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攀峰

作品数:83 被引量:90H指数:6
供职机构: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土资源部海洋油气资源与环境地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交通运输工程航空宇航科学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50篇专利
  • 29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7篇天文地球
  • 9篇自动化与计算...
  • 5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矿业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 1篇电气工程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理学

主题

  • 13篇海底
  • 8篇科考
  • 7篇地质
  • 7篇无人艇
  • 7篇海脊
  • 7篇渤海海峡
  • 6篇科考船
  • 5篇地震
  • 5篇声学
  • 5篇取样器
  • 5篇海域
  • 5篇船体
  • 4篇地层
  • 4篇多金属结核
  • 4篇深海
  • 4篇矿体
  • 4篇缆绳
  • 4篇菲律宾海
  • 4篇沉积物
  • 3篇大洋

机构

  • 71篇青岛海洋地质...
  • 15篇中国地质调查...
  • 6篇国土资源部
  • 4篇山东科技大学
  • 4篇中国地质大学...
  • 4篇中国海洋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国家测绘局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作者

  • 83篇李攀峰
  • 32篇赵京涛
  • 25篇宋维宇
  • 19篇胡邦琦
  • 18篇单瑞
  • 15篇杨源
  • 14篇杨慧良
  • 13篇杜润林
  • 11篇丁雪
  • 11篇黄威
  • 11篇陆凯
  • 9篇齐君
  • 9篇赵铁虎
  • 8篇梅赛
  • 8篇褚宏宪
  • 8篇孙建伟
  • 7篇秦轲
  • 7篇侯方辉
  • 7篇方中华
  • 7篇胡刚

传媒

  • 15篇海洋地质与第...
  • 4篇海洋地质前沿
  • 2篇物探化探计算...
  • 2篇地球物理学进...
  • 1篇现代地质
  • 1篇测绘通报
  • 1篇科技导报
  • 1篇海洋学报
  • 1篇船舶物资与市...
  • 1篇地质通报

