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让彬

作品数:17 被引量:135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国石化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9篇天文地球
  • 9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9篇盆地
  • 6篇储层
  • 5篇油气
  • 5篇四川盆地
  • 5篇茅口组
  • 5篇白云岩
  • 3篇油气成藏
  • 3篇塔里木盆地
  • 3篇奥陶系
  • 3篇成藏
  • 3篇川东
  • 2篇地层
  • 2篇影响因素
  • 2篇中二叠统
  • 2篇热液
  • 2篇热液白云岩
  • 2篇主控因素
  • 2篇基底
  • 2篇基底断裂
  • 2篇二叠统

机构

  • 8篇中国石化
  • 6篇中国地质大学...
  • 3篇中国石油化工...
  • 3篇中国石油化工...
  • 2篇西北大学
  • 1篇成都理工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中国地质科学...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中国海洋石油...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中国石化集团
  • 1篇中海石油(中...

作者

  • 17篇李让彬
  • 6篇潘磊
  • 5篇邹玉涛
  • 4篇段金宝
  • 4篇樊太亮
  • 4篇高志前
  • 4篇唐德海
  • 2篇张军涛
  • 2篇李红
  • 2篇何治亮
  • 2篇张新
  • 2篇胡晓兰
  • 1篇孙立春
  • 1篇胡光义
  • 1篇郝运轻
  • 1篇刘光祥
  • 1篇柳益群
  • 1篇汪建辉
  • 1篇焦鑫
  • 1篇王建平

