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贵苍
- 作品数:31 被引量:140H指数:9
- 供职机构:浙江师范大学国际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语言文字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 叙事的狂欢:莫言与格拉斯笔下的侏儒形象被引量:2
- 2014年
- 两位诺奖得主莫言和君特·格拉斯在各自的得意之作《酒国》与《铁皮鼓》中都塑造了一批侏儒形象。他们塑造侏儒形象时采用"分裂—魔物—奇力"这样相似的模式。本文运用巴赫金的小说理论,分析了两部小说中的侏儒形象,认为他们都采用狂欢化的叙事策略,以颠倒视角、形象变异、违越禁忌来构建特殊的叙事时空体。我们发现莫言在叙事技巧上深受君特·格拉斯的影响,但他在借鉴中超越性地再创了具有本土风格的个性叙事。
- 李贵苍陈超君
- 关键词:《酒国》《铁皮鼓》狂欢化
- 华裔美国人文化身份书写中的生民视角被引量:11
- 2004年
- 作为向国内学界介绍当代美国华裔文学书写及研究的三种理论态度之工作的一部分 ,本文专题地讨论了“生民主义”这种理论视角。交待了“生民视角”的历史渊源 ,概要地介绍了各家的基本主张 ,并对这一理论态度的根本性格及其对文学写作乃至相关探讨可能造成的影响作了较为详尽的论述。
- 李贵苍彭志恒
- 关键词:生民文化身份杂合性
- 中国农村地区的医疗保险被引量:1
- 2009年
- 安娜.劳拉-威恩赖特李贵苍
- 关键词:医疗保险计划农村卫生
- 卡夫卡小说《城堡》的空间解读被引量:7
- 2015年
- 《城堡》是卡夫卡晚年最重要的悲剧性小说,其中捉弄人物命运的就是一个"城堡",它不仅是叙事的焦点场所,也是令主人公感到窒息的空间。主人公与"城堡"方面的关系呈现一种明显的权力关系。运用空间批评理论和文化批评理论,可以分析"城堡"空间建构的意义以及造成主人公K生存困境性的深层机理,从而揭示K命运的悲剧性和荒诞性,以期引起现代人对生存—实践的空间性思考。
- 李贵苍闫姗
- 关键词:权力
- “天命观”在赵健秀《杜老鸭》中的移植与再阐释
- 2015年
- 华裔作家赵健秀(Frank Chin)在其后现代小说《杜老鸭》(Donald Duk)中,艺术地移植了儒学的"天命观",并以此为伦理基础塑造杜老鸭这个崇尚血性和复仇的华裔文化英雄形象。本文借鉴萨义德的旅行理论,分析儒家的"天命观"思想如何随中国经典"旅行"到美国,并在美国东方主义的历史语境下,如何成为赵健秀在小说中阐释为其反叛伦理的基础,并以此重构他心目中理想的华裔身份和形象。
- 李贵苍陈超君
- 关键词:天命观
- 赋感知以形式:华裔美国诗人白萱华的诗学突破
- 2010年
- 当代华裔美国诗人白萱华通过40年的不懈探索,试图超越美国自现代主义兴起的诗学传统,最终形成自己独特的诗学理念和超长诗行著称的写作风格。本文在西方现当代哲学和美学的视域下,分析了她以再现感知过程并赋予这个过程以形式的哲学意义,认为她通过挖掘事物的"物性"以求真,获得了在诗学方面难得的突破。
- 李贵苍
- 关键词:诗学感知求真
- 天命晓义:《杜老鸭》的华裔英雄主义伦理解读
- 2016年
- 赵健秀在其成长小说《杜老鸭》中,将昂扬的族裔意识与豪迈的文化情操诉诸笔端,凝聚成一股酣畅淋漓的文化英雄之气,这无疑是华裔美国文学创作史上一次先声夺人的"呛声"之举。本文以伦理批评的视角,从"侠义、忠义、正义"三个层次,分析小说的数位主要人物以及背后的中华英雄文化渊源,探讨赵健秀华裔英雄主义伦理的精神内核,发现作者在伸张英雄主义伦理的同时,不仅恢复了华裔阳刚英武的文化气质和勇于抗争的英雄形象,还藉此补充并升华了孔子天命观,使得整个族裔群体从传统文化的根基上,生发出更纯粹的斗争自信与斗争力量。
- 李贵苍闫姗
- 关键词:侠义天命观
- 族性能见度的政治学与华人形象
- 2008年
- 族性和族性能见度①研究溢出了人类学和社会学的范畴,逐渐成了世界文学研究的重要问题,但国内围绕族性与文学的关系方面的研究还不多见。揭示族性能见度在美国主流文化中既"彰显"又"隐匿"的政治学本质,并将其与主流文学塑造的典型的华人形象相联系,认为那样的形象塑造是族性能见度政治化的产物。
- 李贵苍
- 关键词:族性能见度华人形象
- 种族主义者的爱被引量:10
- 2005年
- 美国“白人至上论”的种族主义歧视机制,摈弃了对付黑人、印第安人等的暴力手段,而是用所谓的“爱”柔化华裔,强加给了华裔一个“自惭形秽”的形象和“双重身份”的观念,每一本由华裔出版于美国的著作都是这一观念的产物。而且,“双重身份”也剥夺了华裔寻求自我认同的语言手段,这种语言独裁渗透到有意替少数族群在主流文化内寻求身份认同的创作企图中。于是,华裔美国的艺术创作就表现出对华裔社区的轻蔑和对华裔文化的疏离。
- Frank ChinJeffery Paul Chan李贵苍徐纪阳
- 关键词:种族歧视身份认同华裔文学
- 艾略特诗歌中的存在主义哲学意蕴
- 2009年
- 艾略特的诗歌始终以关注人的感性生命和审美生成的本真面目坚守着自己的领地。他的创作,既是他宗教情怀的载体,又是他那诗化哲思的呈现;既是他对艺术的观照,又是他对个体生命"死亡"意识的体验。此外,在他看来,个体生命的存在具有本我的孤独性,其孤独性存在于一种绝对的自由境域,自由存在与存在自觉保持着高度一致,以期体现个体生命的存在意义。这正是艾略特创作中的存在主义哲学思想的体现。
- 江玉娇李贵苍
- 关键词:个体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