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尊严

作品数:24 被引量:32H指数:3
供职机构:北华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吉林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4篇医药卫生
  • 1篇机械工程

主题

  • 8篇输血
  • 4篇血液
  • 3篇弹力
  • 3篇血栓
  • 3篇血栓弹力图
  • 3篇围术期
  • 3篇抗体
  • 2篇血疗
  • 2篇血小板
  • 2篇血型
  • 2篇手术
  • 2篇输血疗法
  • 2篇凝血
  • 2篇细胞
  • 2篇回顾性分析
  • 2篇肝素酶
  • 2篇ABO血型
  • 2篇病例
  • 2篇病例报告
  • 1篇单核

机构

  • 21篇北华大学
  • 4篇吉化总医院
  • 3篇北华大学第二...
  • 2篇合肥市第二人...
  • 2篇吉林市红十字...
  • 1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福建省立医院
  • 1篇广州市第一人...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贵州省人民医...
  • 1篇北京大学第一...
  • 1篇福建省疾病预...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海南省人民医...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江西省人民医...
  • 1篇兰州大学第一...

作者

  • 24篇李尊严
  • 9篇范垂姝
  • 4篇刘磊
  • 4篇纪艳
  • 3篇张丽英
  • 3篇郑亮亮
  • 2篇周荣博
  • 2篇何安华
  • 2篇杨劲
  • 2篇郭海洋
  • 1篇张进军
  • 1篇黄婕
  • 1篇刘小信
  • 1篇吴巨峰
  • 1篇张晰
  • 1篇李宁
  • 1篇梁华钦
  • 1篇梁晓华
  • 1篇邢颜超
  • 1篇郝一文

