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晓燕

作品数:37 被引量:180H指数:7
供职机构:陕西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科学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陕西省社会发展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0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31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21篇糖尿病
  • 20篇糖尿
  • 17篇2型糖尿
  • 17篇2型糖尿病
  • 9篇病患
  • 8篇动脉
  • 8篇糖尿病患者
  • 7篇动脉粥样硬化
  • 7篇颈动脉
  • 7篇风湿
  • 7篇2型糖尿病患...
  • 6篇脂肪
  • 6篇糖尿病合并
  • 6篇细胞
  • 6篇颈动脉粥样硬...
  • 6篇关节炎
  • 5篇血清
  • 5篇脂肪肝
  • 4篇脂肪肝患者
  • 4篇酒精

机构

  • 37篇陕西省人民医...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延安大学
  • 1篇中南大学湘雅...
  • 1篇西安市红十字...

作者

  • 37篇李晓燕
  • 13篇李辉
  • 11篇董春萍
  • 10篇张艳
  • 10篇吴贵福
  • 8篇王养维
  • 7篇高珊
  • 5篇郭剑
  • 4篇乔媛
  • 3篇李小凤
  • 3篇何岚
  • 2篇庞雅玲
  • 2篇李晓华
  • 1篇李琳
  • 1篇张惠琴
  • 1篇左燕
  • 1篇张鹏
  • 1篇范志勇
  • 1篇张玉莲
  • 1篇罗湘杭