传媒

  • 2篇特种油气藏
  • 2篇地学前缘
  • 2篇天然气勘探与...
  • 2篇古地理学报
  • 2篇天然气技术与...
  • 1篇现代地质
  • 1篇中国地质
  • 1篇地质学报
  • 1篇断块油气田
  • 1篇天然气地球科...
  • 1篇海洋学研究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2
  • 3篇2021
  • 1篇2020
  • 3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2
  • 2篇2011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四川盆地东部茅口组白云岩成因:来自岩石学、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的证据
2022年
四川盆地中二叠统茅口组白云岩中蕴藏丰富的天然气资源,但是这套白云岩的成因多年来一直存在争议。盆地东部茅口组白云岩储集层多发育在茅三段中下部,纵向上厚度介于3.0~46.8 m之间,平面上沿北西—南东向基底断裂呈带状展布。野外和钻井岩心观察发现,白云岩内发育交织状张性裂缝,将岩石切割呈角砾状,裂缝多被粗晶方解石、白云石充填或半充填。根据围岩和裂缝中白云石晶体形貌和产出状态,在显微镜下识别出4类不同组构的白云石:第1类为灰泥基质中“星散状”自形粉晶—细晶白云石;第2类为半自形面状组构细晶白云石,呈他形—半自形镶嵌状;第3类为具“雾心亮边”的自形晶面状组构细晶—粗晶白云石,具糖粒状结构,晶间孔隙发育;第4类为脉体充填的粗晶鞍状双晶白云石。背散射照片显示前3类白云石的“雾心”部分晶面混浊、表面分布方解石残斑及微孔,而第3类白云石的“亮边”部分与第4类鞍状粗晶白云石脉则晶体明亮、洁净、致密,属新生矿物。上述4类白云石的成分均具有富Ca和贫Fe、Mn、Sr的特点,MgO含量变化较大,其中前两类白云石MgO含量总体低于白云石标准计量,而后两类白云石的MgO含量则接近或略高于标准计量。岩石学、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特征表明:茅口组白云岩主要经历了2期白云化作用,初次白云化作用形成第1类、第2类白云石及“雾心”白云石,二次白云化作用形成“亮边”白云石和粗晶白云石脉体;2期白云化作用均发生得很早,可能始于同沉积期至浅埋藏期。白云石原位微量元素和原位锶同位素分析表明,白云化作用流体具有混源的特点,流体可能由富Ca地下水以及与火山活动有关的热液混合而成。推测中二叠世末期峨眉山地幔柱的喷发引起四川盆地内基底断裂再次活动,造成茅口组内张性构造裂缝发育,这为白云化流体混�
王良军李红李红柳益群柳益群潘磊李让彬李文厚焦鑫焦鑫董杨坤
关键词:四川盆地中二叠统茅口组白云岩
川东地区中二叠统茅口组白云岩储层成因机理及主控因素被引量:6
2021年
利用露头和岩心资料,通过大量的薄片、扫描电镜和主量元素、微量元素、稀土元素、锶同位素等分析化验资料,深入分析川东地区中二叠统茅口组白云岩储层成因机理,取得3个方面的新认识:①根据晶粒结构及其产状将白云岩进一步细分为三大类,基质镶嵌状白云岩,距构造热液脉相对较远;基质"雾心亮边"白云岩,多与构造热液脉体伴生;构造裂缝白云岩,主要分布在热液破裂形成的张性构造裂缝和孔洞中,半充填;②白云岩主要经历2期白云化改造,均为热液成因,其中基质镶嵌状白云岩形成于同沉积及浅埋条件下,而基质"雾心亮边"白云岩是在早期白云化作用的基础上,后期受到了强烈的热液改造作用形成,构造裂缝白云岩则是由热液流体沉淀形成;③浅滩是白云岩发育的基础,基底断裂为同沉积断裂,且为富镁热液的运移通道,是白云岩"似层状"展布的关键,明确了15#基地断裂南侧为白云岩勘探首选目标区。
李让彬段金宝潘磊李红
关键词:白云岩茅口组
四川盆地晚二叠世长兴期古海洋台洼与陆棚边缘礁滩对比研究被引量:3
2016年
以长兴组台地边缘礁滩储层发育认知为指导,将三维与二维地震资料相结合,开展台洼边缘礁滩与台地边缘礁滩的沉积背景、发育模式、古地貌的综合对比研究,对四川盆地中部蓬溪-武胜台洼边缘礁滩发育演化特征进行分析,提出了四川盆地东南部泰来、永兴场及义和地区3种台洼边缘礁滩发育模式。受开江-梁平陆棚、峨眉地裂运动以及微古地貌影响,泰来地区以台洼边缘礁滩沉积为主,永兴场地区沉积低能生屑滩,义和地区发育成排生物礁带及点礁。从长兴期整个四川盆地沉积格局分析,蓬溪-武胜台洼边缘礁滩与开江-梁平陆棚边缘礁滩整体沉积格局相似,但台洼边缘生物礁滩纵向发育规模偏小,横向分布面积广泛。
