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志刚

作品数:67 被引量:493H指数:14
供职机构:广东省昆虫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9篇期刊文章
  • 19篇专利
  • 7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2篇农业科学
  • 17篇生物学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9篇幼虫
  • 9篇红火蚁
  • 8篇草蛉
  • 7篇薇甘菊
  • 6篇植物
  • 6篇米蛾
  • 5篇群落
  • 5篇红树
  • 5篇红树林
  • 5篇安婀珍蝶
  • 4篇蝶类
  • 4篇异硫氰酸烯丙...
  • 4篇引诱
  • 4篇饲料
  • 4篇物防
  • 4篇垃圾
  • 4篇害虫
  • 4篇捕食
  • 4篇测报
  • 3篇蝶类多样性

机构

  • 59篇广东省昆虫研...
  • 7篇中国科学院
  • 6篇中国科学院研...
  • 6篇中国科学院华...
  • 6篇中国科学院遗...
  • 4篇华南农业大学
  • 3篇广东内伶仃福...
  • 2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鸟取大学
  • 1篇深圳大学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中山大学
  • 1篇中国热带农业...
  • 1篇中国科学院成...

作者

  • 66篇李志刚
  • 59篇韩诗畴
  • 39篇李军
  • 25篇戴建青
  • 17篇吕欣
  • 13篇安新城
  • 13篇叶静文
  • 7篇李丽英
  • 6篇郭明昉
  • 6篇龚鹏博
  • 6篇张碧胜
  • 5篇罗莉芬
  • 5篇翟欣
  • 4篇黄鸿
  • 4篇彭统序
  • 4篇吴华
  • 4篇欧剑峰
  • 4篇刘小京
  • 4篇刘文惠
  • 3篇黄玮

传媒

  • 7篇环境昆虫学报
  • 4篇生态学报
  • 4篇生态学杂志
  • 3篇昆虫知识
  • 3篇广东农业科学
  • 2篇昆虫学报
  • 2篇植物保护
  • 2篇中国生物防治
  • 1篇中国科学(C...
  • 1篇土壤通报
  • 1篇华北农学报
  • 1篇中国生态农业...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中国森林病虫
  • 1篇生态科学
  • 1篇四川动物
  • 1篇植物检疫
  • 1篇生态环境学报
  • 1篇南方农业学报
  • 1篇中国生物防治...

