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凯

作品数:20 被引量:122H指数:7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基金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技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5篇学位论文
  • 2篇专利

领域

  • 16篇农业科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生物学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2篇结皮
  • 10篇生物结皮
  • 10篇土壤
  • 9篇丘陵区
  • 9篇黄土丘陵
  • 9篇黄土丘陵区
  • 5篇生物土壤结皮
  • 5篇土壤结皮
  • 4篇坡面
  • 4篇径流
  • 4篇黄土高原
  • 4篇产流
  • 3篇生物量
  • 3篇退耕
  • 3篇坡面产流
  • 3篇乌头
  • 3篇乌头碱
  • 3篇物量
  • 2篇有机碳
  • 2篇水动力

机构

  • 20篇西北农林科技...
  • 5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黄土高原土壤...

作者

  • 20篇杨凯
  • 6篇赵允格
  • 2篇李勤凡
  • 2篇高丽倩
  • 2篇夏爽
  • 2篇马昕昕
  • 2篇梁洁
  • 2篇孔祥雅
  • 1篇许明祥
  • 1篇冯永忠
  • 1篇杨改河
  • 1篇杨世琦
  • 1篇李永平
  • 1篇秦宁强
  • 1篇明姣
  • 1篇张国秀

传媒

  • 4篇应用生态学报
  • 3篇水土保持学报
  • 1篇生态学报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环境科学
  • 1篇水土保持通报
  • 1篇干旱地区农业...
  • 1篇自然资源学报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2
  • 4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5
  • 3篇2013
  • 4篇2012
  • 2篇2009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黄土丘陵区不同盖度生物结皮对坡面产流及SCS-CN模型CN值的影响被引量:4
2021年
以黄土丘陵区典型退耕地不同盖度的生物结皮坡面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人工模拟降雨试验,研究不同盖度生物结皮对坡面产流的影响,解析了生物结皮盖度与SCS-CN径流模型参数CN值的关系。结果表明:(1)在90 mm/h雨强条件下,初始产流时间随生物结皮盖度增加而降低,低盖度(0~20%)生物结皮坡面初始产流时间分别为中盖度(40%~60%)和高盖度(80%~100%)的1.64,2.46倍;(2)降雨前15 min,高盖度生物结皮较中、低盖度生物结皮促进产流,15 min后,高盖度生物结皮较中、低盖度生物结皮抑制产流,降雨45 min后各处理小区径流系数趋于稳定;(3)径流深随生物结皮盖度增加呈对数函数降低(y=-13.87ln x+73.515,R^2=0.7614);(4)生物结皮盖度(CBSC,%)与CN值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CN=-0.2672×CBSC+79.0166,R^2=0.6800,通过调整CN值可使SCS-CN模型适于生物结皮坡面的径流估算。研究结果揭示了生物结皮对SCS-CN径流模型参数CN值的影响,对建立考虑生物结皮的水文模型奠定了基础。
谷康民杨凯赵允格高丽倩孙会郭雅丽
关键词:生物结皮径流径流深
黄土高原坡耕地不同耕作措施对土壤温度和水分的作用效应被引量:15
2009年
利用定位实时监测和数学模拟的方法,在中国北方典型的土壤水蚀风蚀区神木县选择试点,对免耕、秸秆覆盖、地膜覆盖等6种不同耕作措施下不同耕作层的地温和土壤含水量进行了连续测定。结果表明:起垄地膜覆盖提高地温的效果最好,在特定时间不同深度或同一深度不同时间的土壤温度都以起垄地膜覆盖最高,其在观测期内的总积温比对照高10%;而秸秆覆盖在各个测定深度上的地温都低于对照,其在观测期内的总积温比对照低2.3%。
杨凯冯永忠李永平杨世琦杨改河
关键词:黄土高原耕作措施地温
黄土丘陵区生物结皮坡面产流产沙与其分布格局的关联被引量:10
2021年