年份

  • 28篇2024
  • 9篇2023
  • 5篇2022
  • 9篇2021
  • 10篇2020
  • 7篇2019
  • 1篇2018
  • 4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4
  • 4篇2013
8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南海共轭大陆边缘发育演变时空特征的非均性与目标钻探井位
2022年
南海是西太平洋最大的边缘海之一,位于欧亚板块、菲律宾海板块和印度-澳大利亚板块的转换交接部位,也是太平洋构造域与特提斯洋构造域全球两大构造体系的交汇点,蕴含着丰富的前沿地球科学问题。聚焦南海区域4+1次大洋钻探航次(ODP184、IODP349、IODP367、IODP368及IODP368X),系统总结了中生代以来南海深海盆从陆缘张裂、海底扩张,到气候环境和沉积演变取得的重要进展。基于南海共轭大陆边缘在形成演化过程中时空分布不均一性,凝练了陆缘伸展减薄过程、洋陆过渡带张破裂过程、岩浆活动动力学机制和莫霍面优选等4个科学主题。以往的大洋钻探多数限于南海大陆边缘北部中段,对整个南海的控制约束作用有限。针对上述科学问题,对南海相关数据进行了详细解释分析,在南海东北次海盆、西南次海盆和西北次海盆提出9个科学钻探站位,以期全面、完整和具体地揭示南海生命史。在今后工作中坚持深浅结合、难易结合的原则,开展实施南海大洋钻探,不仅具有支撑未来天然气水合物钻采船在南海海域钻探的现实需求,而且对刻画南海完整生命史具有重要科学意义。
祝文君杜学鑫尚鲁宁李攀峰潘军祁江豪孟元库胡刚
关键词:大洋钻探构造地质莫霍面
九州-帕劳海脊两侧深海盆地浅部地层结构特征与分析被引量:6
2021年
由于欧亚板块、澳大利亚板块与太平洋板块运动的作用,菲律宾海盆形成了全球最为复杂的海底地形地貌。以九州-帕劳海脊为界,西菲律宾海盆与帕里西维拉海盆呈现不同的构造走向与地形特征,海脊两侧发育丰富的深海地质现象与地貌特征。参量阵浅地层剖面仪因其差频窄波束的发射特点,能够获得深海海底浅地层的高分辨率剖面。本文利用参量阵浅地层剖面仪在九州-帕劳海脊获取的高分辨率浅地层剖面,分析了横跨海脊东西走向的海底滑坡发育特点、丘状起伏沉积差异、浅层气以及海底流体运移等地质特征,并结合构造与地形地貌特点对上述特征的成因机制进行了探讨,在垂向小时间尺度上完成了对研究区浅部地层结构的特征研究,为该区域的沉积学和地质学研究提供了思路。
杨慧良杨慧良李攀峰李攀峰董凌宇
关键词:沉积物搬运浅层气
一种基于多要素数据机器学习的海底矿物探测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要素数据机器学习的海底矿物探测方法,涉及海洋调查与海底探测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收集目标海域数据,获得海底底质样本类型,提取海底底质探测分析的地形因子,并确定不同尺度网格的数据集,基于所有目标海域...
李攀峰赵京涛黄威胡刚丁雪胡邦琦宋维宇刘李伟阚靖
一种抛弃式的海底砂取样器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抛弃式的海底砂取样器,涉及取样器技术领域。该抛弃式的海底砂取样器,包括安装架,所述安装架两侧均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安装架前侧设置有收集箱,两个所述固定板内部均固定连接有支板,两个所述支板内部均转动连接有转...
赵京涛宋维宇 阚靖 武复宇李攀峰胡邦琦丁雪
九州-帕劳海脊中段及两侧盆地构造沉积特征及俯冲起始:多道反射地震综合研究被引量:4
2022年
九州-帕劳海脊及两侧的盆地是研究边缘海形成演化和板块俯冲起始机制的理想区域。利用最新采集的深反射地震数据并结合钻孔数据,研究了九州-帕劳海脊及其东西两侧盆地的构造沉积特征及地壳结构,探讨了西菲律宾海的起源及沿古伊豆-博宁-马里亚纳弧的俯冲起始机制。地震剖面和钻孔岩心揭示西菲律宾海盆发育上、下两套不同来源的沉积物盖层,其中下部地层厚度差别大,多为火山物质,来源于九州-帕劳海脊的岛弧火山作用,表现为向海脊方向的持续增厚,靠近海脊的山脚下发育火山碎屑岩裙;上部地层厚度较为稳定,为一套大洋的深水细粒沉积物。西菲律宾海盆和帕里西维拉海盆的地壳厚度约为6~8 km,接近全球平均洋壳厚度;西菲律宾海盆的莫霍面呈宽缓的褶皱状,与沉积物之下的洋壳基底基本同步起伏。西菲律宾海盆在中生代可能位于南半球澳大利亚的北缘,是在陆缘弧(包含部分大陆碎片)的基础上,因古近纪弧间伸展和海底扩张而逐步发展起来的。西菲律宾海盆的地震剖面和钻井均揭示了始新世时期的构造挤压事件,沿古伊豆-博宁-马里亚纳弧的俯冲起始可能是印亚碰撞的远场效应引起的诱导俯冲,俯冲过程伴随着侧向传播和持续的挤压应力场,直到约30 Ma开始岛弧裂离。该研究对揭示东南亚板块构造演化过程和板块俯冲起始机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侯方辉秦轲陆凯赵京涛李攀峰孟祥君黄威胡刚孙军龚小晗
