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亚峰

作品数:6 被引量:7H指数:2
供职机构:北京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金属学及工艺核科学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金属学及工艺
  • 3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核科学技术

主题

  • 3篇超临界水
  • 2篇再结晶
  • 1篇动态再结晶
  • 1篇氧化膜
  • 1篇再结晶退火
  • 1篇退火
  • 1篇组织和力学性...
  • 1篇温变形
  • 1篇显微硬度
  • 1篇显微组织
  • 1篇力学性能
  • 1篇马氏体
  • 1篇马氏体钢
  • 1篇冷变形
  • 1篇合金
  • 1篇合金钢
  • 1篇高温变形
  • 1篇高温变形行为
  • 1篇高温性能
  • 1篇奥氏体

机构

  • 6篇北京科技大学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6篇杨亚峰
  • 5篇燕青芝
  • 5篇葛昌纯
  • 5篇马荣
  • 2篇张乐福
  • 2篇杨英

传媒

  • 2篇材料导报
  • 1篇北京科技大学...
  • 1篇金属热处理
  • 1篇热加工工艺

年份

  • 5篇2011
  • 1篇2010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热处理对9Cr低活化马氏体钢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
2011年
研究了热处理对9Cr低活化马氏体钢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材料的显微组织、拉伸断口和冲击断口;用X射线衍射仪检测了材料的晶体结构。结果表明:9Cr低活化马氏体钢的晶粒尺寸从950℃的6.28μm增加到1200℃的66.5μm。两种热处理工艺(950℃×30min水冷+780℃×90min空冷和1050℃×30min水冷+780℃×90min空冷)处理后的9Cr低活化马氏体钢显微组织为全马氏体。二种工艺处理后拉伸力学性能相近,但冲击性能差别明显。二者的韧脆转变温度分别为-72℃和-62℃。选择950℃×30min水冷+780℃×90min空冷的热处理工艺能够提高9Cr低活化马氏体钢的冲击韧度。
马荣杨亚峰燕青芝葛昌纯
关键词:显微组织力学性能
9Cr低活化马氏体钢在超临界水中的腐蚀行为被引量:1
2011年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电子能谱(EDS)以及X射线衍射(XRD)技术研究了9Cr低活化马氏体钢在650℃/25MPa超临界水中的腐蚀行为。结果表明,9Cr低活化马氏体钢腐蚀产物的晶粒随腐蚀时间的延长而长大,晶粒尺寸从200h的5.7μm长大到1000h的10.1μm。表面形成的氧化膜为双层结构,外层为Fe3O4,内层由Fe3O4和FeCr2O4共同组成。由氧化增重结果获得了9Cr低活化马氏体钢在超临界水中腐蚀的氧化动力学表达式,同时其腐蚀机理表现为吸氧腐蚀。
马荣杨亚峰燕青芝张乐福葛昌纯
关键词:超临界水
9Cr低活化马氏体钢高温变形行为被引量:3
2011年
采用Gleeble-1500D热模拟试验机研究了9Cr低活化马氏体钢在950~1200℃、应变速率为10-2~10s-1变形条件下的热压缩变形行为,并用金相显微镜观察了相应显微组织的变化.回归分析得出在0.15~0.8真应变量范围内变形激活能和材料常数随真应变量变化的关系式,并得出双曲正弦本构方程;利用数学方法直接从真应力--真应变曲线获得动态再结晶的峰值应力、临界应力、峰值应变和临界应变;回归得出了峰值应力、临界应力、峰值应变、临界应变和动态再结晶晶粒大小与Zener-Hollomon参数的关系式.
马荣杨亚峰燕青芝杨英葛昌纯
关键词:马氏体钢高温性能本构模型动态再结晶
9Cr低活化马氏体钢冷变形及退火再结晶被引量:3
2010年
通过光学显微分析和显微硬度测试研究了冷变形对9Cr低活化马氏体钢显微组织的影响,以及冷变形后退火再结晶过程中冷变形量(5%~75%)、退火温度(700~810℃)和保温时间(15~150 min)对显微组织的影响,获得退火再结晶图。当变形量为5%和10%时,样品在810℃的高温下退火120 min只发生回复过程;当变形量大于20%时,在780℃下退火120 min即可获得再结晶组织;当变形量达75%时,退火再结晶组织具有带状结构。通过试验获得了最佳的冷变形及退火再结晶工艺:冷变形量20%~60%,退火温度750~780℃,退火时间60~120 min。
马荣燕青芝杨亚峰杨英葛昌纯
关键词:冷变形再结晶退火显微硬度
12Cr铁素体/马氏体钢在650℃/25MPa超临界水中的腐蚀行为
2011年
研究了12Cr铁素体/马氏体钢在650℃/25MPa超临界水中的腐蚀行为。采用扫描电镜-X射线能量色散谱(SEM-EDS)、X射线衍射(XRD)分析了不同腐蚀时间氧化膜的显微形貌、组织结构与成分分布。结果表明,在650℃/25MPa的超临界水中腐蚀1000h后,12Cr铁素体/马氏体钢的均匀腐蚀增重速率达到了0.6328mg/(dm2.h)。随着腐蚀时间的延长,表面多面体氧化物颗粒长大,并且在氧化膜表面出现了气孔和裂纹。氧化膜为双层结构,厚度约为50μm,外层氧化膜较疏松而富Fe贫Cr,内层氧化膜相对致密而富Cr。
杨亚峰马荣燕青芝张乐福葛昌纯
合金钢在超临界水中的腐蚀行为研究
杨亚峰
关键词:超临界水奥氏体不锈钢氧化膜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