段金宝唐德海李让彬
关键词:四川盆地晚二叠世
川东南中二叠统茅口组白云岩特征与成因机理被引量:1
2023年
近期川东南多口钻井在中二叠统茅口组白云岩储层获得了油气突破,但具有很强的非均质性,白云岩化机理不明确,难以预测优质白云岩储层的展布规律。本次研究基于区域地质背景和峨眉山大火成岩省热事件,通过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等综合分析,系统总结了不同类型白云岩的特征及成因机理。研究认为:川东南茅口组白云岩以细-中晶白云岩为主,泥-粉晶白云岩和白云石胶结物次之;綦江地区主要发育层状细-中晶白云岩,白云石呈自形-半自形晶,多具有雾心亮边结构和明显的颗粒幻影,阴极发光下晶体内部呈棕色-红色,由内向外过渡为暗红色,细-中晶白云石的δ^(18)O_(V-PDB)、δ^(13)CV-PDB和^(87)Sr/^(86)Sr值均表明白云岩化流体主要为海水,白云石可能为浅埋藏期中等盐度回流渗透白云岩化作用生成,后期经历重结晶或海源流体的热调整改造;泰来地区主要发育斑块状泥-粉晶、细-中晶白云岩以及裂缝内充填的白云石胶结物,原始岩石较致密,晶粒结构不明显,白云石胶结物以具波状消光的鞍形白云石为主,阴极发光下可见多期环带状特征,δ^(18)O_(V-PDB)、δ^(13)CV-PDB和^(87)Sr/^(86)Sr值表明泥-粉晶、细-中晶白云岩主要形成于浅埋藏期海水环境,后期经历了来自或穿碎屑岩层热流体的直接影响,在裂缝内沉淀白云石胶结物及方解石。总体而言,准同生期溶蚀作用、浅埋藏期白云岩化作用、热流体调整改造作用和岩溶作用是控制川东南地区茅口组储层的关键因素,其中浅埋藏期回流渗透白云岩化作用是该区白云岩的主要成因。
韩月卿张军涛张军涛潘磊李慧莉刘光祥刘光祥李让彬何治亮黄振凯
关键词:四川盆地中二叠统茅口组白云岩
川东南涪陵地区基底断裂特征与油气成藏被引量:9
2020年
为了明确川东南涪陵地区茅口组热液白云岩气藏富集规律,基于钻井、岩心和涪陵地区连片三维地震资料,分析了研究区基底断裂特征与形成演化及其对茅口组油气成藏的意义,建立了油气成藏模式。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基底断裂剖面上发育“Y”字形与反“Y”字形、“花状”、直立状3种构造样式;平面上识别出15、15-1、16号3条基底断裂,均以北西-南东向展布为主;基底断裂纵向上具有分层特征,同时沿断裂走向又体现出分段差异性;15、15-1号基底断裂中、上构造层活动性强于16号基底断裂,15号基底断裂西段活动性强于中段和东段。基底断裂控制了茅口组油气藏的形成与分布;白云岩储层沿基底断裂两侧呈条带状展布,距基底断裂越近,下伏志留系烃源岩对茅口组成藏贡献越大,含气性越好,测试产量越高。综合研究区基底断裂、烃源岩和储层发育特征等,建立了“下生上储、双源供烃”油气成藏模式。研究成果对深化涪陵地区茅口组热液白云岩研究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同时可为其他基底断裂发育区油气成藏研究提供借鉴。
潘磊徐祖新李让彬邹玉涛
关键词:基底断裂油气成藏茅口组
富硅质碳酸盐岩储层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以四川盆地泰来地区茅口组为例
2023年
四川盆地二叠系热液白云岩备受关注,但缺乏对于热液矿物和热液流体贡献的深刻认识,对泰来地区富硅质碳酸盐岩储层的研究也相对较少。该研究以四川盆地泰来地区茅三段富硅质碳酸盐岩储层为例,根据碳氧锶同位素、主微量及其他稀土元素组成,结合岩石学特征,对热液矿物(如鞍形白云石、硅质等)进行系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鞍形白云石成因为热液流体直接沉淀,碳酸盐充填矿物流体来源为海水和热液的混合流体,以海水为主。岩浆作用在研究区内不仅通过其加热盆地,促进鞍形白云石和其他热液矿物的沉淀,而且提供了1%~5%、甚至更多的现代黑烟囱流体(热液流体)的等量物质对充填物的地球化学特征进行重印。热液流体(包括白云化和硅质流体)活动期间促进裂缝的发育,是改善储层最重要的因素;热液矿物充填裂缝导致储层破坏。研究区有效储层的勘探方向应为高能滩相热液改造弱或少泥质含量、易于产生破碎裂缝的区域。