关键词:反射地震剖面菲律宾海
菲律宾海板块俯冲与岛弧演化的钻探靶区研究被引量:1
2022年
菲律宾海板块因其位于欧亚板块、太平洋板块和印-澳板块交汇处的特殊位置,蕴含丰富的前沿地球科学问题,是构造地质学、沉积学、古海洋学以及全球变化研究的热点地区,已经开展了25个航次、98个站位、218口深海钻探井工作。系统梳理了已有的DSDP-ODP-IODP大洋科学钻探航次目标与初步结果,认为绝大部分钻探航次以“弧前增生楔结构和孕震机理”及“岛弧岩浆作用和大陆边缘陆壳增生机制”为主要科学目标,且集中在以日本南海海槽、伊豆-小笠原-马里亚纳岛弧区域为主的活动大陆边缘,少量钻孔分布在板块内部的海底高原和海脊地区,深海盆区仅有零星钻孔分布。而上述地区同样是制约西太平洋构造沉积演化研究的关键区域,诸如花东海盆的年代属性、俯冲带和岛弧形成过程、菲律宾海板块演化以及风尘沉积等关键科学问题需要在此寻找答案。基于已有研究与实测资料,在九州-帕劳海脊三联点区建设性地提出了5个大洋科学钻探站位,并进行了初步钻探预测,旨在阐述俯冲启动机制和岛弧早期演化、厘定三联点岩浆作用和古环境重建等3个科学目标。菲律宾海钻探井位建议与实施,不仅对解决菲律宾海构造演化与沉积效应的关键科学问题有重要科学意义,而且对支撑未来我国自有大洋钻探船深海科学钻探需求具有现实意义。
杜学鑫祝文君牟明杰尚鲁宁李攀峰尉佳虞义勇孟元库胡刚
关键词:菲律宾海
一种浅水沉积物多功能取样车
本发明涉及沉积物取样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浅水沉积物多功能取样车,解决了取样效率低的问题,包括车体,车体的顶部固定有支撑架,支撑架上设有螺旋桨,支撑架的前侧连接有移动摄像头;车体的前侧设有取样杆,取样杆通过取样管与前方的...
赵京涛胡邦琦 武复宇 阚靖李攀峰丁雪宋维宇
九州-帕劳海脊南段及邻近海域典型海山形态特征及地质意义
2024年
对海山形态特征的定量分析与讨论,有助于理解海山的形成与演化,从而进一步了解与海山地貌形态有关的动力作用。基于九州-帕劳海脊南段及邻近海域的高分辨率海底地形和浅地层剖面资料,利用统计学、频谱分析及层序地层学等方法,查明了研究区40座海山的形态特征,并对海山的演化过程进行了分析推测,同时指出了海山对底流沉积动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区海山平均高度为1374 m,平均体积为100 km3,宽高比为0.21±0.09,平坦度为0.16±0.18;在中央海盆裂谷北侧和九州-帕劳海脊南段海山高度与底面半径具有较好的线性关系,而在中央海盆裂谷南侧相关性较差;中央海盆裂谷南侧海山的宽高比明显大于北侧,可能是由复杂的应力背景和构造机制等因素所导致。总结火山演化的4种生长模型,分析认为研究区海山的形态演化与山顶高度和基底直径成比例增加的火山生长模型基本类似,可能是由于火山间断喷发导致海山顶部与侧翼同时成比例发育。
刘佳刘佳李攀峰邢磊胡邦琦赵京涛
关键词:沉积动力
海洋可控源电磁和地震联合反演储层参数研究
准确判断储层性质是提高海洋油气勘探成功率的关键,根据Archie公式和Gassmann公式建立储层岩石物理模型,进行海洋可控源电磁和地震联合储层参数反演研究,通过建立联合反演多参数目标函数,采用模拟退火结合粒子群算法对目...
杜润林张晓波刘李伟李攀峰
关键词:联合反演地震储层参数粒子群算法模拟退火
文献传递
渤海海峡BHS01孔沉积物磁性地层学研究被引量:8
2019年
磁性地层学研究是建立渤海地区第四纪沉积序列地层年代框架的主要技术手段之一。通过对渤海海峡地区BHS01孔(孔深121.3 m)进行详细的磁性地层学研究,结果表明:BHS01孔岩心记录了布容(Brunhes)正极性时至松山(Matuyama)负极性时底部,包括贾拉米洛(Jaramillo)和奥尔都维(Olduvai)正极性亚时。早、中更新世界线即布容(Brunhes)正极性时/松山(Matuyama)负极性时界限(B/M)深度位于该钻孔的46.4 m处。根据沉积速率,推测钻孔底部121.3 m处的年龄约2.25 Ma。综合沉积物的岩性、磁性及沉积速率变化特征,将BHS01孔沉积物记录的区域沉积过程自下而上划分为3个阶段:阶段Ⅰ(2.25~1.46 Ma)以河流相沉积为主;阶段Ⅱ(1.46~0.78 Ma)为稳定的湖泊相沉积;阶段Ⅲ(0.78~0 Ma)发育海陆交互相沉积。这一研究为该钻孔提供了可靠的年代标尺,为渤海海峡及邻区第四纪地层的划分对比和沉积演化过程提供了新的依据。
孙军杨慧良孙军杨慧良路月何磊刘长春褚宏宪强小科
关键词:渤海海峡磁性地层学第四纪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