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清雪

作品数:39 被引量:334H指数:12
供职机构: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37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27篇农业科学
  • 10篇生物学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天文地球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13篇锦鸡儿
  • 12篇中间锦鸡儿
  • 12篇土壤
  • 10篇植物
  • 9篇沙区
  • 9篇高寒沙区
  • 8篇人工林
  • 6篇护林
  • 6篇防护林
  • 5篇养分
  • 5篇乌柳
  • 5篇细根
  • 5篇共和盆地
  • 4篇植被
  • 4篇群落
  • 4篇根系
  • 4篇固沙
  • 4篇固沙植物
  • 4篇不同林龄
  • 3篇植被恢复

机构

  • 39篇中国林业科学...
  • 3篇北京林业大学
  • 2篇河北工程大学
  • 2篇甘肃省治沙研...
  • 2篇内蒙古科技大...
  • 2篇国家林业局
  • 2篇国家林业和草...
  • 1篇内蒙古农业大...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北京市北运河...

作者

  • 39篇李清雪
  • 36篇贾志清
  • 10篇于洋
  • 10篇冯莉莉
  • 9篇朱雅娟
  • 8篇张友焱
  • 6篇刘海涛
  • 5篇刘涛
  • 4篇王学全
  • 4篇陈娟
  • 3篇王永胜
  • 3篇石坤
  • 2篇李虹
  • 2篇张立恒
  • 1篇党宏忠
  • 1篇冯伟
  • 1篇李永华
  • 1篇张国盛
  • 1篇杨文斌
  • 1篇张洪江

传媒

  • 6篇干旱区资源与...
  • 4篇林业科学研究
  • 4篇生态环境学报
  • 3篇林业科学
  • 2篇土壤通报
  • 2篇世界林业研究
  • 2篇中国沙漠
  • 2篇草业科学
  • 2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生态学报
  • 1篇水土保持研究
  • 1篇东北林业大学...
  • 1篇植物资源与环...
  • 1篇西北林学院学...
  • 1篇干旱区研究
  • 1篇辽宁林业科技
  • 1篇林业资源管理
  • 1篇中国水土保持...
  • 1篇中南林业科技...

