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如达
- 作品数:39 被引量:219H指数:8
- 供职机构: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谷子糜子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山西省农业科学院育种工程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 中耕对黍子生长发育及土壤结构的影响被引量:2
- 2017年
- 以晋黍9号为研究对象,设置了4个不同的中耕次数,分析其对黍子的农艺性状、叶面积指数、产量及对土壤容重、孔隙度的影响。结果显示,中耕与不中耕相比,增加了黍子的株高、穗长、节数、穗质量、穗粒质量、千粒质量、叶面积指数及产量;减少了土壤容重,增大了土壤孔隙度;以中耕2次和中耕3次的效果最为明显。
- 张翔宇李海杨如达林凤仙梁海燕张知
- 关键词:中耕农艺性状叶面积指数土壤容重土壤孔隙度
- 浅谈西部地区柠条资源的开发利用被引量:22
- 2004年
- 柠条是锦鸡儿属植物的通称,是落叶型豆科灌木,我国有66种,主要分布于黄河流域、西南和西北地区,以西藏高原为中心,由于长期恶劣的生态环境综合影响,各个种都形成了明显的旱生结构形态。柠条具有极强的生命力和抗逆性,可防风固沙,保持水土、美化环境,柠条不仅是畜牧业的好饲料,而且是优良的生物能源、原料、优质燃料,综合利用能增收增质增效益。因此,在我国西北地区种植柠条林,是一条恢复植被、保护环境、发展经济再造秀美山川的捷径。
- 王雁丽杨如达
- 关键词:柠条落叶型抗逆性保持水土灌木增收
- 旱坡地马铃薯小整种薯适期晚播增产效果调查及原因初探
- 1992年
- 山西省雁同地区历年种植马铃薯150多万亩,其中90%分布在丘陵和山区的旱坡地上。春天搞好抗旱保苗,秋天最大程度地满足需水盛期所需水分,对马铃薯生产十分重要。为此,我们在实施“六六六”工程中把小整种薯适期晚播作为两项主要抗旱技术进行了试验、示范、推广,在晋北旱坡地上增产效果明显,一般增产幅度在20%以上。
- 李荫藩王春珍丰秀珍杨如达
- 关键词:马铃薯
- 大同城郊马铃薯复播大白菜丰产高效技术被引量:1
- 2005年
- 白小东杨如达
- 关键词:大白菜复播地膜马铃薯年降水无霜期
- 大同地区马铃薯规范化栽培技术被引量:5
- 2005年
- 针对大同地区近年来马铃薯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该地区马铃薯规范化栽培的技术要点,实现优质高产的目标。
- 杨如达
- 关键词:马铃薯规范化栽培
- 晋北地区红小豆低产原因及优质高产栽培技术措施被引量:12
- 2011年
- 通过对晋北地区红小豆生产现状调查,从生产条件和栽培技术上分析了红小豆低产的原因。根据晋北地区的自然条件,提出了红小豆优质高产的栽培模式和各生长阶段的管理技术措施,以实现优质、高效。
- 杨如达杨富林凤仙任广兵
- 关键词:红小豆低产原因高产栽培技术
- 山西省燕麦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被引量:11
- 2014年
- 燕麦是山西省主要的小杂粮作物之一,近几年山西省对小杂粮产业开发越来越重视,燕麦已成为晋西北地区粮食生产中的特色产业。从燕麦育种、栽培、推广、加工等方面阐述了制约山西燕麦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发展思路,旨在提高山西省燕麦产业的市场竞争力。
- 杨富李荫藩杨如达梁海燕李刚
- 关键词:燕麦
- 苦荞麦主要农艺性状遗传浅析
- 本试验结果分析表明,苦荞麦株高、千粒重等遗传力较高,早代进行选择效果明显;株粒重等遗传力低,应放宽选择标准,增加选择世代。株粒重虽然与产量高度相关,但遗传变异系数较小,直接选择效果差,可通过选择株高、株粒数和千粒重来达到...
- 郭忠贤杨明君郭庆瑞陈有清杨如达吴芳王生武
- 关键词:苦荞麦遗传力农艺性状遗传变异系数
- 文献传递
- 晋西北地区食用向日葵优质、丰产栽培技术被引量:2
- 2005年
- 杨富杨如达吴瑞香韩明
- 关键词:食用向日葵栽培技术播种田间管理
- 山西省黍子产业现状及发展建议被引量:5
- 2017年
- 山西地处黄土高原,气候干旱降雨量少,以旱作农业为主,黍子由于其耐旱和生育期短的特点,十分符合山西气候条件及土壤条件,又因黍子是晋西北地区的重要粮食作物,对山西粮食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阐述了山西黍子产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发展建议,以期推进山西黍子产业高产高效发展。
- 杨芳杨如达李海冯美臣王超杨武德