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晓刚 作品数:9 被引量:41 H指数:4 供职机构: 浙江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浙江省科技攻关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大鼠急性肺损伤模型肺组织中磷酸二酯酶4活性的变化 被引量:11 2006年 目的观察磷酸二酯酶4(PDE4)、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炎症细胞浸润在急性肺损伤过程中的变化规律,以及它们之间的相关性。方法脂多糖(LPS)诱导大鼠急性肺损伤(ALI),高效液相法(HPLC)测定肺组织PDE4活性、ELISA法检测TNF-α含量,常规细胞形态学检测中性粒细胞在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和肺组织中的浸润变化。结果气道内滴入LPS,1 h后肺组织中PDE4活性开始增加,6 h达到峰值,与对照组相比(P<0.01),24 h后开始回落。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的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数的变化与PDE4活性变化相关(r=0.83,P<0.05),2 h后开始增加,6 h达到峰值,48 h后回落接近滴入LPS前。肺组织匀浆的TNF-α含量在LPS滴入后迅速上升,2 h达到峰值,24 h后开始回落,其上升先于前两者。在LPS滴入6 h测定抗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和中性粒细胞髓过氧化酶(MPO)水平也明显上升。给予PDE4抑制剂RP73-401(piclamilast)后,肺组织中PDE4活性与TNF-α含量均下降,肺部炎症也得到改善,与损伤后6 h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气道内滴入LPS后肺组织中PDE4活性迅速上升,并与TNF-α上升有一定的相关性,运用PDE4抑制剂后,二者水平均明显降低。PDE4和TNF-α升高可能诱导中性粒细胞聚集和过氧化反应的因素,提示PDE4抑制剂可能是一个治疗ALI的重要靶点。 郑绪阳 谢强敏 杜晓刚 章辉 陈季强关键词:急性肺损伤 磷酸二酯酶4 脂多糖 吡拉米司特在大鼠急性肺损伤模型中降低PDE4活性与TNF-α/IL-10平衡有关 被引量:15 2006年 目的观察PDE4活性与TNF-α/IL-10平衡在脂多糖(LPS)诱导的大鼠急性肺损伤模型(ALI)中相互关系,探讨选择性磷酸二酯酶4抑制剂吡拉米司特(piclamilast)对ALI的作用及机制。方法脂多糖(LPS)诱导大鼠ALI模型,设对照组、模型组、吡拉米司特组(1、3、10mg.kg-1)和地塞米松组(1mg.kg-1),常规细胞形态学检测肺泡灌洗液(BALF)和肺组织中中性粒细胞的浸润情况,比色法测定BALF中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和中性粒细胞髓过氧化酶(MPO),ELISA法检测肺组织中TNF-α和IL-10含量,高效液相(HPLC)法测定肺组织中PDE4活性。结果①吡拉米司特(1、3、10mg.kg-1)灌胃给予能够抑制BAL中MPO、O2.的增加,改善LPS诱导的大鼠ALI模型BALF中的炎症细胞聚集和肺水肿程度,②吡拉米司特可抑制LPS诱导的大鼠ALI肺组织TNF-α上升(P<0.05~0.01),并能明显提高LPS引起的大鼠ALI肺组织IL-10分泌下降,③大鼠ALI模型肺组织中PDE4活性明显上升(P<0.01),吡拉米司特预处理可抑制PDE4活性的上升,而且其对PDE4活性抑制性变化与TNF-α/IL-10比值的变化基本一致。地塞米松1mg.kg-1也能降低TNF-α和升高IL-10水平,调节TNF-α/IL-10平衡关系,但DXM不能抑制PDE4活性的升高。结论TNF-α/IL-10可能是ALI病理生理学的一对重要的平衡性细胞因子。吡拉米司特可能通过抑制PDE4活性,调节TNF-α/IL-10平衡改善LPS诱导的大鼠ALI。 郑绪阳 谢强敏 杜晓刚 章辉 陈季强 黄先玫 杨一华关键词:急性肺损伤 磷酸二酯酶4 脂多糖 白介素-10 工频磁场对人晶状体上皮细胞DNA双链断裂的影响 被引量:11 2008年 目的:采用γH2AX免疫荧光法观察工频磁场对人晶状体上皮细胞DNA双链断裂的影响。方法:将人晶状体上皮细胞暴露于0.4 mT、50 Hz工频磁场2 h、6 h、12 h、24 h、48 h,以0.1μmol/L的DNA损伤剂4-硝基喹啉-1-氧化物作用1 h作为阳性对照,结束处理后进行γH2AX免疫荧光检测。计算细胞平均焦点数。将细胞平均焦点数及焦点阳性细胞率作为评价细胞DNA双链断裂程度的指标。结果:工频磁场暴露24 h的平均焦点数、γH2AX焦点阳性细胞率分别为(2.93±0.43)、(27.88±2.59)%,与假辐照组(1.77±0.37)、(19.38±2.70)%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工频磁场暴露48 h的平均焦点数、γH2AX焦点阳性细胞率分别为(3.14±0.35)、(31.00±3.44)%,与假辐照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而工频磁场暴露2 h分别为(2.11±0.61)、(22.44±5.09)%,6 h分别为(2.18±0.47)、(22.59±3.08)%和12 h分别为(2.35±0.43)、(23.35±2.93)%,与假辐照组比较,差异没有显著性(P>0.05)。