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桂明

作品数:47 被引量:253H指数:8
供职机构:广东省第二中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东省重点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7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3篇中医
  • 10篇中医药
  • 9篇慢性
  • 8篇肾病
  • 7篇心力衰竭
  • 7篇药疗
  • 7篇药疗法
  • 7篇医药疗法
  • 7篇衰竭
  • 7篇糖尿
  • 7篇糖尿病
  • 7篇糖尿病肾病
  • 7篇中医药疗法
  • 6篇心病
  • 5篇心绞痛
  • 5篇肾功能
  • 5篇中西医
  • 5篇中西医结合
  • 5篇疗效
  • 4篇益肾

机构

  • 46篇广东省第二中...
  • 4篇广东省中医研...
  • 2篇广州中医药大...
  • 2篇广东省中医院
  • 1篇广东省人民医...
  • 1篇广州医学院
  • 1篇广州中医药大...
  • 1篇广州市中医医...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作者

  • 46篇李桂明
  • 22篇李典鸿
  • 12篇王清海
  • 10篇梁宏宇
  • 10篇李爱华
  • 8篇陈宁
  • 8篇李慧
  • 8篇王清海
  • 7篇黄琳
  • 6篇刘晓俊
  • 4篇高敏
  • 4篇卞继芳
  • 4篇雷天香
  • 4篇李德军
  • 4篇黄琳
  • 3篇钮心怡
  • 3篇李庚华
  • 3篇胡祖光
  • 3篇黄河清
  • 3篇张奡

传媒

  • 4篇新中医
  • 3篇广东医学
  • 2篇河南中医
  • 2篇广州医药
  • 2篇中西医结合心...
  • 2篇第八次全国中...
  • 2篇第八次全国中...
  • 1篇现代康复
  • 1篇实用中医内科...
  • 1篇中国实验方剂...
  • 1篇河北中医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山西中医
  • 1篇山东中医杂志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按摩与导引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广西中医药
  • 1篇陕西中医
  • 1篇中国民族民间...

