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坤

作品数:4 被引量:50H指数:4
供职机构:浦东新区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浦东新区社会发展局卫生科技项目上海市体育局腾飞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关节
  • 2篇体感
  • 2篇肩关节
  • 2篇本体感觉
  • 1篇等速肌力
  • 1篇运动员
  • 1篇韧带
  • 1篇踝关节
  • 1篇踝关节不稳
  • 1篇踝关节不稳定
  • 1篇踝关节损伤
  • 1篇位置觉
  • 1篇膝关节
  • 1篇膝关节本体感...
  • 1篇面肌
  • 1篇肌电
  • 1篇肌力
  • 1篇肌肉
  • 1篇肩关节前
  • 1篇关节不稳定

机构

  • 4篇同济大学附属...
  • 1篇安徽中医学院
  • 1篇中山大学
  • 1篇开平市中心医...
  • 1篇浦东新区人民...

作者

  • 4篇王予彬
  • 4篇李坤
  • 2篇王亮
  • 2篇王惠芳
  • 2篇郝跃东
  • 2篇汪宗保
  • 1篇崔芳
  • 1篇魏传付
  • 1篇朱文辉
  • 1篇梁炳寅
  • 1篇卢亮宇

传媒

  • 1篇中华物理医学...
  • 1篇中国运动医学...
  • 1篇体育科研
  • 1篇中国微创外科...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1
  • 1篇2010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慢性创伤性肩关节前方不稳定的等速肌力研究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探讨慢性创伤性肩关节前方不稳定(Chronic Traumatic Anterior ShoulderInstability,TASI)患肩与正常肩关节在执行不同功能性动作中的等速肌力定量特征,为改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选择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选取10名TASI右侧患肩和14名正常右侧肩关节对照,分别执行肩胛平面外展、内收,屈、伸,30°外展位内外旋,使用瑞士Contrex System-Top1000型等速肌力测试系统测试其等速向心60°/s、120°/s、180°/s的峰力矩。结果:与正常肩关节相比,TASI患肩外展、外展30°位外旋肌群峰力矩、外旋/内旋肌群峰力矩比值明显下降,并且随着角速度的增加,峰力矩呈下降趋势。结论:慢性创伤性肩关节前方不稳定的康复训练可在保护好肩关节静力性稳定结构前提下,注意增强外旋肌群和外展肌群的肌力。
汪宗保王予彬王惠芳郝跃东王亮魏传付李坤
关键词:肩关节等速肌力峰力矩
本体感觉功能与慢性踝关节不稳相关性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6
2016年
目的观察正常人和慢性踝关节不稳(CAI)患者踝关节位置觉和腓骨肌的反应时间,比较正常踝关节和受损关节间差异,评估本体感觉对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CAI患者21例(实验组)、踝关节正常人30例(对照组),在非负重静息状态、角速度2°/s条件下,利用踝关节被动位置觉角度重现法测定2组研究对象踝关节位置觉感应能力,并在佩戴与不佩戴护踝两种条件下模拟踝关节突然内翻,测定腓骨肌反应时间。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在设定内翻目标角度为20°、30°的条件下,其踝关节本体感觉位置觉角度差值均较对照组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同等条件下比较,实验组在佩戴和不佩戴绷带式护踝条件下,腓骨长肌(PL)、腓骨短肌(PB)的肌肉反应时间(MRT)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受试者组内比较,佩戴与不佩戴绷带式护踝条件下PL、PB的MRT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定患者位置觉感应能力下降,腓骨肌反应时间延长,护踝对于受损踝关节具有良好的机械性保护作用,但对于MRT没有显著提升作用。
梁炳寅李坤王予彬王惠芳崔芳
关键词:本体感觉位置觉
踝关节不稳与本体感觉研究现状被引量:26
2010年
李坤王予彬
关键词:膝关节本体感觉踝关节不稳定踝关节损伤关节韧带
运动员创伤性肩关节前不稳定表面肌电的特征被引量:4
2011年
以临床疾病创伤性肩关节前方不稳(Traumatic Anterior Shoulder Instability,TASI)者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患肩周围肌肉表面肌电活动与正常肩关节在不同功能性动作中比较来探寻TASI肩周肌肉活动募集的大致特征,为TASI患者选择治疗方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东方医院运动医学科就诊的TASI运动员患者和正常运动员肩关节(CON)对照。肌肉活动采用德国Biovision 16导联肌电图仪进行表面肌电信号采集,执行肩胛平面外展、前屈、后伸,0°和45°外展时内外旋,评价肌肉活动特征。结果:TASI和CON相比,TASI肩周肌肉具有以下特征,胸大肌在中立位内旋活动下降明显,三角肌前束在肩胛平面外展的后半部分范围和前屈的前半部分范围中明显下降,三角肌中束活动在前屈的中间范围活动下降,冈上肌活动在外展起始范围有增加的趋势,其余大多数运动范围均呈现下降趋势。肱二头肌活动在前屈和外旋运动中增加。冈下肌活动性在外旋时下降。前锯肌活动在前屈的后范围活动、内外旋运动中是下降的。结论:(1)增加了TASI发病机制的理解,补充了TASI康复训练和治疗选择依据的基本数据库。(2)TASI肩外展肌群、外旋肌群的工作能力下降,内外旋肌群存在失衡现象,外旋肌群的工作能力下降较明显。(3)TASI肩非手术治疗时可适当考虑前方动力性稳定结构,应加强冈上肌、前锯肌以及外旋肌肉的活动性训练,适当加强三角肌前、中束和内旋肌群的训练。
朱文辉王予彬郝跃东汪宗保王亮卢亮宇李坤
关键词:运动员创伤性肩关节前不稳定表面肌电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