张军涛武重阳杨佳奇何治亮何治亮潘磊唐德海韩月卿李让彬
关键词:硅质热液白云岩稀土元素四川盆地
川东南涪陵地区构造演化与油气成藏关系被引量:12
2016年
利用地震、地质资料,系统分析了川东南涪陵地区印支期至今构造演化特征及其对油气聚集的控制作用。研究认为涪陵地区印支期—燕山早期构造抬升呈现南北高,中部低的鞍状特点、晚燕山期开始挤压,至喜山期挤压作用最活跃。结合涪陵地区沉积埋藏史,认为海相上组合各层系油气成藏受构造作用控制,整体经历了印支期—燕山早期古油藏形成、燕山中晚期古气藏发育和喜山期气藏调整改造的过程,但不同层位不同圈闭类型受构造控制作用不同。
邹玉涛李让彬张新
关键词:油气成藏
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志留系柯坪塔格组下沥青砂岩段沉积相分析被引量:9
2012年
塔中地区志留系柯坪塔格组下沥青砂岩段是塔里木盆地古生界碎屑岩层系油气主要富集层段之一。以钻井岩心观察描述为基础,结合测井、地震和分析测试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提出了塔中地区志留系下沥青砂岩段发育海侵背景下的滨岸-潮坪-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体系的观点。其中滨岸相沉积中主要发育上临滨和下临滨沉积微相,岩性以细砂岩、粉砂岩、含砾不等粒砂岩为主;潮坪沉积相中障壁砂坝、潮砂滩、潮汐水道、砂坪沉积微相发育,潮道沉积的岩性以砂岩、粗砂岩和含砾砂岩为主,发育楔形、板状和羽状交错层理,底部见侵蚀冲刷面和较多黄铁矿团块;辫状河三角洲中发育辫状河水下分流河道、分流间湾、前缘席状砂等沉积微相。海侵时期,下沥青砂岩段存在4期超覆砂体,从盆地中部向南部的塔中低隆逐期超覆,沉积微相在平面上也由此存在着复合超覆规律的演变,整体表现为滨岸相至潮坪相、辫状河三角洲沉积相沉积的演变。4期超覆沉积微相的平面分布在控制因素、展布范围和海侵方向上具有一定的继承性、相似性和规律性。
丁梦樊太亮高志前李让彬
关键词:志留系滨岸辫状河三角洲
塔里木盆地卡塔克隆起卡1三维区块奥陶系鹰山组储层特征与影响因素被引量:7
2011年
奥陶系鹰山组一直是塔里木盆地油气勘探的重点层位。综合运用岩心、薄片、成像测井、分析测试以及三维地震资料,对鹰山组储层特征以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鹰山组整体岩性以粉-细晶白云岩,砂屑灰岩,灰质白云岩为主,储集空间以溶蚀孔洞、裂缝为主;上部为风化壳岩溶储层,溶孔-裂缝发育,中下部为裂缝性储层,裂缝发育,纵向上具有上孔下缝特征,储层非均质性强;加里东中期I幕运动形成的构造不整合面是该区岩溶储层发育的重要因素;加里东中期—早海西期形成的断裂和构造裂缝是该区储层发育的关键;早二叠世时期与火山作用伴生的岩溶烘烤以及埋藏溶蚀作用对储层发育具有积极作用。
李让彬樊太亮高志前胡晓兰
关键词:储层特征影响因素塔里木盆地
涪陵地区茅三段热液白云岩展布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4
2021年
针对热液白云岩展布非均质性强的问题,开展基底断裂与茅三段沉积演化关系研究,分析断裂样式与白云岩分布关系,建立沉积演化模式,预测白云岩的分布。研究结果表明:茅三段可划分为5个小层,1~3小层为白云岩发育主要时期,4~5小层为台地均一化时期,不发育白云岩;15-1、15-2和16号基底断裂控制了早期“台-洼”相间的沉积地貌,断裂附近的地貌高部位为生屑滩发育有利部位,为白云岩的发育提供物质基础;15-1、15-2号基底断裂样式为花状,周边生屑滩白云石化程度高,为白云岩发育最有利区;16号基底断裂为直立状,附近白云石化发育程度较低,为白云岩发育较有利区。研究成果可为热液白云岩领域的进一步勘探提供指导依据。
潘磊唐德海李让彬邹玉涛张文睿
关键词:基底断裂影响因素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