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顺
- 作品数:3 被引量:13H指数:2
-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化学系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理学医药卫生更多>>
- 木质素基碳/硫纳米球复合材料作为高性能锂硫电池正极材料被引量:2
- 2024年
- 锂硫二次电池因具有非常高的理论比容量(1675 mAh/g)和能量密度(2600 Wh/kg)而备受关注。然而,锂硫电池的正极材料单质硫因导电性差和在充放电过程中生成的多硫化物Li_(2)S_(n)(4≤n≤8)极易发生“穿梭效应”等问题,严重降低了对活性硫的利用效率,造成电极材料不可逆的容量损失。因此寻找成本低、可循环利用、热稳定性好的碳载体基质是提高锂硫电池电化学性能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在本研究中,以天然木质素作为碳源,首先经过萃取和碳化过程制备了多孔碳纳米球,再通过熔融过程,将单质硫成功地包裹进木质素基碳纳米球的孔隙中,制备得到多孔球状结构的碳/硫复合材料(LS-C/S)。当该复合材料用作锂硫电池正极材料时,在0.1 C电流密度下,硫含量为59.41%(质量分数)的电极材料的首次放/充电比容量分别为800.3 mAh/g和758.8 mAh/g,对应库仑效率为94.8%,在经过200次充放电循环后,其比容量稳定在647.4 mAh/g,容量保持率为84.3%,相当于每循环一圈容量平均损失为0.0785%。此外,在经过高倍率的充放电循环后,比容量仍能恢复并稳定在620 mAh/g,展现出良好的可逆倍率稳定性。这种木质素基碳纳米球具有的高比表面积和多孔结构,促进了锂离子和电子的传输,有效地抑制了中间产物多硫化锂的溶解扩散,提高了单质硫作为正极材料的利用效率,因此,复合材料表现出优异的循环稳定性和可逆倍率性能。
- 李顺李顺黄建国
- 关键词:锂硫电池木质素正极材料电化学性能
- 天然纤维素物质模板制备功能纳米材料研究进展被引量:11
- 2014年
- 自然生物物质特殊的天然结构赋予其人工材料所难以比拟的优异功能,是构建人造功能纳米结构材料理想的模板物质.天然纤维素物质作为一种常见的天然高分子化合物,从宏观到分子层次的独特阶层结构及其在纳米层级上的多孔网状形貌可期赋予以其为模板而制备的有关人造材料独特的性质和功能.以纳米层级的精度和客体基质(无机和有机的)精确复制自然纤维素物质,能够最大限度地把其优异性能(如多孔隙结构和高内表面积)引入到相应的人造材料中去.应用表面溶胶-凝胶方法可以在纤维素物质的纳米纤维表面以纳米级别的厚度可控沉积金属氧化物凝胶薄膜,特定功能的客体物质能够进一步地表面组装于其上;继之以合适的方法去除纤维素模板成分即得到相应的具有纤维素物质阶层状结构和形貌的人造功能材料.本文简述了以此为基础设计和构建新型纳米结构材料(如金属氧化物及其复合纳米材料、聚合物纳米材料、硅和金属纳米材料等)的研究进展.以自然纤维素物质为模板或支架开发功能材料是一条获得新型功能纳米材料的简便、低成本和对环境友好的捷径.
- 贾冬玲王梦亚李顺黄建国
- 关键词:纤维素纳米材料仿生材料
- 索拉非尼/超支化聚(酰胺-胺)载药体系的构建及其体外药物释放动力学研究
- 2022年
- 为延长药物在体内的循环时间,基于超支化聚(酰胺-胺)独特的超支化结构,结合索拉非尼对肿瘤生长明显的抑制效果,构建了索拉非尼/超支化聚(酰胺-胺)的载药体系。为评估载药体系的缓释效果,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索拉非尼的体外释放过程进行在线检测,从而获得其动力学参数,并推算出药物缓释的拟合方程。结果证明,索拉非尼在该载药体系中前12 h为快速释放期,整个药物释放完全需要约50 h。
- 何桂金李顺戚轶昕
- 关键词:超支化聚合物索拉非尼体外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