生物结皮在黄土丘陵区退耕地广泛发育,并在干扰等因素下形成不同分布格局。为明确生物结皮分布格局对坡面产流产沙的影响,采用模拟降雨试验研究了生物结皮条带状、棋盘状和随机3种分布格局对坡面产流产沙的影响,借助景观生态学方法,计算了生物结皮斑块的分布格局指数,解析了生物结皮分布格局与坡面产流产沙的关联。结果表明,(1)生物结皮分布格局显著影响坡面初始产流时间、径流率和土壤侵蚀速率。相同盖度条件下,生物结皮坡面的随机分布格局较带状和棋盘式分布格局显著降低了坡面径流量和产沙量,其径流率与土壤侵蚀速率分别是带状格局的71.7%、12.9%,是棋盘格局的89.6%、31.8%。(2)坡面径流率与生物结皮斑块最大斑块指数、斑块连结度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分离度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景观分裂指数呈显著正相关。(3)土壤侵蚀速率与生物结皮斑块最大斑块指数、斑块连结度呈显著负相关,与景观分裂指数、分离度呈显著正相关。(4)坡面径流率(Y1)和土壤侵蚀速率(Y2)与分离度(SPLIT,Splitting Index)的关系式为:Y1=1.116+0.017SPLIT,R2:0.957;Y2=22.767+17.936SPLIT,R2:0.801。(5)以上结果表明分布格局主要是通过影响生物结皮在坡面的分离度进而影响坡面产流产沙,随着生物结皮斑块分离度增大,生物结皮斑块破碎度增大,坡面产流产沙增多。从分布格局的角度解析了生物结皮对产流、产沙的影响,量化了生物结皮坡面径流率与侵蚀率与格局指数之间的关系,为量化认识生物结皮的水土保持功能提供了科学依据。
吉静怡赵允格杨凯张万涛王闪闪
关键词:生物土壤结皮景观指数土壤侵蚀速率
黄土丘陵区生物土壤结皮层水稳性被引量:19
2012年
采用改进的土壤水稳性团聚体数量测定方法,研究了黄土丘陵区不同组成和生物量的生物结皮层水稳定性.结果表明:生物结皮层的水稳定性与其生物组成有关,苔藓结皮的水稳定性显著高于藻结皮,震荡390次后,苔藓结皮的厚度和质量损失率仅分别是藻结皮损失率的47.3%和40.1%;生物结皮层水稳定性与生物结皮的生物组成有关,60%以上苔藓覆盖度的生物结皮的稳定性最高,质量和厚度损失率分别是藻结皮(无苔藓覆盖)损失率的28.6%和22.7%;生物结皮层水平方向结构水稳定性显著大于垂直方向,震荡390次后,苔藓结皮的面积损失率仅为厚度损失率的6.4%.试验分析证实,生物结皮层是一种水平方向稳定性极强的层状结构体,这一结构特性增强了其抗风蚀和水蚀的能力.
杨凯赵允格马昕昕
关键词:生物土壤结皮土壤结构水稳定性
黄土高原土壤可蚀性对退耕还林(草)的响应
2023年
退耕还林(草)的实施显著影响黄土高原退耕地土壤理化属性,进而可能影响土壤可蚀性。然而,目前黄土高原全区土壤可蚀性对退耕方式的响应及其区域特征尚不明确。为此,以耕地为对照,以黄土高原4个降雨量带内(200~300,300~400,400~500,>500 mm)的3种退耕地(乔木林地、灌木地和草地)为对象,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研究不同类型退耕地土壤理化性质,采用EPIC模型估算土壤可蚀性,分析不同退耕方式对黄土高原不同区域土壤可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就整个黄土高原而言,退耕地0—20 cm土壤有机碳含量增加1.22~2.83 g/kg,乔木林地、灌木地和草地的土壤有机碳含量分别平均增加1.70,1.72,2.72 g/kg。黄土高原仅200~300 mm降雨量带内的草地与耕地的黏粒差异显著,300~400,400~500,>500 mm降雨量带内的各类型退耕地间的黏粒、粉砂粒和砂粒差异不显著。相较于耕地,退耕地土壤可蚀性呈现降低趋势,由0.0124(t·hm^(2)·h)/(hm^(2)·MJ·mm)降至0.0115(t·hm^(2)·h)/(hm^(2)·MJ·mm),但差异不显著,乔木林地、灌木地、草地与耕地间土壤可蚀性亦无显著差异。总体表明,退耕还林(草)虽显著提高土壤有机碳含量,但并未显著影响颗粒组成和土壤可蚀性。研究结果可为预报黄土高原退耕后的土壤侵蚀提供科学依据。
黄琬雲赵允格刘宝元王闪闪杨凯孙会谷康民
关键词:土壤有机碳土壤颗粒组成土壤可蚀性
黄土丘陵区生物结皮对土壤物理属性的影响被引量:30
2012年
