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欣
- 作品数:13 被引量:31H指数:3
-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210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建筑科学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 一例华法林钠抗凝治疗合并直肠损伤后出血的护理经验
- 李欣
- NOS及NO在介导Aβ神经毒性和阿尔茨海默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英文)被引量:22
- 2003年
- 目的观察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抑制剂胍氨酸(AG)及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nNOS)抑制剂7-硝基吲哚(7-NI)对β淀粉样蛋白1-40(Aβ1-40)在体神经毒性的干预,进一步探讨一氧化氮合酶(NOS)及一氧化氮(NO)在Aβ神经毒性和Alzheimer病(AD)发病机制中的介导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35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生理盐水注射,Aβ1-40注射,AG+Aβ1-40,7-NI+Aβ1-40,花生油(Peanutoil,PO)+Aβ1-40、生理盐水+Aβ1-40共7组,每组5只。观察各组大鼠的Y迷宫学习记忆作业及局部神经元损伤情况。结果Aβ1-40海马组大鼠Y迷宫作业的获得和再现尝试次数均显著增加,分别是(27.8±2.3)和(19.7±4.7)次,与前两组比较有显著性意义(F获得=146.438,P获得=0.000;F再现=113.654,P再现=0.000)。海马齿状回颗粒细胞背侧带受损长度为(1.93±0.26)mm,局部胶质细胞反应明显。AG可逆转Aβ1-40导致的学习记忆和神经元损伤,其获得和再现尝试次数分别为(14.6±4.9)次和(8.5±2.1)次,与Aβ1-40注射组比较明显减少(F获得=146.438,P获得=0.000;F再现=113.654,P再现=0.000)。细胞带受损长度为(0.41±0.21)mm,胶质细胞反应减轻。7-NI则无干预作用。结论iNOS/NO参与了在体条件下对Aβ神经毒性的介导,在AD发病机制中具有重要作用。
- 刘辉陈俊抛梁丰李欣
- 关键词:NOSNO阿尔茨海默病发病机制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一氧化氮
- 三级康复对脑损伤后运动功能恢复的疗效观察被引量:4
- 2010年
- 目的探讨三级康复体系对脑损伤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减轻、运动功能恢复及生存质量改善的影响。方法将72例脑损伤偏瘫患者分为三级康复组和对照组。三级康复组在病情稳定后即行早期康复治疗(一级康复),恢复期到疗养院继续进行康复治疗(二级康复),维持期在干休所或家庭延续康复治疗(三级康复);对照组恢复期到疗养院开始进行康复治疗,维持期自行在家练习。病程的不同阶段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运动功能评定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结果 72例脑损伤患者开始康复治疗前和一级康复治疗后,三级康复组与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改善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级康复治疗后,三级康复组运动功能恢复明显好于对照组;三级康复治疗后随访时,三级康复组的生存质量明显改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级康复体系对脑损伤患者降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提高运动功能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可明显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生存质量。
- 姜成立雄鹰李年贵耿艳徐殊王丽萍李欣
- 关键词:脑损伤三级康复疗效观察
- 延续健康指导对高血压患者的影响研究
- 高血压是以体循环动脉压增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综合征,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而心血管病是脑卒中、冠心病、心肌梗塞、心脏猝死重要的危险因素。当成年人的血压≥140mmHg 时即称高血压。我国目前高血压患者已占相当大的比例,...
- 李欣凌霞王富丽葛玉红
- 貌似Tolosa-Hunt综合征的垂体腺瘤1例分析
- 2010年
- 刘辉郭占方李欣
- 一例颈静脉置管意外滑脱事件的分析及整改措施
- 目的 对一例颈静脉置管意外滑脱事件进行原因分析,探讨导管滑脱的整改措施及护理对策。方法 通过网上传报的方式上报导管滑脱事件,分析导管脱落发生的时间、地点及发生的原因。结果 导管滑脱多发生在老年人群,发生的时间在夜间,发生...
- 王敏李欣
- 关键词:整改措施
- 1例劳力型中暑致心搏骤停的抢救护理
- 劳力型中暑(exertional heatstroke,EHS)多发生于从事激烈竞赛或强体力活动的健康年轻人,临床表现为核心体温升高、横纹肌溶解、急性多器官衰竭、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甚至死亡[1).EHS后血清酶活力增高,...
- 李欣
- 关键词:心搏骤停护理
- 伴卵圆孔未闭的青年小脑梗死1例
- 2013年
- 病人,男,17岁。因突发眩晕伴枕部胀痛及走路不稳2d于2012年4月15日入我院。
- 刘辉李靖宇李欣
- 关键词:卵圆孔未闭小脑梗死
- 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锁骨下动脉狭窄性疾病55例临床观察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探讨锁骨下动脉狭窄或闭塞性疾病的介入治疗疗效。方法回顾分析55例锁骨下动脉狭窄或闭塞病变行血管内支架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 46例锁骨下动脉狭窄病变(狭窄率>70%)成功置入支架,9例闭塞锁骨下动脉中8例成功置入支架。46例经股动脉置入支架,8例经肱动脉逆行置入支架。锁骨下动脉支架成功置入后肱动脉及桡动脉搏动良好,伴有盗血现象的13例患者症状消失。随访发现5例锁骨下动脉支架置入后9~12个月再狭窄,后再置入5枚支架,血管开通良好。结论应用血管内支架治疗锁骨下动脉狭窄或闭塞是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苏凡凡刘辉王利萍杜卫李靖宇李欣
- 关键词:锁骨下动脉
- 颈部按摩致颈部颅外动脉夹层1例护理体会
- 目的 报道1例颈部按摩致颈部颅外动脉夹层的护理,方法针对发病后的特点,在做好心理护理的前提下,帮助患者协调其生活,用护理技巧填补患者的体力、智力和意志方面的缺陷,促进自主生活得以恢复,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其次重点从防止血...
- 李欣
- 关键词:颈部按摩护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