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明桂

作品数:29 被引量:53H指数:5
供职机构:北海市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8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2篇内障
  • 12篇白内障
  • 8篇超声
  • 8篇超声乳化
  • 7篇手术
  • 7篇角膜
  • 4篇植入
  • 4篇透明角膜
  • 4篇透明角膜切口
  • 4篇青光
  • 4篇青光眼
  • 4篇小梁
  • 4篇角膜切口
  • 4篇超声乳化术
  • 3篇翼状胬肉
  • 3篇摘除
  • 3篇摘除术
  • 3篇折叠
  • 3篇植入术
  • 3篇视力

机构

  • 29篇北海市人民医...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作者

  • 29篇李明桂
  • 16篇陈烈
  • 10篇梁惠文
  • 5篇穆翔
  • 5篇张发梁
  • 4篇罗涣涣
  • 3篇陈强
  • 1篇张发樑
  • 1篇何剑锋
  • 1篇李伟

传媒

  • 6篇中国中医眼科...
  • 5篇眼外伤职业眼...
  • 3篇眼科研究
  • 2篇临床眼科杂志
  • 2篇广西中医学院...
  • 2篇国际眼科杂志
  • 2篇临床合理用药
  • 1篇眼科新进展
  • 1篇中国实用眼科...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右江民族医学...
  • 1篇深圳中西医结...
  • 1篇中国眼耳鼻喉...