结论:体外实验表明,0.4 mT工频磁场长时间辐照可以使人晶状体上皮细胞DNA双链断裂增加。 杜晓刚 徐珊珊 陈苘 鲁德强 许正平 曾群力关键词:DNA损伤 BIO-1211对大鼠支气管收缩和白细胞黏附反应的抑制作用 2008年 目的:研究迟缓抗原-4(very late antigen-4,VLA-4)拮抗剂BIO-1211对大鼠支气管收缩和白细胞黏附反应的影响。方法:卵白蛋白致敏大鼠,抗原攻击诱发大鼠支气管收缩反应,采用整体肺功能测定法测定肺阻力(RL)和动态肺顺应性(Cdyn)。分离大鼠中性粒细胞,用纤维黏连蛋白(Fn)或血清诱导中性粒细胞产生黏附反应。用组胺和乙酰胆碱诱导豚鼠哮喘反应。结果:给大鼠气雾吸入BIO-1211(1、3、10mg/ml)呈剂量依赖抑制致敏大鼠抗原攻击引起RL的升高和Cdyn降低;BIO-1211(25、50、100、200μg/ml)明显抑制纤维黏连蛋白(Fn)和血清诱导的中性粒细胞黏附反应,其抑制率分别为23.5%、24.6%、61.4%、58.1%和29.9%、35.9%、35.3%、15.4%;但BIO-1211(10 mg/ml)给豚鼠气雾吸入不能抑制乙酰胆碱和组胺诱导的药物性哮喘。结论:BIO-1211预防致敏大鼠抗原攻击引起的支气管收缩反应,可能与其抑制炎症细胞进入肺组织有关,而对炎症介质无拮抗作用。 董新威 杜晓刚 张水娟 陈季强 谢强敏关键词:支气管收缩 百日咳蛋白对小鼠过敏性哮喘模型的免疫调节作用 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观察百日咳杆菌蛋白对致敏小鼠气道炎症、气道高反应性以及IFN-γ/IL-4平衡的调节作用。方法:致敏小鼠,卵白蛋白反复攻击后静脉注射乙酰甲胆碱(Mch),测定气道反应性;收集支气管肺灌洗液(BALF),检测炎症细胞及IL-4、IFN-γ水平,进行肺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肌注或滴鼻给予百日咳杆菌蛋白,能抑制致敏小鼠肺阻力及肺动态顺应性变化,上调肺泡灌洗液中IFN-γ/IL-4比例,降低嗜酸性粒细胞聚集,并且作用呈现剂量依赖性。病理学检查显示,百日咳杆菌蛋白能够有效抑制致敏小鼠气道上皮杯状细胞增生及肺组织中炎症细胞浸润。结论:百日咳杆菌蛋白能有效抑制过敏性哮喘小鼠肺部炎症、改善肺功能,对防治哮喘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杜晓刚 董新威 陈季强 谢强敏关键词:疾病模型 免疫调节 甘草黄酮镇咳剂及应用 本发明提供甘草黄酮在制备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急、慢性咳嗽药物中的应用,所涉及的急、慢性咳嗽包括急性和慢性气管炎、哮喘、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特发性肺纤维化、肺结核、细菌性肺炎、支气管扩张等各种疾病引起的咳嗽症状。从甘草分离的... 谢强敏 朱一亮 董新威 杜晓刚 吴希美文献传递 隐孔菌多糖对小鼠内毒素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研究隐孔菌多糖(cryptoporus polysaccharide,CP)对脂多糖(LPS)诱导小鼠急性肺损伤(ALI)的影响。方法LPS气管内滴入诱导小鼠ALI模型,设立对照组、模型组、隐孔菌多糖(1、10、30mg·kg-1)组和地塞米松(0·5mg·kg-1)组,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和肺组织中中性粒细胞的浸润情况、比色法测定伊文氏兰渗出量及BALF中的中性粒细胞髓过氧化物酶(MPO)、超氧根阴离子自由基(O2·)含量,观察肺组织病理及肺湿重/干重比值改变,ELISA法检测肺组织中TNF-α和IL-10含量。结果隐孔菌多糖(1、10、30mg·kg-1)尾静脉给药能够抑制BALF MPO活性,改善ALI小鼠BALF及肺组织中的炎症细胞的聚集和肺水肿程度,降低肺组织中TNF-α水平及升高IL-10/TNF-α比值。结论隐孔菌多糖通过抑制中性粒细胞黏附、趋化、减轻肺水肿等改善LPS诱导的小鼠ALI。 姚红伊 陈季强 杜晓刚 章辉 邓杨梅 谢强敏关键词:脂多糖 急性肺损伤 肿瘤坏死因子-Α 甘草黄酮镇咳剂及应用 本发明提供甘草黄酮在制备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急、慢性咳嗽药物中的应用,所涉及的急、慢性咳嗽包括急性和慢性气管炎、哮喘、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特发性肺纤维化、肺结核、细菌性肺炎、支气管扩张等各种疾病引起的咳嗽症状。从甘草分离的... 谢强敏 朱一亮 董新威 杜晓刚 吴希美文献传递 工频磁场对人晶状体上皮细胞DNA损伤修复的影响及噪声磁场干预 随着电力事业的发展和家用电器的增多,人体暴露于频率为50Hz(或60 Hz)的极低频电磁场(extremely low frequency electromagnetic fields,ELF EMF),即工频磁场的强度... 杜晓刚关键词:晶状体上皮细胞 DNA损伤修复 彗星试验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