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敏健
- 作品数:25 被引量:127H指数:6
- 供职机构: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社区45岁以上人群退行性膝关节病流行病学调查
- 目的:了解广州社区45岁以上人群退行性膝关节病发生率及相关因素。方法:采用流行病学中的典型调查和横断面调查研究方法,对广州市人民街18个居委3010名45岁以上成人进行了膝关节炎的流行病学调查,全部采取调查提问,现场调查...
- 林锦洪李敏健许智源程宇星刘秋菊蓝鹏陈薇黄启新高崇荣
- 关键词:骨关节炎流行病学调查
- 文献传递
- 不典型乳腺癌X线表现分析(附24例报告)
- 2010年
- 目的 充分认识乳腺钼靶X线检查在乳腺癌病灶显示及定性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4例X线征象不典型乳腺癌的临床资料、乳腺类型、X线表现及超声结果.结果 本组X线表现不典型乳腺癌均有较典型临床表现,以扪及乳内及腋窝肿物最常见(100%).X线表现共分为5种类型:阴性型(6例) 增生型(7例) 良性占位型(5例) 炎症型(5例) 淋巴结型(1例).发生于致密腺体型乳腺9例 多量腺体型4例 少量腺体型11例.同时行超声检查者17例,其中15例检出实质性肿块或结节.结论 对于无钙化的乳腺癌,钼靶X线检查在病灶显示及定性诊断中有一定的局限性,应充分结合超声检查与临床资料.
- 李敏健陈双黄苏萌李玉娥陈寿才
- 关键词:乳腺癌钼靶
- 非离子型造影剂碘佛醇在静脉肾盂造影中的优化应用被引量:8
- 2010年
- 目的对比分析不同浓度的同种非离子型造影剂碘佛醇在静脉肾盂造影中的诊断效果。方法将1000例进行静脉肾盂造影(IVP)检查人员随机分配分为两组,行不同浓度的碘佛醇静脉注射,对照组500例采用40~50mL碘佛醇原液(320mg/mL),试验组500例采用24~30mL碘佛醇+16mL生理盐水,根据两组的肾盂肾盏、输尿管、膀胱等检查部位的图像显示时间、影像对比度、清晰度,进行图像质量评比和影像学诊断分析。结果根据统计,两组患者的图像质量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肾盂肾盏充盈时间相近,影像对比度、清晰度差异无显著性。影像诊断中对照组结石313例、积水203例、占位病变21例、肾下垂8例,膀胱憩室5例,前列腺增生47例,双肾排泄功能正常216例;试验组结石329例、积水194例、占位病变27例、肾下垂7例,膀胱憩室6例,前列腺增生49例,双肾排泄功能正常348例。对泌尿系统疾病诊断,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对照组为5.0%,试验组为2.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7)。结论因碘佛醇含量高,虽然减少造影剂用量,但对临床诊断无影响,同时可降低碘过敏反应的发生率,减轻患者经济负担,水化后注射液黏稠度降低,便于注射。
- 黄苏萌林建华梁月屏叶素贞石宇文李敏健谭理连陈德基
- 关键词:碘佛醇静脉肾盂造影
- X线导引下乳腺隐匿性病变蓝染医用胶活检术前标记法探讨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探讨利用常规钼靶乳腺设备对乳腺隐匿性病变作活检术前标记的简易方法。资料与方法对23例常规钼靶X线检查显示乳内成簇钙化灶、临床症状体征阴性患者采用穿刺针二维定位作钙化灶手术活检前美蓝染色医用胶标记,并通过医用胶的黏附作用,固定定位针于定位点作为手术路径指引。以针灶距作为定位针定位效果指标,钙化灶在蓝染组织中的位置、蓝染组织最大径线为染色胶定位效果指标。结果定位针定位优18例(78.3%),良4例(17.4%),差1例(4.3%);染色胶定位优17例(73.9%),良2例(8.7%),差4例(17.4%);术中定位针固定良好18例(78.3%),固定不良5例(21.7%)。20例(87.0%)一次完全切除钙化灶,切除组织最大径线2.2 cm,其中16例切除组织最大径线≤1.5 cm;2例(8.7%)2次完全切除,1例(4.3%)3次完全切除。结论染色医用胶术前标记法操作简单、准确、成本低廉,适合在基层医疗机构普遍推广,是乳腺癌早诊早治的有效方法。随着操作技术的不断熟练,钙化灶一次完全切除率将进一步提高。
- 李敏健黄苏萌李玉娥石宇文曾礼勤叶素贞章乐虹
- 关键词:钙化灶医用胶活检
- 颅底原发软骨肉瘤的影像学诊断:附5例报告被引量:1
- 2004年
- 背景与目的:颅底原发软骨肉瘤临床少见.较易误诊,本文分析颅底软骨肉瘤的X线、CT和MRI表现并相互比较,探讨这几种影像学诊断方法对它的诊断价值及限度。方法:回顾性总结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颅底原发软骨肉瘤,患者均进行了X线、CT和MRI检查(平扫和增强),2例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结果:5例X线平片均可显示不同程度的钙化及骨质破坏;CT则可清楚显示病灶的钙化及分布情况,骨质破坏显示良好,优于X线;MRI可全面显示病灶的范围及少量出血,优于X线与CT,但不能显示特征性的钙化。DSA仅显示血管受压移位,无特征性改变。结论:颅底原发软骨肉瘤的X线、CT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X线提示病变,CT可明确诊断,MRI则可三维显示病变的范围,它们都是诊断颅底原发软骨肉瘤的有效方法。
- 陈双李敏健钱瑞菱
- 关键词:影像学表现X线检查CT检查MRI检查
- 综合疗法治疗颈部软组织疼痛36例临床观察被引量:1
- 2002年