年份

  • 2篇2011
  • 4篇2010
  • 3篇2009
  • 4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4
  • 2篇2002
  • 2篇2001
  • 2篇2000
  • 8篇1999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低视力的临床分析被引量:5
1999年
目的 分析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低视力的原因.方法 统计白内障超声乳化术214例233眼术后3月时矫正视力及眼部检查情况.结果 43眼视力低于0.3(18.45%),其中超声乳化手术并发症17眼,白内障患者眼部原有的并发症13眼,两者同时存在13眼.结论 根据超声乳化术的特点,合理选择病例,减少手术并发症和提高处理的能力外,应重视白内障患者眼部原有的并发症的诊断和治疗.
李明桂陈烈罗涣涣
关键词:白内障超声乳化低视力
非穿透性小梁手术联合丝裂霉素及深层巩膜反折疗效观察
2008年
目的:观察非穿透性小梁手术联合丝裂霉素及深层巩膜反折引流治疗开角型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4例(18眼)开角型青光眼患者进行非穿透性小梁切除手术,术中联合应用丝裂霉素C及深层巩膜反折引流。观察手术前、后的眼压、视力、视野、前房(前房角)变化及手术后滤过泡情况。随访3~18mo。结果:术前平均眼压(33.96±8.16)mmHg(1mmHg=0.133kPa),术后眼压为(14.62±3.53)mmHg,手术前后眼压差异有显著意义(t=11.82,P〈0.01)。手术前、后视力及视野无明显改变。术后16眼均形成滤过泡,其中I型6眼,Ⅱ型11眼,Ⅲ型1眼。结论:非穿透性小梁切除联合应用丝裂霉素及深层巩膜反折引流术是治疗开角型青光眼的一种安全、有效、便宜和具有可重复性的新治疗方式。
梁惠文张发樑李明桂穆翔陈强陈烈
关键词:非穿透性小梁手术丝裂霉素C青光眼
间接检眼镜下手术治疗裂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临床效果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观察间接检眼镜下巩膜扣带术治疗原发性裂孔源性非增生性视网膜脱离的临床效果,评价视网膜复位后视功能的恢复状况。方法 76例裂孔源性非增生性视网膜脱离行巩膜扣带术。双目间接检眼镜直视下裂孔定位、冷凝及巩膜外硅胶垫压及环扎带。观察术后视力、眼压、葡萄膜反应等。术后6个月30眼完成视野检查。结果视网膜复位72眼(94.73%),未复位4眼(5.26%)。术后视力提高67眼,不变5眼,下降4眼。6个月后视野能大部分恢复并保持稳定。结论巩膜扣带术治疗原发性孔源性非增生性视网膜脱离间接检眼镜直视下手术成功率较高。采取早期手术和最小量手术,可获得较好的远期视功能效果。
李明桂张发梁梁惠文
关键词:视网膜脱离巩膜扣带术间接检眼镜
儿童开放性眼球损伤视力结果分析被引量:2
2001年
李明桂陈烈
关键词:儿童开放性眼球损伤视力
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低复发率手术技巧被引量:5
2009年
李明桂张发梁梁惠文
关键词:翼状胬肉手术技巧复发率基底细胞
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治疗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0年
糖尿病性黄斑水肿是主要致盲性眼病之一,其发病机理推测为血-视网膜内外屏障破坏及细胞因子共同作用。临床上一直探索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法 ,本文对激光光光凝、药物治疗及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黄斑水肿的方法作一介绍。
李明桂何剑锋
关键词:糖尿病性黄斑水肿MACULAREDEMA致盲性眼病视网膜内光凝
改良小梁切开反折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远期效果观察
2009年
[目的]观察改良小梁切开反折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的远期效果。[方法]在常规的小梁切除术基础上,对拟切除的包括小梁在内的深层巩膜组织(4.0 mm×1.5 mm)切除一端,保留一端,将小梁条反折斜45°角缝合于深层巩膜组织,利用巩膜条隆起功能,防止术后滤过通道阻塞。[结果]治疗组术前眼压3.51±0.45 kPa,术后一周降至1.25±0.82 kPa;对照组术前眼压3.45±0.31 kPa,术后一周降至2.11±0.41 kPa。两组术后一周眼压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2年复查,两组眼压均能较好控制在20 mmHg以下,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2年复查两组的滤过泡功能,治疗组的滤过泡存留百分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小梁切开反折术能利用隆起部增加滤过的间隙,促使房水经巩膜瓣隧道进入结膜下,维持滤过通畅,防止术后远期滤过道的阻塞。
李明桂穆翔梁惠文
关键词:青光眼滤过
非穿透小梁切除联合丝裂霉素及深层巩膜反折术临床分析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观察和分析非穿透小梁手术联合丝裂霉素C及深层巩膜反折引流治疗开角型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2例16眼开角型青光眼患者行非穿透小梁切除手术,术中联合应用丝裂霉素C及深层巩膜反折引流。观察手术前、后的眼压、视力、视野、前房(前房角)变化及手术后滤过泡情况。随访3~18个月。结果术前平均眼压(27.93±7.62)mmHg(1kPa=7.5mmHg),术后3个月时为(14.62±3.53)mmHg,手术前、后眼压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t=11·82,P〈0.001)。手术前、后视力及视野无明显改变。术后16眼均形成滤过泡,其中I型6眼,Ⅱ型9眼,Ⅲ型1眼。结论非穿透性小梁切除联合应用丝裂霉素及深层巩膜反折引流术是治疗开角型青光眼的一种安全、有效、经济和具有可重复性的新治疗方式。
梁惠文穆翔李明桂陈强陈烈
关键词:非穿透性小梁手术丝裂霉素C开角型青光眼
提上睑肌组织瓣缩短、徙前术治疗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的远期疗效观察
2002年
陈烈梁惠文李明桂
关键词:提上睑肌缩短术先天性上睑下垂横韧带组织瓣
羟基磷灰石眼座植入及其并发症处理被引量:1
1999年
目的观察眼球摘除或球内容剜出术后国产羟基磷灰石眶内植入的临床效果。方法16例16眼眼球摘除或眼内剜出术后均Ⅰ期或Ⅱ期植入国产羟基磷灰石眼座。结果随访观察3月至一年半,术后未出现义眼座感染和排斥反应。其中4例出现并发症,经处理效果满意。结论国产羟基磷灰石作为一种新型眶内植入物材料。
李明桂陈烈
关键词:羟基磷灰石义眼座并发症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