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文彬

作品数:10 被引量:13H指数:2
供职机构:天津大学化工学院化学工程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理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化学工程
  • 2篇理学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4篇填料
  • 4篇填料床
  • 3篇变压吸附
  • 2篇数值模拟
  • 2篇湍流
  • 2篇湍流扩散
  • 2篇尾气
  • 2篇相异性
  • 2篇流模型
  • 2篇
  • 2篇传质
  • 2篇传质模型
  • 2篇值模拟
  • 1篇多孔
  • 1篇多孔炭
  • 1篇多孔炭材料
  • 1篇烟道
  • 1篇烟道气
  • 1篇氧化碳
  • 1篇真空变压吸附

机构

  • 9篇天津大学

作者

  • 9篇李文彬
  • 5篇张东辉
  • 5篇唐忠利
  • 4篇余国琮
  • 4篇袁希钢
  • 4篇刘伯潭
  • 1篇付强

传媒

  • 3篇天然气化工—...
  • 2篇化工学报
  • 2篇天津大学学报...
  • 1篇第六届全国化...
  • 1篇天津大学20...

年份

  • 2篇2025
  • 3篇2021
  • 2篇2015
  • 1篇2011
  • 1篇2010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雷诺质流模型在填料床反应过程中的应用:Ⅱ.合成醋酸乙烯过程的模拟被引量:1
2015年
将系列文章第1部分(Ⅰ)中描述的雷诺质流模型应用到填料床催化反应过程的模拟.模拟对象为填料床催化反应合成醋酸乙烯的过程.采用雷诺质流模型,可以同时得到填料床内组分浓度、气相温度以及速度分布.模拟结果与实验测量值符合较好.通过对比发现,由于雷诺质流模型能准确表征填料床内湍流传质扩散的各向异性,使得该模型模拟结果优于传统模型.最后,本文对湍流传质扩散的各向异性进行了初步探讨.
李文彬刘伯潭余国琮袁希钢
关键词:填料床
雷诺质流模型在填料床反应过程中的应用:Ⅰ.MEA吸收CO_2过程的模拟被引量:2
2015年
工业中填料床往往处于湍流操作条件下,导致传质扩散呈现各向异性.针对填料床反应过程的预测,本文采用了雷诺质流模型,该模型的特点是通过直接求解雷诺质流方程来封闭湍流传质方程,从而准确表征填料床内湍流传质扩散的各向异性,得到更为准确的组分浓度、流体温度及速度分布.本文模拟了散堆填料塔内一乙醇胺溶液(MEA)-CO2化学吸收过程.模拟结果与文献报道的实验数据符合较好,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
李文彬刘伯潭余国琮袁希钢
关键词:填料床
合成氨反应器尾气变压吸附氨分离工艺的模拟与分析
2025年
氨的分离和回收在工业中有着广泛应用,但传统的氨分离方法往往伴随着较高的能耗。变压吸附技术作为一种低能耗、设备简单、操作灵活的气体分离方式,在气体分离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目前,对于变压吸附氨分离工艺缺乏详细的分析研究。基于此,以简化的合成氨反应器尾气为研究对象,以实验室自制的高硅铝比分子筛HS-1为吸附剂,测定了NH_(3)、N_(2)和H_(2)三种气体在该吸附剂上的吸附数据,为仿真模拟提供了相关参数。提出了一种两塔真空变压吸附工艺,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针对合成氨反应器尾气的氨分离变压吸附工艺,研究了不同操作条件下工艺分离的性能,探究了操作参数对工艺性能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在吸附压力5 bar(1 bar=105 Pa),吸附时间250 s,进料量1.2 mol·min^(-1)的条件下,该工艺分离得到的NH_(3)纯度可达89.30%,回收率可达94.67%,分离能耗为38.02 kJ·mol^(-1)。
贾晶宇孔德齐沈圆辉张东辉李文彬唐忠利
关键词:合成氨真空变压吸附吸附剂
基于二级双回流的变压吸附捕碳工艺研究
2025年