传媒

  • 7篇陕西医学杂志
  • 3篇临床医学研究...
  • 2篇海南医学院学...
  • 2篇现代检验医学...
  • 2篇中国现代医药...
  • 2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医学综述
  • 1篇浙江临床医学
  • 1篇吉林医学
  • 1篇齐鲁医学杂志
  • 1篇山东医药
  • 1篇海南医学
  • 1篇中国医刊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延安大学学报...
  • 1篇国际检验医学...
  • 1篇中国医药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第15次全国...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21
  • 2篇2018
  • 9篇2017
  • 1篇2016
  • 5篇2015
  • 2篇2014
  • 6篇2013
  • 4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8
3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血小板活化功能对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小板活化功能对颈动脉粥样硬化(CAS)的影响,以及与血糖控制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34例2型糖尿病患者,监测其血压、血糖、血脂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颈部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将患者分为CAS组(102例),及未发现CAS组(132例)。将CAS组患者根据糖化血红蛋白测定水平分为血糖控制良好组(HbA1C<7%,42例),血糖控制不良组(HbA1C>7%,60例)。应用流式细胞仪和单克隆抗体技术测定CAS组和未发现CAS组不同血糖控制水平时的血小板活化功能相关指标:颗粒膜蛋白140(CD62p)、溶酶体整合膜糖蛋白(CD63)、血小板质膜表面糖蛋白GP-IIbIIIa(CD41/CD61)值。结果:2型糖尿病并发CAS组患者血小板表达CD62p、CD63、CD41/CD61较未发现CAS组患者显著升高(P<0.01),并与血糖水平呈明显相关性,在CAS组患者中HbA1C<7%患者组表达CD62p、CD63、CD41/CD61水平均较HbA1C>7%组明显降低(P<0.01)。结论:血小板活化功能指标(CD62p、CD63、CD41/CD61)在2型糖尿病并发CAS患者中明显增强,并与血糖控制水平显著相关;2型糖尿病并发CAS患者,并且血糖控制不佳患者需早期积极控制血糖,给予抗血小板治疗,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李晓燕郭剑李辉董春萍王养维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血小板活化
CypA-CD147活化B细胞参与类风湿关节炎发病机制的探讨
李晓燕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2型糖尿病发病机制的相关性探讨被引量:12
2017年
目前诸多研究认为糖尿病患者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率较正常人群高,且Hp感染是糖尿病的重要发病机制之一,但Hp感染与2型糖尿病(type2 diabetes mellitus,T2DM)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仍然存在争议,该文从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Hp感染率及通过流行病学和讨论假定的机制来探讨Hp感染与2型糖尿病的关系,并对今后的相关研究进行了展望。
李晓燕李晓华王养维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2型糖尿病
CypA-CD147活化B细胞在RA发病中的意义
研究背景: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确切的发病机制还不清楚,以往研究显示CypA对RA滑液中的单个核细胞的趋化作用显著高于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且这一作用可被抗CD147抗体所阻断,...
李晓燕
文献传递
同型半胱氨酸与2型糖尿病并非乙醇性脂肪肝关系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血同型半胱氨酸(HCY)和2型糖尿病合并非乙醇性脂肪肝的关系。方法收集177例2型糖尿病住院病人,其中单纯2型糖尿病病人87例(A组),合并非乙醇性脂肪肝病人90例(B组)。记录性别、年龄、病程,测量身高、体质量、腰围、臀围、血压,计算体质量指数(BMI)、腰臀比(WHR),测定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尿酸(UA)、谷丙转氨酶(ALT)、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HCY和24h尿蛋白定量。比较两组病人以上临床特征,并对2型糖尿病合并非乙醇性脂肪肝的危险因素进行二分类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B组的BMI、WHR、HbA1c、ALT、TG和HCY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54~3.793,P〈0.05)。TG和HCY进入回归方程,二者水平升高,2型糖尿病合并非乙醇性脂肪肝的发病风险升高(OR=2.000、1.268)。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非乙醇性脂肪肝病人的血HCY水平较单纯2型糖尿病病人升高,高HCY血症是2型糖尿病合并非乙醇性脂肪肝的独立危险因素。
高珊张艳李辉李晓燕
关键词:脂肪肝半胱氨酸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B10细胞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目的 观察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B10细胞水平,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疾病活动期RA患者56例(RA组)和体检健康者25例(对照组),取外周静脉血,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两组PBMC中的...
李晓燕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病情活动
风湿免疫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思考和体会
2024年
严格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对培养一名真正的临床医师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风湿免疫科作为内科规培中的必选科室之一,可以通过重视以下几个方面培训内容来提高风湿免疫科住院医师的规培效果:重视入科教育;明确规培要求;注重部分培训内容;采用多种形式教学,提高培训效率;重视轮转考核;注重心理健康、医患沟通能力等。
梁园芳张端倪闫妮李晓燕
关键词:风湿免疫科住院医师
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ALT)与糖脂代谢、胰岛素抵抗以及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 选取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394例,其中G1组(T2DM不伴有非酒精性脂肪肝)154...
董春萍吴贵福李晓燕何岚高珊李小凤
六味地黄丸联合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载脂蛋白的影响及疗效研究被引量:22
2017年
目的:探讨六味地黄丸联合二甲双胍片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载脂蛋白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06例2型糖尿病患者并依照随机数表法分作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行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基于对照组加用六味地黄丸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载脂蛋白A、B(ApoA、ApoB)、ApoA/ApoB、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 PG)、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白细胞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水平的变化,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ApoA、ApoA/ApoB、NO均较治疗前上升,但观察组ApoA、ApoA/ApoB、NO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学意义(P<0.05)。两组FPG、2PG、FINS、HOMA-IR、IL-6、hs-CRP、ET-1均较治疗前降低,但观察组FPG、2PG、FINS、HOMA-IR、IL-6、hs-CRP、ET-1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学意义(P>0.05)。结论:六味地黄丸联合二甲双胍的疗效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较好,且可有效控制血糖、改善内皮功能并调节血清载脂蛋白水平。
张惠琴范志勇周楠王伟李晓燕
关键词:2型糖尿病六味地黄丸二甲双胍载脂蛋白疗效
英夫利西单克隆抗体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脂水平的变化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探究英夫利西单克隆抗体治疗后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脂水平的变化。方法选择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本院收治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43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1例)和观察组(2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类风湿治疗,观察组给予英夫利西单克隆抗体治疗。治疗6个月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体征缓解情况、实验室指标变化、血脂水平变化以及不良反应(过敏、皮疹、嘴唇发麻)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体征缓解情况、实验室指标变化及血脂水平变化明显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概率(13.64%)明显低于对照组(42.86%),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英夫利西单克隆抗体治疗能够明显改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体征、实验室指标和血脂水平,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李晓燕张惠琴李辉张艳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血脂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