生物结皮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广泛发育。迄今,有关生物结皮发育过程中土壤物理属性的响应仍不明确。论文采用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定量研究不同生物量生物结皮对土壤物理属性的影响。结果表明:①生物结皮的发育能够细化土壤,当生物结皮由初期藻结皮演替至60%~80%苔藓结皮时(5等级),生物结皮层粗砂粒含量降低了86%;②随着生物结皮生物量的增加,生物结皮层土壤容重和硬度较初期分别降低了15%和68%,田间持水量和孔隙度分别增加了36%和14%;生物结皮层粘结力是下层土壤的6~7倍;③生物结皮的发育对土壤物理属性的影响与生物量有关,当苔藓生物量达2.91±0.12 g/dm2时,其土壤物理属性基本稳定。研究结果为揭示生物结皮抗侵蚀机理提供了科学参考。
高丽倩赵允格秦宁强张国秀杨凯
关键词:生物结皮生物量发育过程黄土丘陵区
产乌头碱内生真菌的分离、鉴定及固体培养基的优化
研究表明,植物内生真菌能够产生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的代谢产物,同时也可以产生与宿主相同或结构类似的成分。乌头碱是常用的中药乌头和附子中的主要有效成分,具有良好的抗炎镇痛作用,临床用于治疗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同时也表现出抗肿...
杨凯
关键词:内生真菌乌头碱响应面分析法
文献传递
线源入流入渗法在生物结皮渗透性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20年
土壤水分入渗的观测方法很多,但在测定坡地生物结皮土壤水分入渗时均存在一定的缺陷。线源入流入渗法是可用于无结皮的坡地土壤水分入渗较为简便快捷的观测方法。以裸土为对照,采用线源入流入渗法和模拟降雨法测定了黄土丘陵区多藻少藓、半藻半藓、多藓少藻等不同类型生物结皮土壤水分入渗过程。结果表明:(1)线源入流入渗法可在不干扰生物结皮的情况下,快速、完整地反映土壤水分入渗过程,获取初始入渗速率、平均入渗速率及稳定入渗速率等重要参数;(2)线源入流入渗法所得研究区不同类型生物结皮的初始入渗速率范围为3~12 mm/min,平均入渗速率范围为0.5~4.5 mm/min,稳定入渗速率范围为0.3~1.8 mm/min,随着藓盖度的增加,其初始、平均、稳定入渗速率均呈现出显著差异;(3)线源入流入渗法测定的生物结皮土壤稳定入渗速率(y,mm/min)与人工模拟降雨试验所得入渗速率(x,mm/min)呈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y=1.73x-1.24,R^2=0.376 8,ρ=0.539~*)。研究结果为坡地生物结皮土壤水分入渗速率的测定提供一种简单易操作的测定方法。
张子辉赵允格谷康民杨凯高丽倩
关键词:入渗速率模拟降雨
黄土丘陵区生物结皮土壤温度年内动态特征及其对土壤水分的响应
2020年
[目的]明确黄土丘陵区粉砂质壤土上生物结皮土壤温度年内动态以及其与土壤水分的关系,为进一步理解生物结皮在黄土丘陵区生态系统中的功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16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在陕西省吴起县退耕封禁地进行野外长期定位监测试验。[结果]①生物结皮土壤温度具有明显的年内动态。一般生物结皮层月均温最高出现在6月,为27.1℃;结皮层下5 cm土壤月均温最高在7月,为22.7℃;生物结皮层和结皮层下5 cm土壤月均温均在1月最低,分别为-1.7和-1.4℃。②生物结皮层和结皮层下5 cm土壤温度日动态均为正弦曲线。生物结皮层和结皮层下5 cm土壤温度最大日较差均出现在6月,分别为32.0和17.2℃;10月生物结皮层温度日较差最小,为17.3℃,1月结皮层下5 cm土壤温度日较差最低为8.5℃。③年内生物结皮土壤温度与气温呈显著正相关;3—10月生物结皮土壤温度与土壤水分呈显著负相关,11—12月生物结皮土壤温度与土壤水分呈显著正相关。④1月和7月土壤含水量的增加导致生物结皮层和结皮层下5 cm土壤温度日较差下降。[结论]黄土丘陵区粉砂质壤土上生物结皮土壤温度与土壤含水量密切相关,且不同月份土壤水分对生物结皮土壤温度的影响程度不同。
王闪闪赵允格杨光任伟杨凯张子辉
关键词:生物结皮温度土壤含水量
黄土丘陵区生物结皮盖度影响坡面产流产沙的动力机制
黄土高原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严重的水土流失导致生态环境恶化,影响和制约了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近年来,随着黄土高原退耕还林(草)工程实施,该区生物结皮平均盖度达到60%~70%,显著影响坡面的水土流失。目前,...
杨凯
关键词:退耕还林(草)生物土壤结皮土壤侵蚀水动力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