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子宫
  • 4篇子宫内膜
  • 4篇内膜
  • 4篇宫内
  • 4篇宫内膜
  • 3篇血管
  • 3篇异位症
  • 3篇妊娠
  • 3篇子宫内膜异位
  • 3篇子宫内膜异位...
  • 3篇内膜异位症
  • 3篇疾病
  • 3篇VEGF
  • 2篇血管内皮
  • 2篇血管内皮生长...
  • 2篇阴道
  • 2篇镇痛
  • 2篇卵巢
  • 2篇免疫
  • 2篇内皮

机构

  • 12篇内蒙古医学院...
  • 1篇内蒙古科技大...

作者

  • 12篇杜海燕
  • 7篇张琳
  • 4篇王辉
  • 3篇沈树娜
  • 2篇马军
  • 2篇祝平
  • 2篇刘莉
  • 1篇张志坚
  • 1篇宋芳
  • 1篇孙然
  • 1篇刘莉
  • 1篇康晓丽
  • 1篇刘锦棠
  • 1篇焦利
  • 1篇王守红
  • 1篇王玉玲
  • 1篇王丽红
  • 1篇高洁
  • 1篇孙玉蕾
  • 1篇芦胜群

传媒

  • 3篇中国妇幼健康...
  • 2篇中国生育健康...
  • 1篇中国计划生育...
  • 1篇医药世界
  • 1篇生殖医学杂志
  • 1篇中国冶金工业...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年份

