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若飞
- 作品数:7 被引量:13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传媒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艺术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更多>>
- 20世纪80年代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对新时期艺术学发展的建构意义被引量:1
- 2016年
- 本文立足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奠基时期的20世纪80年代,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的设立和单列与艺术学者独立的学科意识的联系出发,回顾其设立和单列的历史过程,着眼于本时期所立的七个项目及其重要学术成果,详细探讨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在新时期艺术学学科体系的建设、艺术学学术研究、文化艺术事业发展的重要推动作用,系统地论证这一时期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对新时期我国艺术学发展的建构意义。
- 李若飞
- 关键词:学科意识
- 80年代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对新时期艺术学发展的建构意义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是我国艺术学领域高级别的科学研究之一,对我国新时期艺术学的发展和繁荣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我国于1983年建立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制度,1984年,根据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在制定国家‘...
- 李若飞
- 关键词:艺术学社会科学基金学科建设社会价值
- 中华美学精神的知识谱系初探
- 中华美学精神知识谱系的探讨,是以中华美学精神命题的提出为逻辑起点.中华美学精神的新命题,是在文化精神、时代精神和中国精神等命题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命题的展开集中体现在三次有代表性的学术会议及相应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上,学者的...
- 李若飞
- 关键词:知识谱系哲学本体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30年——(1983-2012)发展的成就和经验启示被引量:4
- 2015年
- 本文依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的立项数量、研究内容等基本情况,使用统计的方法,展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30年获得的成就,剖析存在的问题,总结发展经验,为全国艺术科学规划和艺术科学研究提供参考。
- 李若飞
- 关键词:艺术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30年发展进程研究
- 本文根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30年发展的时间进程,把研究时段分为设立、发展和繁荣三个时期,依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的立项数量、研究内容和代表性成果,把项目类型、负责人情况、区域分布和艺术学不同学科等立项数量情...
- 李若飞
- 关键词: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科学
- 20世纪80年代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对新时期艺术学发展的建构意义被引量:1
- 2015年
- 本文立足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奠基时期的20世纪80年代,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的设立和单列与艺术学者独立的学科意识的联系出发,回顾其设立和单列的历史过程,着眼于本时期立项的七个项目及其重要学术成果,详细探讨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在新时期艺术学学科体系的建设、艺术学学术研究、文化艺术事业发展中的推动作用,系统地论证这一时期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对新时期中国艺术学发展的建构意义。
- 李若飞
- 关键词:艺术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辉煌发展30年--李希凡先生访谈录被引量:7
- 2014年
- 李希凡先生,1927年12月生于河北通县(现北京通州),祖籍浙江绍兴,1953年8月毕业于山东大学中文系;1953年9月至1954年12月肄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研究班;中国艺术研究院首聘终身研究员。历任《人民日报》社文艺部副主任、中国艺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全国艺术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常务副组长、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中国红学会名誉会长、《红楼梦学刊》主编等。当选第二届、第八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和中国共产党第十三、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李希凡先生五十余年的学术研究涉及中国古典文学、红学研究、鲁迅研究、现代文艺评论等领域。受本刊编辑部的委托,中国艺术研究院李若飞博士对李希凡先生进行了专访,对李希凡院长担任全国艺术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常务副组长和主持《中华艺术通史》国家重大项目期间的相关工作进行了历史的回顾,同时也对我国艺术科学的发展轨迹作了历史的梳理。本刊编辑部刊发本篇访谈,目的在于让我们更多地了解当前国家艺术科学研究发展的现状,深刻把握文化发展与艺术科学理论研究之间的历史规律,增强我们对于艺术基础理论科学研究驱动当代文化创新发展的重要作用和对基础理论科研价值的认同,同时也是对学界特别是艺术理论建设中亟需的现实把握和深层积累,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以及进一步推动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一份应有的力量。
- 李若飞
- 关键词: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访谈录国家社科基金科学规划主持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