)可促进转化。通过潮霉素抗性不定芽分化和抗性不定根分化的两轮筛选及PCR检测,获得56株PCR阳性植株,阳性转基因植株频率为6.86%,初步证明目的基因已经整合到罗汉果基因组中。
- 李文兰高永华李华英
- 关键词:农杆菌介导
- 罗汉果子叶高效再生体系的建立被引量:2
- 2010年
- 以无菌萌发罗汉果子叶为外植体,进行罗汉果高效离体再生体系的研究。探讨了不同MS、琼脂含量、不同激素浓度配比、种子萌发时间和活性炭在罗汉果种子萌发、子叶诱导不定芽及试管苗生根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1/4 MS、0.5%-0.6%的琼脂含量比较适合罗汉果种子萌发,萌发率达89.2%;降低无机盐和蔗糖浓度有利于罗汉果试管苗的生根;最适生根培养基为1/2 MS+IBA0.5mg/L+1.5%蔗糖;罗汉果子叶直接诱导不定芽最适合培养基为1/2MS+6-BA1.0mg/L+IBA0.1mg/L,分化率达94.8%,平均每块子叶出芽10个;培养基中添加低浓度(0.2%)活性炭有利于生根,但不利于子叶不定芽的诱导;子叶不定芽的分化率还受种子萌发时间的影响,萌发时间以2—4d为宜;试管苗经过炼苗2~4d能极大提高移栽成活率,达91.7%。
- 李文兰李华英郝再彬李海云高永华梁祖珍
- 关键词:子叶离体培养植株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