  • 1篇2013
  • 2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4
  • 2篇2003
  • 1篇2002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80例盆腔炎性疾病患者病原学检查的探讨分析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通过监测阴道及宫颈分泌物,对盆腔炎性疾病(PID)病原体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3~12月妇科门诊就诊的80例盆腔炎性疾病患者,对其阴道病原体的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0例PID患者中,淋病奈瑟菌(NG)阳性者4例,占5.00%,沙眼衣原体(CT)阳性者20例,占25.00%,解脲支原体(UU)阳性者32例,占40.00%,假丝酵母菌(CA)阳性者26例,占32.50%,阴道毛滴虫(TV)阳性者14例,占19.50%,符合细菌性阴道病者7例,占8.75%。有两种病原体混合感染者13例,占16.25%;三种病原体混合感染者2例,占2.50%。结论:性传播疾病(STD)是引起PID的主要原因,同时混合感染所占比例也不容忽视。
杜海燕张琳祝平
关键词:盆腔炎性疾病性传播感染病原学检查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尿微量蛋白和血小板测定
2007年
目的通过对3种尿微量蛋白及血小板4项参数的测定,寻求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病情预测和早期诊治的措施。方法将60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妇女及50例正常妊娠妇女作对照,分析2组间各参数的变化。结果妊娠期高血压组与正常妊娠组相比,血小板4项参数及尿β2-M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ALB及TRF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痫前期时,血小板4项参数及尿β2-M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小板4项参数及3种尿微量蛋白联检,可反映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病程。
杜海燕张琳王辉沈树娜
关键词: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血小板尿微量蛋白
氧化亚氮吸入用于分娩镇痛的效果比较被引量:1
2003年
目的 探讨氧化亚氮气体吸入用于分娩镇痛的效果和对产妇及新生儿的影响。 方法  15 0例无产科及内科并发症的初产妇 ,随机分为氧化亚氮组和对照组 ,每组各 75例 ,氧化亚氮组给予吸入含 5 0 .0 %氧化亚氮气体和 5 0 .0 %氧气的混合气体 ,对照组孕周、孕妇年龄和体重 ,新生儿出生体重差异无显著性 ( P>0 .0 5 )。对比两组产妇的疼痛情况、产程时间、分娩时间、产后出血量及新生儿窒息率。 结果 氧化亚氮组分娩时无疼痛感者 6 4 .0 % ( 4 8/ 75 )、剖宫产率 6 .7% ( 5 /75 ) ,分别与对照组 0 ,2 1.3% ( 16 / 75 )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 P<0 .0 0 5 ,P<0 .0 5 ) ;2组产妇产程时间、产后 2 h出血量、窒息、血压、脉搏、桡动脉血及新生儿脐血血气分析结果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 ( P>0 .0 5 )。 结论 氧化亚氮气体吸入用于分娩有明显的镇痛效果 。
杜海燕
关键词:氧化亚氮吸入分娩镇痛新生儿新生儿窒息
KGF、VEGF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表达研究
张琳沈树娜王辉张志坚杜海燕刘莉王俊飞马军祝平高洁王丽红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育龄妇女的常见病,临床上根据发病部位可分为内在型(子宫腺肌症)和外在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近年来研究表明:子宫内膜在异位的生长可能与其增殖能力和新生血管形成提供营养有关,且两者除均存在异位子宫内膜这一...
关键词:
关键词:KGFVEGF子宫内膜异位症
TNF-α及VEGF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表达研究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 研究肿瘤坏死因子-α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在位和异位内膜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异位子宫内膜、在位子宫内膜与正常子宫内膜中的表达.结果 异位组肿瘤坏死因子-α蛋白表达的相对含量(0.3047±0.0157)明显高于在位组(0.2867±0.0122)和对照组(0.2836±0.0168),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在位组肿瘤坏死因子-α的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二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异位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蛋白表达的相对含量(0.3029±0.0204)明显高于在位组(0.2854±0.0196)和对照组(0.2829±0.0185),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而在位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异位内膜组织的侵袭力增强及血管生成与肿瘤坏死因子-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高表达密切相关.
杜海燕宋芳张琳
关键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子宫内膜异位症免疫组织化学
中期妊娠药物引产术后胎盘植入致DIC 1例分析
2009年
杜海燕刘莉张琳马军
关键词:胎盘侵入性引产
进口彩色电子成像阴道镜在外阴及宫颈疾病诊断中的评价
芦胜群刘萍焦利杜海燕康晓丽刘锦棠
该项目应用于妇科外阴及宫颈疾病的诊断。主要技术原理是采用进口SLIK88M彩色电子成像阴道镜,开始着手于进行检查,借助于试验及放大技术相结合及时发现亚临床型的HPV感染、观察宫颈表面血管的分布,形态和上皮的变化,反映宫颈...
关键词:
关键词:阴道镜电子成像
卵巢肿瘤保留生育功能的临床分析
2003年
卵巢肿瘤的手术处理在尽可能达到彻底治疗的同时,还应根据女性的生理特点,尽量保留卵巢的内分泌和生育功能,这是近代妇科肿瘤处理中的一个新课题.
杜海燕张琳王玉玲
关键词:卵巢肿瘤生育功能手术治疗妇科
四种分娩期镇痛方法临床观察被引量:1
2004年
目的 探讨自控硬膜外麻醉 (PCEA组 )、次穴注射利多卡因 (穴位组 )、注射安定和曲马多 (药物组 )以及吸入笑气 (笑气组 ) 4种不同分娩镇痛方法对剖宫产率、产程的影响。 方法  50 0例无合并症、禁忌症的初产妇 ,随机分成 4组 ,每组均在宫口开大 3cm时实施 ,并设一对照组进行观察。 结果  4组均有明显分娩期镇痛效果 ;新生儿Apgar评分、产后出血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 ,而在剖宫产率、产程方面明显低于对照组 ;剖宫产率 :PCEA组 9.2 %、穴位组 10 .0 %、药物组 19.2 %、笑气组 9.3 % ,与对照组 (3 2 .9% )相比 ,P均 <0 .0 1;总产程分别为 (4 55± 2 17)、(8 70± 3 40 )、(8 2 5± 2 2 8)及 (8 2 8±2 3 8)h ,与对照组的 (11 2 7± 2 58)h相比 ,P均 <0 .0 5。 结论 在 4种分娩镇痛方法中以PCEA镇痛效果最为理想 。
王辉孙玉蕾杜海燕
关键词:分娩镇痛
VEGF在不同类型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表达被引量:6
2008年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子宫腺肌症和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的实验方法检测29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和36例子宫腺肌症患者在位内膜和异位内膜及33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情况。结果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子宫腺肌症组中在位内膜和异位内膜的阳性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子宫内膜组(2χ分别为29.30、13.16,均P<0.01),在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组中在位内膜和异位内膜阳性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子宫内膜组(2χ=12.52,P<0.01;2χ=5.15,P<0.05);②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子宫腺肌症和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在位内膜中阳性表达均显著高于同组的异位内膜表达(2χ分别为4.43、2χ=3.86,均P<0.05),在子宫腺肌症在位内膜和异位内膜中的阳性表达高于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中的在位内膜和异位内膜表达(2χ分别为3.97、3.85,均P<0.05);③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子宫腺肌症和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在位内膜分泌期阳性表达较增殖期显著升高(2χ分别为3.90、3.87,均P<0.05)。结论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子宫腺肌症和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中的异常表达对子宫腺肌症和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发生、发展起着重要作用;②根据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子宫腺肌症和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中的表达差异,推测这两种疾病可能是同一病因在不同部位、不同环境的不同结果。
沈树娜张琳王辉杜海燕
关键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子宫腺肌症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免疫组化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