传媒

  • 5篇北华大学学报...
  • 4篇中国社区医师...
  • 3篇中国热带医学
  • 2篇中国地方病防...
  • 2篇吉林医学院学...
  • 1篇中国实验诊断...
  • 1篇中国输血杂志
  • 1篇中华创伤杂志
  • 1篇临床输血与检...
  • 1篇安徽卫生职业...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中国现代药物...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1
  • 4篇2020
  • 1篇2019
  • 3篇2017
  • 2篇2015
  • 1篇2009
  • 1篇2006
  • 3篇2005
  • 2篇2004
  • 3篇2002
  • 1篇1997
  • 1篇1995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冷沉淀在直肠癌患者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寻找直肠癌患者术中止血的最有效方法。方法直肠癌患者7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8例,输注冷沉淀)和对照组(36例,输注全血),比较两组输注前后血常规、凝血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输注冷沉淀后与输注前比较,患者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纤维结合蛋白(Fn)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输注后观察组PT、APTT、Fn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冷沉淀应用于直肠癌手术中,是一种良好的生物止血剂,可用于防止伤口感染、止血和促进愈合,且能够降低肿瘤复发率。
范垂姝李尊严刘磊纪艳
关键词:冷沉淀直肠癌止血
48例脑损伤性颅内血肿的护理
1995年
本文就急性颅内血肿病人的临床抢救,如何细心观察,采取及时、适当的抢救措施进行了科学的总结,提出了除观察生命体征外,还通过注射药物等措施来解除病情发展,及是否形成脑疝,不仅为医生提供临床诊断依据,而且为抢救掌握了时机,赢得了时间,通过精心观察和抢救使97%的病人安全度过急性期。
王亚轩徐玉秋李尊严
关键词:颅脑损伤颅内血肿护理学
严重创伤患者紧急救治血液保障模式与输血策略中国专家共识(2024版)
2024年
严重创伤患者对救治时效性要求极高,输血在此类患者的紧急救治阶段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越来越多的循证医学证据和临床经验表明,早期输注低效价O型全血或平衡比例红细胞、血浆和血小板等成分血的止血复苏策略将使严重创伤大出血患者获益。然而,当前国内血液保障模式不能完全满足临床对严重创伤患者紧急救治输血的时效性和有效性需求。针对我国严重创伤紧急救治血液保障模式与输血策略中存在的关键问题,中华医学会临床输血学分会、中华医学会创伤学分会创伤急救与多发伤学组和中华医学会灾难医学分会青年学组组织国内输血医学和创伤救治专家,基于循证医学证据并结合Delphi法专家咨询投票,共同制订《严重创伤患者紧急救治血液保障模式与输血策略中国专家共识(2024版)》,从血液保障模式和输血策略两个方面共提出10条推荐意见,为严重创伤紧急救治阶段的输血复苏提供参考,以期进一步提高严重创伤患者的救治成功率。
卢尧李阳张雷英唐昊敬慧丹王耀丽贾向志巴立卞茂红蔡丹蔡辉蔡晓红查占山陈秉宇陈大庆陈凤陈国安陈海鸣陈静陈敏陈青陈舒陈玺程金凤褚晓凌崔红旺崔欣达珍戴莹邓素容董伟群范为民冯珂付丹晖付涌水傅奇傅雪梅甘佳甘新宇高伟巩怀证桂嵘郭庚韩宁郝一文何武兵洪强侯瑞琴侯卫胡婕胡培阳胡熙胡晓玉黄光斌黄婕黄象艳黄远帅浑守永蒋学兵金平赖冬乐爱平黎红梅李碧娟李翠莹李代红李海宏李贺李辉李剑平李宁
关键词:急救输血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先后急性变M2a,M2b例
2005年
目的追踪观察患者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双重急性变(M2a,M2b)的诊断及治疗过程,以期对慢粒急变有更深入的了解.方法对患者整个病程给予追踪记录.结果与结论通过对患者病程的诊断、治疗和观察,进一步研究和探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性变机制及基因、染色体的结构变化.
李尊严曾桂萍
关键词: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性变染色体
吉林地区血小板输注疗效与临床病种的关联性分析
2015年
目的观察血小板输注在临床应用的效果及影响因素。方法对159例不同临床病种患者输注血小板后的疗效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对159例血小板输注患者测定血小板数目,脾大患者65例,脾正常患者94例,采用输注后24 h的血小板计数增高指数(CCI)(CCI<5.0×109/L)为判定血小板输注无效症(PTR)的标准,其血小板输注无效率分别为:稀释性血小板减少7.14%,血液病31.58%,恶性肿瘤28.0%以及肝硬化38.78%。脾正常患者血小板输注有效率高于脾大患者(P<0.05)。结论稀释性血小板减少患者的输注效果最好,临床止血效果明显,而血液病、恶性肿瘤、肝硬化患者由于疾病本身原因引起PTR比例显著增高。
刘磊张丽英纪艳孙秀玖李春颖李艳玲范垂姝李尊严
中国汉族人群中EED基因多态性与肝细胞癌易感性的关联性研究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讨EED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与肝细胞癌(HCC)遗传易感性的相关性。方法用病例-对照方法分析EED基因的3个SNPs位点(rs7952481、rs1391221和rs974144)在中国汉族人群中的分布。提取175例HCC患者与231例体检健康者的外周血DNA。采用血液基因组提取试剂盒(离心柱型)来提取全部研究对象的基因组DNA。使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进行SNP的基因分型。结果病例组与对照组在性别及年龄上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与对照组EED基因三个位点基因频率分布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P>0.05),证明所观察的样本具有群体代表性。除了rs1391221位点的基因型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外(P<0.05),其他位点的基因型分布和等位基因频率在的差异都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种遗传模型下,病例组与对照组之间除了rs974144位点在隐性模型之下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外(P<0.05),其余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倍型分析结果显示,在总样本中,单倍型的分布在病例组与对照组之间没有显著不同(P>0.05)。与相关临床指数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除了rs974144位点多态性与AST指标在各基因型之间的存在显著性差异外(P<0.05),其余位点多态性与各临床指标在基因型之间的差异都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ED基因多态性与HCC显著相关,并可以用于预测中国汉族人群中HCC的易感性。由于人群异质性差异,这种关联还需要在其他人群中加以验证。
李尊严范垂姝郭海洋郑亮亮李思瑶孙世龙
关键词:肝细胞癌单核苷酸多态性遗传易感性
Cell-DYN1400全自动血球分析仪性能评价
1997年
本文通过对Cell-CYN1400全自动血球分析仪的精密度和准确度以及互染率,总重复性,稀释效果等各项技术指标的测定,显示出其性能良好,测定速度快,准确性好,精密度高等特点。大大提高劳动效率,减轻劳动强度为当今各医院检验科血常规中不中缺少的仪器.
陈岩范垂姝李尊严
关键词:全自动血球分析仪血液检查
中国人群输血相关急性肺损伤58例文献回顾性分析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分析中国人群输血相关急性肺损伤的发病特点、临床表现及转归,为进一步有效预防其发生提供参考。方法检索Medline、PubMed、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维普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发表的中国人群输血相关急性肺损伤的个案报道文献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研究共纳入41篇案例报道,58个病例,其中男性40例,女性18例,平均年龄为(37.7±20.4)岁,输注的血液成分包括全血、红细胞、血浆、血小板、冷沉淀和丙种球蛋白。58例病例的主要临床症状均为呼吸困难、低氧血症、心率快(93.1%,54/58)、低血压(46.6%,27/58)。58例病例中65.5%(38/58)好转,34.5%(20/58)死亡,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和误诊误治是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论目前我国对于TRALI的诊断和管理尚不完善,采取多方位积极的管理措施才能有效减少TRALI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刘晓敏江颖刘俊婷张雷英庄远汪德清李尊严于洋
关键词:输血相关急性肺损伤
凝血仪及其临床应用被引量:4
2002年
止血与血栓是一门新兴的边缘科学,它涉及临床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并与其临床治疗和预后有密切关系。临床实验室对于止血与血栓方面的检测广泛应用于出血、血栓性疾病及血栓前状态的诊断、疗效观察、抗凝药剂量监测及预后分析。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基础医学研究的进步,人们对止血与血栓的发生、发展认识越来越深刻,其检测手段也越来越先进。其中一个显著的特点是凝血仪的迅速发展和在血栓与止血检测方面的广泛应用,使得血栓与止血的检测从传统的手工方法发展到全自动凝血仪,从单一的凝固法发展到免疫学方法、生物化学方法,止血与血栓的检测也因此而变得简便、准确、精确。
范垂姝李尊严
关键词:生物学方法凝血仪
输血不良反应及其预防被引量:1
2004年
随着临床医学的发展,输血在医疗和抢救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至今为止替代血液和各种血液有效成分的药物制剂还未问世。输血仍是当今医疗中的一种必要手段。但由于血液中各种成分生物结构十分复杂。在输血过程中产生的免疫反应给患者带来不良反应甚至造成严重后果。另外,血液来自人体,由于输血而传染各种疾病也是医疗过程中面临的十分严峻的问题。
范垂姝李尊严金海甲石建宏栾静
关键词:输血不良反应血液免疫反应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