年份

  • 2篇2023
  • 3篇2022
  • 2篇2021
  • 3篇2020
  • 3篇2019
  • 8篇2018
  • 2篇2017
  • 3篇2016
  • 3篇2015
  • 6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3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草种业标准现状分析被引量:4
2021年
草种子不仅是草业与畜牧业的基石,还是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城镇景观绿化的重要载体。我国虽是草地资源和草种子利用大国,但却是草种业弱国。标准化是推动草种业快速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历经30多年的不懈努力,我国的草种业标准化也取得了积极的进展,但是目前的草种业标准体系还处于混沌状态,缺乏系统的梳理。为了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我国草种业标准体系构建,推动草种业高质量发展,本文尽可能详细地检索和筛选草种业的现行标准,从种质资源、生产加工、质量检验、包装、贮藏和运输,播种5个方面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现行标准体系的薄弱之处,提出了需要更新以及尚需制定标准的建议,为草种业标准的制定者和应用者提供服务和便利,为草种业标准体系的完善提供参考。
古琛贾志清王迎新何凌仙子李清雪
关键词:种子标准化草种业种质资源种子生产播种
高寒沙区中间锦鸡儿人工林细根动态及其周转被引量:8
2020年
通过对青海省治沙试验站3 a、5 a、10 a、16 a和30 a生的中间锦鸡儿(Caragana intermedia Kuang et H. C.Fu)人工林细根生物量的测定分析,了解其细根生物量的垂直分布和动态变化特征以及周转速率。结果表明:①中间锦鸡儿人工林约41%的活细根和39%的死细根分布在0~20 cm的土层,38%的活细根和死细根分布在20~40 cm的土层,21%的活细根和23%的死细根分布在40~60 cm的土层。②细根生物量表现出明显的季节动态性,活细根生物量峰值出现在6月和8月或者6月和9月,8月或9月达到最大值;死细根生物量峰值出现8月和9月,也是8月或9月达到最大值。③不同林龄人工林细根周转速率分别为:0. 53、0. 66、0. 56、0. 73、0. 78次·a^-1。④细根生物量和周转率均随林龄增大而增加,随土层加深而减小。
张立恒李清雪王学全王学全李少华
关键词:中间锦鸡儿人工林细根生物量细根分布细根周转
高寒沙地中间锦鸡儿和柠条锦鸡儿细根分解动态特征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分析青海共和盆地1990年种植的中间锦鸡儿和柠条锦鸡儿人工灌丛的细根分解状况,探讨不同径级细根分解规律、元素释放规律及其影响因素,评价2种锦鸡儿人工灌丛在共和盆地的长期适应性,为长期研究高寒沙地土壤碳循环和养分循环规律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埋袋法,比较不同径级(0~0.5、0.5~1和1~2 mm)细根经历489天分解期后的质量损失率和元素(C、N、P和K)释放率,研究分解速率与初始元素含量的相关性,总结2种锦鸡儿细根分解动态特征;运用非线性指数衰减模型拟合估算细根分解系数及分解50%和95%所需时间。【结果】2种锦鸡儿细根在前60天均快速分解,各径级细根质量残留率为53.28%~66.34%,122~367天进入缓慢分解阶段,367~420天分解速率缓慢上升,420天后细根质量显著下降,残留率为39.94%~58.20%;树种、径级和分解时间对细根质量损失率影响显著;中间锦鸡儿0~0.5、0.5~1和1~2 mm细根质量损失95%所需时间分别为17.18、14.96和12.57年,柠条锦鸡儿所需时间分别为27.35、26.41和14.77年;分解489天后,中间锦鸡儿和柠条锦鸡儿细根C分别释放了56.34%~79.70%和44.37%~87.39%,N分别释放了62.73%~83.43%和54.41%~88.63%,树种、径级和分解时间的两两交互对元素释放率影响不显著。【结论】中间锦鸡儿各径级细根的分解速率和元素累积释放率均大于柠条锦鸡儿,即中间锦鸡儿的细根,尤其是1~2 mm细根向土壤中释放化学元素(C、N、P和K)的速率更快,更有利于土壤有机碳循环和养分循环,对高寒沙地土壤改良效益更显著。在高寒沙地应当选择中间锦鸡儿作为防风固沙、改良土壤的典型树种。
何凌仙子贾志清刘涛刘涛李清雪石坤张友焱杨凯悦石坤
关键词:锦鸡儿细根分解径级
降雨格局对高寒沙地中间锦鸡儿幼苗生长的影响被引量:3
2022年
以青海共和盆地高寒沙区典型固沙植物中间锦鸡儿(Caragana intermedia)为研究对象,采用人工模拟降雨的方法分析不同降雨频次和降雨梯度对中间锦鸡儿幼苗形态特征、生物量及根系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1次降雨频次下80%M(M为2009-2018年生长季平均月降雨量)降雨梯度幼苗的大部分参数、M和60%M降雨梯度幼苗的部分参数显著高于2、3次降雨频次;3次降雨频次下40%M降雨梯度幼苗的大部分参数显著高于1、2次降雨频次。月降雨频次为1次时,80%M降雨梯度下幼苗各参数整体水平最好,其次是120%M降雨梯度;月降雨频次为3次时,120%M和40%M降雨梯度下幼苗各参数整体水平较好。降雨格局与幼苗各参数的RDA分析表明,幼苗的大部分参数与降雨梯度正相关,与降雨频次负相关。
李清雪贾志清贾志清高娅杨恒华
关键词:中间锦鸡儿幼苗
中国退化草地生态修复措施综述与展望被引量:29
2022年
草地是面积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具有极其重要的生产和生态功能,但长期的过度利用和气候变化导致草地生态系统在全球范围内出现不同程度的退化。退化草地的自然恢复需要相当长的时间,人为的修复措施是加快草地恢复必不可少的手段。中国草地生态修复的研究已经进行了几十年,但一直以来对生态功能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先退化—后治理—再退化—再治理的现象普遍,草地退化状况仍未得到全面改善。近年来,在强调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大背景下,中国对草地保护和生态修复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退化草地生态修复是中国当前亟待解决的重大难题和艰巨任务。通过综述草地生态修复的研究进展以及主要的技术和政策措施,分析了国内外草地生态修复主要技术措施(免耕补播、合理放牧、人工草地建植、围栏封育、耕翻和施肥)的恢复效果、限制因素和存在的不足,旨在为退化草地生态修复提供理论参考。论文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中国草地生态系统修复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发展建议:(1)建立健全现代草牧业体系和管理模式,从根本上解决草畜矛盾,是解决草地退化和生态修复问题的根本途径;(2)完善草地退化分类分级体系,进一步为生态修复提供理论依据;(3)加强乡土种质资源和土壤微生物的挖掘利用,为生态修复提供物质保障;(4)突破毒草化草地恢复的理论与技术瓶颈;(5)建立分区—分类—分级的生态修复理论技术体系和评价体系。草地生态修复是一项复杂的跨学科的系统工程,加强多领域协作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古琛贾志清杜波波何凌仙子李清雪