年份

  • 4篇2015
  • 6篇2014
  • 6篇2013
  • 7篇2012
  • 7篇2011
  • 6篇2010
  • 5篇2009
  • 9篇2008
  • 7篇2007
  • 4篇2006
  • 2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3
6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黄曲条跳甲引诱剂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黄曲条跳甲引诱剂。它按总质量分数100%计,由以下成份组成,异硫氰酸烯丙酯30%-40%,顺-3-已烯醇39%-54%,香茅油10%-15%,菜籽油5%和2,6-二叔丁基对甲苯酚1%。本发明根据昆虫的嗅觉...
戴建青韩诗畴安新城李军李志刚
文献传递
不同日龄薇甘菊叶片对安婀珍蝶幼虫营养效应的影响被引量:2
2004年
用不同日龄的薇甘菊叶片饲养安婀珍蝶5龄幼虫,测定不同营养条件对安婀珍蝶幼虫营养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取食不同日龄叶片的安婀珍蝶幼虫,其多种食物利用指标存在差异。随着叶片日龄的增加,相对取食量和近似消化率有明显增大。10日龄叶片饲养的试虫,其食物利用率和食物转化率明显高于其他日龄的幼叶和老叶饲养的试虫。
李志刚罗莉芬韩诗畴郭明昉李丽英
关键词:有害生物生物防治安婀珍蝶薇甘菊叶龄
植物种子二形性(多形性)研究进展被引量:25
2006年
植物种子的二形性(多形性)是指在同一棵植株上生长有形态结构、生理、生态学特性等方面有很大差异的两种(多种)种子。这种现象在自然界中比较普遍,特别是菊科、藜科、禾本科、十字花科中最为常见。二形性种子可分为有扩散结构和没有扩散结构(如冠毛和表皮毛状体)两种。如菊科的边花种子一般不具有扩散结构、个体较大,具有休眠特性和对光、温度、水、盐分等环境因子的敏感特性;而中间花种子一般具有扩散结构,个体较小,不具有休眠特性。具有休眠特性和对环境因子比较敏感的种子是形成土壤种子库的主要成分。二形性种子产生的幼苗在前期形态大小上都有差异,但生长后期有些差异不显著(70daysoldforHedypnoiscretica),有些仍很显著(AtriplexSagittata)。这二形性幼苗所产生的后代同样也具有二形性现象。二形性种子产生的比例受环境因素的影响,例如:水、盐、养分和密度胁迫等。遗传因素也影响二形性种子的比例,其遗传率一般在0.2~0.5之间,是一种数量遗传性状,受多个基因控制。为了解释二形性种子产生的原因,从生态学和个体发育的角度提出了两个模型:生态进化模型(两面下注策略或高低风险策略)和个体发育模型。不同植物的二形性(多形性)种子在结构、发芽休眠特性、对环境因子的反应、幼苗特性、两者的比例受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不尽相同。种子二形性(多形性)是植物本身的遗传特性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产生的现象,是植物适应环境的一种生理、生态机制,是植物长期进化的结果。总之,二形性种子的形成机理非常复杂,目前还不是很清楚。对以下4个方面的研究进行了展望:采用生物技术的手段研究种子二形性的遗传机制;二形性种子激素等化学物质含量的差异;目前各种环境因素对植物生长的生理生态学意义;二形性植物生活史�
李伟强刘小京毛任钊安萍乔海龙黄玮李志刚
关键词:多形性发芽扩散
一种小菜蛾引诱剂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菜蛾引诱剂,旨在提供一种对雄蛾和雌蛾都具有良好引诱效果的引诱剂,它由小菜蛾性信息素,寄主植物挥发物质和植物油按照质量比1∶800~8000∶180组成;所述的寄主植物挥发物质由顺-3-已烯醇乙酸酯、顺-...
戴建青韩诗畴李军李志刚吕欣安新城
文献传递
一种刺桐姬小蜂引诱板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刺桐姬小蜂引诱板。它是在引诱板上具有翠绿色的颜色涂层,该颜色在RGB模式的值为:红色Red 46~52,绿色Green 204~224,蓝色Blue 21~23。优选,在所述的刺桐姬小蜂引诱板上还设有诱芯...
李军韩诗畴戴建青李志刚
文献传递
地面温湿度对红火蚁蚁巢表层内工蚁数量的影响被引量:10
2014年
为了探明不同环境条件对番禺区红火蚁活动情况的影响,本研究通过对番禺区不同地理位置的红火蚁取样调查,将众多数据筛选归类,从而统计分析不同环境条件对红火蚁蚁巢表层工蚁数量变化动态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番禺区红火蚁蚁巢表层工蚁数量变动受地面温度影响较大,20-35℃对红火蚁工蚁相对比较适宜,而最适适宜温度区间为25-30℃,此范围红火蚁工蚁数量最大;地面相对湿度对蚁巢表层红火蚁工蚁数量的影响相比地面温度较小,在不适宜的温度范围,地面相对湿度对工蚁数量变动有一定的影响,但是在温度适宜的范围,湿度对工蚁数量变化的影响较小。
李军杨召琼林妙凤李志刚李丽云袁宇平韩诗畴张锦华
关键词:红火蚁地面温度
不同小麦品种对麦长管蚜的抗性被引量:11
2007年
在大田对18个品种98-10-34、PI-矮、千斤早、XZ1三代、AmigoF3、98-10-30、98-10-35、Tm44、98-10-9、Amigo、XZ13三代、98-10-32、AmigoF2、AmigoF4、PI-高、XZ13母本、陕229及Largo进行耐害性测定,对小麦的感蚜量做了系统调查,分别分析各品种耐害补偿功能及自然感蚜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品种Tm44、AmigoF3、Amigo、AmigoF2、AmigoF4和98-10-9虽然自然感蚜率比较高,但与同类相比减产率却不高;品种Largo、98-10-32、陕229、98-10-35、XZ13母本、PI-高和XZ1三代自然感蚜率比较低,而且其减产率也相对较低;品种PI-矮不仅自然感蚜率高,减产率也排名第二;98-10-34为明显感虫品种,还有98-10-30、XZ13三代和千斤早因为虽然感蚜率最小,但减产率相对较高,所以也是感虫品种。采用室内网罩饲养实验系统研究4个小麦品种陕229、98-10-9、Tm44和largo对麦长管蚜Macrosiphum avenae(Fabricius)生命周期及生殖情况等的影响,同时通过组建不用品种上麦长管蚜繁殖特征生命表,从量的角度揭示小麦品种抗性与麦长管蚜增长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小麦品种对麦长管蚜的存活率,发育历期和净增值率的影响明显不同,品种间抗蚜性存在显著差异。
李军赵惠燕李志刚韩诗畴安新城
关键词:小麦麦长管蚜抗生性耐害性
黄玛草蛉实验种群生命表及其野外种群调查被引量:2
2013年
以埃及吹绵蚧Icerya aegyptiaca(Douglas)若虫饲养黄玛草蛉Mallada basalis(Walker),并采用实验种群生命表的方法进行饲养效率评价。结果表明:黄玛草蛉卵期为3.610 4 d,存活率为0.840 0;1,2,3龄幼虫历期分别为3.301 2,3.633 0,5.501 1 d,存活率分别为0.895 8,0.907 0,0.974 4;蛹期为8.120 3 d,存活率为0.815 8;成虫历期为29.135 6 d,幼期累计存活率(ΠSi)为0.542 5,世代历期为53.301 6 d,单雌平均产卵量为76.357 1粒,雌性比率为0.451 6,种群趋势指数为18.707 5,内禀增长率为0.044 1,周限增长率为1.045 1。野外释放黄玛草蛉防治埃及吹绵蚧,并调查其在野外建立种群情况。释放黄玛草蛉后,除了2011年6月只发现卵、幼虫外,其他月份都可以发现黄玛草蛉的卵、幼虫和蛹。其中2011年9月卵数量最多,为20.80粒/株;2011年10月幼虫数量最多,为11.40头/株;2011年10月蛹数量最多,为9.10头/株。
蒋露韩诗畴李志刚吕欣郭强叶静文
关键词:生命表种群
珠三角洲小菜蛾区域性引诱剂的研制与应用
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 L.属鳞翅目菜蛾科,是为害十字花科蔬菜的世界性大害虫.全世界每年因小菜蛾产生的损失和防治费用保守估计高达40 亿美元至50 亿美元.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蔬菜生产和消费国,严重时...
戴建青李军李志刚韩诗畴
关键词:小菜蛾性信息素生态控制
红火蚁防控技术应用及其竞争种调查研究
外来入侵有害生物红火蚁solenopsis invicta(Red imported fire ant,RIFA)入侵我国以来,很快在受害当地建立种群并且扩算蔓延,对生态安全等造成严重威胁。为控制其在广东省的定居与蔓延,...
李军韩诗畴李志刚戴建青
关键词:红火蚁全球定位系统
文献传递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