碳捕获、利用与封存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关键技术,而火电厂烟气是工业碳排放主要来源之一。变压吸附是常用的烟气捕碳工艺之一,已有的研究表明常规真空变压吸附难以获得满足指标的二氧化碳产品,双回流变压吸附可获得两种高纯度和回收率的产品,但生产能力较低。对此,基于文献数据对组成为N_(2)/CO_(2)=85%/15%的烟气进行了二级耦合工艺的模拟,探究了进料位置,吸附时长,空塔气速和轻、重回流量对工艺的影响。结果表明,吸附压力为一级200 kPa,二级105 kPa,解吸压力为一级30 kPa,二级2 kPa,进料位置距塔底与塔高比0.4,吸附时长90 s,空塔气速0.07 m/s,轻回流量5.5×10^(-3)mol/s,重回流量1.1×10^(-2)mol/s时,能得到96.42%的CO_(2)和99.93%的N_(2),回收率96.22%和99.47%。此外,与文献对比,提出的二级工艺具有高生产能力和较低能耗。
姚佳逸张东辉唐忠利李文彬
关键词:变压吸附二氧化碳捕集硅胶烟道气数值模拟
兰炭尾气变压吸附制氢捕碳工艺模拟与分析被引量:2
2021年
兰炭技术可以实现煤炭资源高效清洁利用,但兰炭生产过程中会副产兰炭尾气,若将其直接排放到大气中,不仅会造成能源浪费,还会污染环境。基于兰炭尾气组成φ(CH_(4)):φ(CO):φ(CO_(2)):φ(H_(2)):φ(N_(2))=8.7%:13.9%:12.7%:28.5%:36.2%,以利用H_(2)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为目的,探究了兰炭尾气制氢与捕碳的可能性。利用静态容积法测得了兰炭尾气各组成在活性炭、5A分子筛以及硅胶上的吸附等温线,为仿真模拟提供了相关参数。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三阶变压吸附制氢与捕碳工艺,旨在探索兰炭尾气清洁化利用方案。
陈思睿管仲博沈圆辉张东辉唐忠利李文彬
关键词:变压吸附制氢
变温吸附净化VOCs的数值模拟及分析被引量:2
2021年
为进一步优化低浓度挥发性有机物(VOCs)净化过程的工程设计,基于活性炭吸附剂,建立了非平衡、非等温、非绝热的单塔吸附床模型,对变温吸附净化苯的工艺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不同条件下吸附与解吸阶段塔内气固相中苯分布及温度的变化。结果表明:再生阶段温度变化存在缓冲区;进料中苯体积分数对吸附过程的影响比进料量更大;再生温度对床层再生时间、床层再生度、氮气消耗存在正向促进作用,且存在最佳温度下的最小能耗;一定程度下增加吸附塔塔径有利于降低氮气消耗和能耗。
李亚冬江南沈圆辉张东辉唐忠利李文彬
关键词:VOCS变温吸附数值模拟
吸附过程的计算传质学模拟及验证
提出了应用于模拟固定床吸附过程的计算传质学模型。采用最近发展起来的c2-εc模型来预测吸附组分浓度及湍流扩散系数在吸附床内轴向及径向的分布,从而不再依赖经验值或关联式。模拟结果与文献报道的吸附实验数据符合较好。研究还表明...
李文彬刘伯潭余国琮袁希钢
关键词:填料床
碳材料的分子模型及模拟方法在吸附中应用的研究进展被引量:7
2021年
多孔炭作为吸附剂中重要的一类材料,在捕获烟气中二氧化碳(CO_(2))、有机废气净化和工业废水回收有机物等领域应用广泛。区别于结构有序的晶态吸附材料,大部分炭材料具有无定型的结构和化学特性,运用计算机研究介、微尺度界面吸附现象的分子模拟技术用于多孔炭材料的研究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回顾了自分子模拟技术兴起以来使用较广泛的炭材料模型,如狭缝孔类模型、虚拟多孔碳类模型和纳米碳材料模型的建模理论、发展历程和应用场景;概述了研究炭材料吸附行为常用的分子模拟方法——蒙特卡洛方法、分子动力学方法、密度泛函理论和逆蒙特卡洛方法,及其在多孔炭材料吸附中的应用实例,指出了未来分子模拟技术在炭材料吸附领域的机遇和挑战。
姚晨牧冯丽安亚雄付强沈圆辉张东辉唐忠利李文彬
关键词:多孔炭材料分子模型
吸附过程的计算传质学模拟及验证
提出了应用于模拟固定床吸附过程的计算传质学模型.采用最近发展起来的c2--εc模型来预测吸附组分浓度及湍流扩散系数在吸附床内轴向及径向的分布,从而不再依赖经验值或关联式.模拟结果与文献报道的吸附实验数据符合较好.研究还表...
李文彬刘伯潭余国琮袁希钢
关键词:填料床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