关键词:生态修复合理放牧人工草地建植围栏封育耕翻
植物水分利用策略及其阈值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7年
植物水分利用策略是植物对环境适应性的体现,植物种类、生长阶段以及生长季节都是影响植物水分利用策略差异性的重要因素。由于降雨量以及植被覆盖的差异性,土壤水分对于降雨的响应以及阈值也具有明显的差别,植物生理特征及其阈值也会随着水分供给的变化而产生波动。文中阐述了目前植物水分利用策略、植物生理特征对水分的响应及其阈值、土壤水分对降雨的响应及其阈值3个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今后多方法、多角度以及深入进行植物水分利用机理研究做出展望。
杨凯悦贾志清李清雪李清雪冯莉莉
关键词:阈值降水量土壤含水量
高寒沙地不同林龄中间锦鸡儿主要养分元素的分配及循环特征
2023年
[目的]了解沙地人工植被恢复过程中主要养分元素的分配及循环特征有助于全面地认识植物适应环境的策略,为沙地植被的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高寒沙地6、9、11、17和31年生中间锦鸡儿人工灌木林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标准株全株收获法,对人工林N、P和K 3种主要养分元素的含量、积累、分配和生物循环特征进行研究。[结果](1)各组分中,叶和皮的养分含量最高,干的养分含量最低;随着林龄的增加,3个径级根系(粗根:直径>5 mm、中根:2 mm<直径≤5 mm、细根:直径≤2 mm)N含量和叶片P含量显著增加,细根的P和K含量、枝和中根的K含量显著降低;3个径级根系N含量与细根P和K含量呈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中根和细根的N含量与枝和中根的K含量呈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2)根系养分积累量大于地上组分,其占总养分积累量的百分比随林龄的增加先增加后降低,在17年生人工林达到峰值,N、P和K积累量百分比分别达70%、66%和63%。(3)随着林龄增加,3种养分元素的利用系数降低,循环系数和周转期增加;K的利用系数和循环系数明显大于N和P,周转期明显小于N和P。[结论]高寒沙地中间锦鸡儿人工灌木林生长过程中将更多的养分分配给根系来适应严酷的自然环境,其固氮过程会消耗自身的K和P,其中,K元素的循环速率较快,流动性大。因此,建议对中间锦鸡儿人工灌木林的管护过程中适当添加K肥和P肥。
李清雪贾志清贾志清赵雪彬羊秀本
关键词:养分
高寒沙地植被恢复区乌柳人工防护林对土壤的影响被引量:26
2013年
以不同恢复年限(6,11,16和21年)的乌柳人工防护林为研究对象,以丘间低地为对照,研究高寒沙地不同林龄乌柳人工防护林对土壤水分含量、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养分(全氮、硝态氮、铵态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和土壤pH值的影响。结果表明:乌柳林样地土壤含水量受林龄和深度的影响,上层土壤含水量变化较为剧烈;与对照相比,不同林龄乌柳林土壤有机质含量随恢复时间的增长显著增加,并呈现出一定的表聚性;在植被恢复过程中各林龄乌柳土壤全氮、硝态氮、铵态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变化差异显著(P<0.05),同一林龄乌柳林上层土壤(深度<100 cm)全氮、硝态氮、铵态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均高于下层;随植被恢复时间增长,土壤pH值逐渐降低,土壤碱性减弱;相关分析表明土壤有机质含量与土壤各养分含量之间呈显著线性正相关关系,土壤pH值与土壤各养分含量之间呈显著线性负相关关系。乌柳人工防护林能够使植被恢复区土壤化学性质不断改善,土壤肥力水平得到提高。
于洋贾志清朱雅娟赵淑伶刘艳书刘海涛李清雪
关键词:养分含量改良土壤
沙丘不同部位中间锦鸡儿人工林土壤养分特性及植物群落特征被引量:7
2014年
以青海共和盆地沙丘上12年生的中间锦鸡儿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并以流动沙丘为对照,探讨在沙丘上建立中间锦鸡儿人工林后,沙丘部位对土壤养分含量以及植物群落的影响。在中间锦鸡儿人工林内沙丘的迎风坡中部、坡顶、背风坡中部和流动沙丘采集土壤样品,深度为0 5,5 10,10 20和20 50 cm。结果表明:与流动沙丘相比,沙丘3个部位中间锦鸡儿人工林0 20 cm的有机质、0 50 cm的全氮和全磷含量得到显著提高。迎风坡中间锦鸡儿人工林0 5 cm深度的土壤有机质和全氮、0 20 cm深度的全磷含量显著高于坡顶和背风坡。在沙丘上建立中间锦鸡儿人工林后,草本植物种类、数量和植被盖度增加,迎风坡草本植物盖度明显高于坡顶和背风坡。
李清雪朱雅娟贾志清王永胜于洋
关键词:植物群落
内蒙古敖汉旗不同类型防护林的土壤养分特征被引量:5
2014年
在内蒙古敖汉旗选择3种防护林,比较4个深度(0~10、10~20、20~40cm和40~60cm)的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结果表明,杨树×樟子松林的有机质含量最高,柠条和沙棘2种灌木林次之。杨树×樟子松林的碱解氮含量最高,沙棘林次之。杨树×樟子松林的速效磷含量最高,沙棘林次之。杨树×樟子松林的速效钾含量最高,柠条林和沙棘林次之。因此,杨树×樟子松林的土壤养分条件较好,沙棘林次之。这2种防护林可以作为科尔沁沙地的优化防护林类型。
朱雅娟李清雪贾志清于洋李晓明
关键词:防护林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