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婧

作品数:8 被引量:5H指数:2
供职机构: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理学

主题

  • 1篇低频振幅
  • 1篇毒性
  • 1篇心肌
  • 1篇心肌缺血
  • 1篇心肌缺血再灌
  • 1篇心肌缺血再灌...
  • 1篇心脏毒性
  • 1篇抑郁
  • 1篇抑郁症
  • 1篇再灌注
  • 1篇在体心肌
  • 1篇脏毒
  • 1篇脂肪乳
  • 1篇中度抑郁症
  • 1篇舒肝解郁胶囊
  • 1篇数据驱动
  • 1篇七氟烷
  • 1篇七氟烷后处理
  • 1篇轻中度
  • 1篇轻中度抑郁症

机构

  • 4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清华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中山大学

作者

  • 4篇李婧
  • 2篇杜艺
  • 1篇李晓欣
  • 1篇韩峰
  • 1篇程桥
  • 1篇刘莎
  • 1篇徐勇
  • 1篇杨志
  • 1篇杨文曲
  • 1篇李忻蓉
  • 1篇韩冲芳

传媒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 1篇中华行为医学...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16
  • 2篇2011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脂肪乳预处理对大鼠静脉注射布比卡因与罗哌卡因致心脏毒性的影响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研究脂肪乳对布比卡因、罗哌卡因导致的大鼠心脏毒性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SD成年雄性大鼠72只,体重200~280g,随机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A组,n=8)、布比卡因对照组(B组)、布比卡因+脂肪乳组(C组)、罗哌卡因对照组(D组)、罗哌卡因+脂肪乳组(E组),B、C、D、E每组再分为致死组(1组)和取材组(2组)(每组n=8)。A组经大鼠静脉泵入0.9%氯化钠溶液3ml/(kg·min),6min后开胸取心,B、C、D、E组大鼠经静脉泵入0.9%氯化钠溶液或脂肪乳3ml/(kg·min),共5min,再以2mg/(kg·min)速度泵入相应的局麻药,取材组泵入局麻药1min开胸取心肌,致死组泵入局麻药致心跳停搏。持续监测平均动脉压和心率,记录大鼠出现心律失常、心跳停止的时间及各对应时相局麻药的累积剂量,A组及取材组测心肌ATP含量。结果:C1组出现心律失常和心跳停止的时间比B1组明显延迟、布比卡因用量大于B1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而D1组与E1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组心肌ATP酶含量比较,A组>D2组>C2组>B2组,任意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而D2、E2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脂肪乳能够减轻布比卡因的心脏毒性,其机制可能与增加心肌ATP含量有关,但脂肪乳对罗哌卡因的心脏毒性无明显作用。
杜艺程桥韩峰李婧
关键词:脂肪乳布比卡因罗哌卡因心脏毒性ATP酶
七氟烷后处理对大鼠在体心肌抗氧化的影响
2011年
目的:探讨七氟烷后处理对大鼠在体心肌抗氧化的作用及最佳浓度。方法:将40只健康雄性SD大鼠分为5组,即假手术组(C组)、缺血再灌注组(IP组)、1%、2%、3%七氟烷后处理组(S1、S2、S3组),每组各8只,建立大鼠在体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测定再灌注3 h后血浆MDA、SOD和CK-MB含量和心肌梗死面积。结果:与IP组相比,各S组心肌梗死面积、MDA、CK-MB均显著降低(P<0.05),SOD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S1组与S3组各指标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S1、S3组相比,S2组心肌梗死面积(28.5±1.35)%、MDA(8.205±2.874)nmol/ml、CK-MB(22.935±2.064)U/L均显著降低(P<0.05),SOD含量显著升高(P<0.05)。结论:七氟烷后处理可通过调节MDA与SOD的表达,发挥心肌保护作用,且中剂量组(2%七氟烷)效果更明显。
李婧韩冲芳李晓欣杜艺杨文曲
关键词:七氟烷后处理心肌缺血再灌注抗氧化
健康人格的静息态fMRI脑网络特征分类
目的 克服传统人格特质脑机制研究领域研究策略方面的局限,遵循"以脑为中心"研究策略,采用数据驱动方法,从个体脑影像特征出发,以脑功能网络在不同个体间的变异为出发点探索并发现能够最大程度解释这种变异的人格特质。
王鋆杰杨志李宏李婧葛玲程龙左西年张克让徐勇
关键词:人格特质数据驱动
舒肝解郁胶囊对轻中度抑郁症疗效的静息态功能磁共振低频振幅研究
2024年
目的:采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低频振幅(amplitude of low-frequency fluctuation,ALFF)探讨舒肝解郁胶囊对轻中度抑郁症(mild to moderate depression,MMD)的疗效及其机制。方法:2017年6月至2019年12月,选取45例MMD患者(患者组)和45例健康对照者(对照组),患者组服用舒肝解郁胶囊8周,对照组8周内不服用任何精神类药物。在基线和8周后分别收集所有被试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24项(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 24 items,HAMD-24)和功能磁共振成像数据。使用SPSS 19.0软件和DPABI工具包进行统计分析,采用两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和广义估计方程比较患者组和对照组的量表分数和ALFF值的变化。结果:(1)两组治疗前后HAMD-24评分交互效应显著(χ^(2)=96.446,P<0.001);经过8周治疗后,患者组HAMD-24分数较基线降低[5.00(6.50)分,(15.44±5.87)分](χ^(2)=120.657,P<0.001)。(2)两组治疗前后右侧颞中回和右侧额上回ALFF值交互效应显著(F=36.445,36.122,19.015,22.713,均P<0.05);简单效应分析显示,患者组右侧颞中回和右侧额上回的ALFF值在基线期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服药8周后较基线期显著降低(均P<0.05)。(3)两组治疗前后左侧顶上回ALFF值交互效应显著(F=36.193,P<0.001);简单效应分析显示,患者组左侧顶上回的ALFF值在基线期显著低于对照组(0.352±0.366,0.556±0.443),服药8周后较基线期显著升高(P<0.05)。(4)两组治疗前后左侧颞上回ALFF值交互效应显著(F=18.059,P<0.001);简单效应分析显示,患者组左侧颞上回ALFF值在基线期低于对照组(0.514±0.887,0.930±1.049)(P<0.05),服药8周后患者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两组治疗前后右侧内侧扣带回ALFF值交互效应显著(F=20.152,P<0.001),患者组右侧内侧扣带回ALFF值服药8周后较基线期显著降低(-0.549±0.238,0.089±0.320)(P<0.05)。结论:舒肝解郁胶囊可能通过改变MMD患者右侧额上回、右侧颞中回、左侧颞上回、右侧内侧
李婧姚冠群李曜均刘莎李忻蓉徐勇
关键词:抑郁症舒肝解郁胶囊低频振幅功能磁共振成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