- 目的:观察综合疗法治疗颈部软组织的急慢性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颈椎旁阻滞、手法理筋推拿、中医辨证施治综合方法治疗。结果:治疗36例,治愈29例,好转6例,无效1例。结论:综合疗法治疗颈部软组织急慢性疼痛具有见效快、疗程短、安全、复发率低等优点,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方法。
- 林锦洪黄启新江秀芳许智源程宇星李敏健
- 关键词:疼痛软组织损伤穴位疗法中医疗法
- 溢液乳腺疾病乳腺导管造影表现与病理(附105例分析)被引量:13
- 2008年
- 目的分析溢液乳腺疾病的乳腺导管造影表现,并分析其病理基础,以提高诊断水平。方法对临床表现为乳头溢液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溢液乳腺疾病105例,包括乳腺癌12例、导管内乳头状瘤38例、乳腺导管扩张症43例及12例乳腺囊性增生病,回顾性分析其乳腺导管造影的影像表现及病理特征。结果本组乳腺导管造影正确诊断乳腺癌11例,导管内乳头状瘤35例,乳腺导管扩张症41例,乳腺囊性增生病12例。乳腺癌主要造影表现:导管内充盈缺损,管壁浸润;"潭湖征";导管结构紊乱;管壁不规则伴微钙化灶;乳头状瘤病伴导管壁毛糙破坏,提示恶变。单发导管内乳头状瘤造影表现为大导管内边缘光滑的充盈缺损,导管边缘光整;多发者表现为小分支导管内多发边缘光滑之充盈缺损。乳腺导管扩张症造影表现:大、中、小导管同时不同程度地扩张,或伴有管壁毛糙,分支导管萎缩变形等炎症表现。乳腺囊性增生病中囊肿表现为小导管高度扩张形成囊袋状改变,盲管腺病表现为小导管或末梢导管呈多发小囊袋状改变。结论乳腺导管造影对溢液性乳腺疾病是一项安全而有效的检查方法,对乳腺导管内占位性病变的定性、定位诊断具有高度价值,对导管扩张症、乳腺囊性增生病等疾病亦能作出较准确的诊断。
- 石宇文李敏健叶素贞李玉娥陈德基黄世章
- 关键词:乳腺导管造影术乳头溢液
-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性骨性膝关节炎临床观察被引量:4
- 2009年
- 目的观察自拟健肾除痹汤结合西医常规治疗老年性骨性膝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老年性骨性膝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治疗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方法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用健肾除痹汤。结果两组患者近期临床疗效相仿,无显著性差异(P>0.05)。1年后追踪复查,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0.0%,治疗组为85.0%,两组远期疗效比较,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健肾除痹汤结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老年性骨性膝关节炎具有较好的远期疗效,且复发率低,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 林锦洪李敏健程宇星
- 关键词:骨性膝关节炎老年人
- 中西医结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80例被引量:13
- 2009年
-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龙氏颈椎牵引下正骨手法及中医辨证用药,配合颈椎旁神经阻滞治疗。结果治疗组80例中,治愈59例,好转16例,未愈5例,总有效率93.8%。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具有止痛快、疗程短、复发少、安全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 林锦洪李敏健曹小宝沈中琪
- 关键词:颈椎病龙氏手法中医疗法神经阻滞
- 乳腺肿块周围结构钼靶X线表现在定性诊断中的意义被引量:6
- 2009年
- 目的探讨乳腺肿块周围结构表现在定性诊断中的意义,提高钼靶X线对乳腺病变的诊断水平。资料与方法搜集2005年至2007年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乳腺肿块87个,对肿块周围乳腺结构异常的有无及异常的类型、特点及在各种病变中的检出情况作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乳腺结构粘连扭曲、病理结构、结构正常三种病灶周围结构类型在良、恶性病变中的检出率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结构紊乱、结构模糊和结构推移在良、恶性病变中的检出率差异无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结构粘连扭曲和病理结构在乳腺恶性病变的检出率最高,其敏感性和阳性预测值分别为53.7%、88.0%和56.1%、88.5%;病灶周围结构正常者在良性病变多见(60.9%)。结论乳腺肿块周围结构的影像学表现对肿块性质的判断具有重要意义,应重视对此间接征象的观察。病灶周围结构的扭曲粘连及异常结构的检出高度提示恶性可能,病灶周围结构正常则倾向支持良性病变;伴随结构紊乱、结构模糊或结构推移的病灶,需充分结合临床表现及其他影像学表现加以鉴别。
- 李敏健石宇文叶素贞黄苏萌李玉娥钱瑞菱
- 关键词:乳腺肿块乳腺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