年份

  • 3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 8篇2005
  • 3篇2004
  • 5篇2003
  • 3篇2002
  • 4篇2001
  • 3篇2000
  • 2篇1999
  • 2篇1998
4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益肾康颗粒对糖尿病肾病模型大鼠的影响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观察益肾康颗粒对大鼠糖尿病肾病的影响。方法实验分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阳性药物组、益肾康颗粒大、中、小剂量组共6组,采用经典的大鼠链脲佐菌素(STZ)造模方法。结果益肾康颗粒大、中、小剂量组大鼠给药后血糖水平降低、24 h尿蛋白明显降低、SOD值明显升高、MDA值明显降低,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益肾康颗粒能降低糖尿病肾病大鼠血糖、减少尿蛋白。
吴星火陈玉兴李桂明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血糖尿蛋白
多靶点疗法治疗慢性进展性中重型IgA肾病的临床研究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探讨多靶点疗法治疗慢性进展性中重型IgA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确诊为慢性进展性中重型IgA肾病患者84例,按随机数字法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贝那普利、缬沙坦及泼尼松治疗,观察组接受尿激酶、霉酚酸酯、泼尼松、贝那普利及缬沙坦等多药联合多靶点治疗,疗程均为12个月。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平均动脉压(MAP)、24 h尿蛋白定量、血清白蛋白(ALB)及内生肌酐清除率(Ccr)等。结果对照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73.0%,观察组为90.0%,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Z=2.068,P=0.039)。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前MAP、24 h尿蛋白定量、ALB及Ccr水平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819,P=0.732,P=0.509,P=0.244),治疗后两组之间比较,各指标变化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7,P=0.006,P=0.000,P=0.000);对照组及观察组各指标治疗前后自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除5例因剧烈咳嗽退出外,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多药联合多靶点治疗慢性进展性中重型IgA肾病安全有效。
王海涛张奡雷天香付菊荣李桂明
关键词:药物治疗学
加味参附颗粒对充血性心力衰竭病人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被引量:5
2005年
目的 探讨加味参附颗粒对充血性心力衰竭病人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及其临床疗效。方法 将 84例充血性心力衰竭病人分为两组 ,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加味参附颗粒 ,两组疗程均为 4周。治疗前后观察两组心功能改善情况 ,同时测定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 ;两组治疗后的心每搏输出量 (SV)、心排血量 (CO)、心脏指数 (CI)均较治疗前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或P <0 .0 5 ) ,且两组治疗后比较亦有统计学意义(P <0 .0 5 ) ;治疗组治疗后射血分数 (EF)、左室短轴缩短率(△D % )、室壁增厚率 (△T % )均显著增加 (P <0 .0 5 ) ,体循环外周阻力 (SVR )明显降低(P <0 .0 5 ) ,对照组上述指标均无明显变化。结论 加味参附颗粒能明显改善充血性心力衰竭病人的心功能 ,与西药合用能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李慧王清海李爱华陈宁李桂明
关键词:加味参附颗粒充血性心力衰竭血流动力学
葛根素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80例临床观察被引量:1
2002年
采用葛根素注射液及口服硝酸酯类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 80例 ,与单纯口服硝酸酯类药治疗 4 0例作对照。结果 :两组临床症状疗效比较 ,治疗组显效 4 0例 ,有效 32例 ,无效 8例 ,总有效率为 90 .0 % (95 % CI=83.4 %~ 96 .6 % ) ;对照组显效15例 ,有效 13例 ,无效 12例 ,总有效率为 70 .0 % (95 % CI=5 5 .8%~ 84 .2 % ) ;两组综合疗效比较 ,有明显差异 (u=2 .1985 ,P= 0 .0 2 82 ) ;治疗组发生无效患者的危险性明显降低 (OR=0 .2 6 ,95 % CI=0 .10~ 0 .70 ) ;治疗组每治疗 5人 ,可较对照组减少1例无效患者 (NNT=5 ,95 % CI=2 .93~ 17.0 9)。两组心电图疗效比较 ,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OR=0 .4 4 ,95 % CI=0 .2 0~0 .96 ) ,但综合疗效未达明显差异 (u=1.80 5 0 ,P=0 .0 75 8)
李典鸿李爱华黄河清李桂明黄琳梁宏宇
关键词:冠心病心绞痛葛根素注射液中西医结合疗法
生脉注射液合常规治疗慢性肺原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被引量:3
2003年
李典鸿陈宁李慧梁宏宇李桂明黄琳
关键词:生脉注射液疗效心力衰竭慢性肺原性心脏病
平喘颗粒治疗痰热郁肺型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急性发作46例临床观察被引量:1
1998年
李桂明王清海李爱华
关键词:支气管炎急性发作中医药疗法平喘颗粒
冠心康颗粒治疗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49例临床观察
为了观察冠心康颗粒治疗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我院于2002年8月至2004年12月,按照卫生部2002年版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的要求,共完成了88例冠心康颗粒的临床试验.现报告如下.
卞继芳王清海黄琳李桂明李典鸿梁宏宇
关键词:冠心康颗粒冠心病心绞痛中西医结合
文献传递
中药加味参附颗粒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存质量的临床研究
王清海靳利利黄培红刘凤斌李典鸿苏慧袁丁黄琳李慧陈宁卞继芳梁宏宇张双伟江濡文冯宁娜李桂明李爱华
项目来源与背景: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03C33909)。目前为止,运用益气、活血、利水法治疗慢性心衰作为重要治疗原则之一,已达成大多数中医临床专家共识。但是,同类临床研究普遍只重视近期症状疗效,而临床上,长...
关键词:
关键词:中药复方加味参附颗粒慢性心衰患者生存质量
邱健行临床经验拾零被引量:1
2011年
邱健行教授为广东省名医,从医40余年,医德高尚,医术精湛,学验俱丰。邱老采用加味四逆散治疗慢性胃炎,中药液肛滴法灌肠治疗慢性结肠炎,升麻葛根汤治疗头痛,五虎汤治疗肝炎,甘麦大枣汤治疗不寐,每获良效。
李桂明邱健行
关键词:慢性胃炎溃疡病慢性结肠炎肝炎头痛不寐
抗肾衰颗粒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观察被引量:2
2003年
李桂明王清海李典鸿刘晓俊郝小梅
关键词:中医药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消渴并发症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